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建设作为临时性建筑尽管后期要拆除,但它起到的作用却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整个工程项目是否安全稳定。如果深基坑支护工作没有做好,后期施工都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施工进程及建筑质量。所以要想保证建筑施工中建筑项目的工程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建设人员就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找到最科学、合理的技术应用办法、方式,尤其在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相对困难、局限的项目中,找出最适合最有效的方法进行深基坑支护,为建筑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1深基坑支护的特点
1.1地域性特点
我国地域相对比较辽阔,且各个地方之间地理环境、气候等等存在着较大差异,而深基坑的开挖过程对项目所在地的土壤环境、土壤质量有高度要求,项目所在地的土壤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深基坑能否顺利进行开挖,所以建筑施工人员在进行深基坑支护工作以前,要充分考察开挖区的土壤质量及其特点,针对不同的土壤环境,选择最适宜施工项目深基坑的支护方式,为后续建筑施工提供保障。
1.2多因素特点
经过多年建筑行业的发展,深基坑开挖技术相对以前更为成熟,但每年仍有众多因为基坑失稳而造成的安全事故,在事故多发区,高的事故发生率甚至已经要接近三分之一。而技术人员在施工以前没有实地进行勘测、勘察、技术数据有误、监管缺失、支护方案分析选择不够详细准确、施工材料选择不合理、施工材料质量欠缺等等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深基坑失稳,从而发生安全事故。
1.3复杂性特点
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以前,技术及勘测人员会针对基坑所在区域的地址条件进行勘探测量,然后将勘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区域内土壤压力,然而在实际操作施工过程中,前期的勘测针对的是区域内部分土壤,并不是全部,所以计算出来的土壤压力也相对不太全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深基坑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且前期的计算结果是在工作人员运用了库伦土压理论计算出来的,计算结果相对更加理想,而实际的土壤条件会随着天气及气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所以土壤压力情况也相对会出现变化,与勘测计算值有误差,影响了土压结果的准确性。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当今发展形势下,建筑行业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而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更是让建筑行业的发展更加稳定、更加快速。在建筑行业的多年应用中,深基坑技术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形成了一套整体的具有系统性的技术。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项目中,不能单纯使用一种深基坑支护技术,而应该区别对待,这样区别化的深基坑支护才能保证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建筑要求。通常运用土钉墙及搅拌桩技术在深度为五米、十米或者土壤条件较好的15米的深基坑中。一般情况下,搅拌桩支护技术的挡水能力相对更好,其支护作用也更加优秀,而土钉墙支护技术在那些工程低于地下水位的项目中应用较多,往往被单独或者混合其他技术使用。
3目前深基坑支护存在的问题
3.1相关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也要及时完善更新,这样才能用最新的制度去管理制约最新的发展状态、形势。及时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能够保证项目在开展进行过程中的顺利程度,而一旦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则很有可能出现各种安全事故、工程质量问题,目前相关规章制度还急需完善更新。另外单纯的体系制度完善还不够,很多施工企业对管理体系管理制度缺乏较高的重视度,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各项施工规则、施工蓝图经常发生未经审批授权就轻易改动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整个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除此之外,在众多建筑项目中,施工企业对深基坑的开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深基坑的安全稳定性,为后续施工买下安全隐患,严重的影响工期及整体工程质量。
3.2信息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应用不足
当今建筑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结构往往会因为各种突发情况以及技术实施不当、环境等因素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最根本的还是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信息以及数据收集处理不及时、缺乏科学性。在信息化时代,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将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信息以及资源进行收集、处理、反馈,从而及时对施工现场作出技术调整。但目前我国很多建筑项目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是很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相关技术人员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不够,运用起来相对困难;其次,相关信息技术的设备、器械较为落后,信息传递反馈过程准确性及速度不够,这两个原因都导致了施工过程中信息传递、处理不及时,造成了施工结构的破坏现象。
4深基坑支护在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施工技术
4.1排桩支护和地下连接桩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运用范围较广,多数选择排桩支护,此类支护灵活度较高,但对土质有要求,需要在土质较软的地方使用,主要通过挖孔桩形成柱列式排列以后起到支护作用,所以在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区域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而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则适宜使用水泥搅拌桩技术,主要由于水泥搅拌桩可以很好的防水挡土。当深基坑越来越深时,就需要更多更密集的支护,此时就要考虑运用密排钻孔桩技术来增加钻孔密度,提升支护强度。因地下连接桩耗费人力物力较大,在成本上相对其他支护方式来说要高很多,所以施工企业一般不会选择应用地下连接桩,选用其它方式来节约施工成本。
4.2钢板支护和土钉墙支护
当施工区域所挖深基坑深度在8米之内且土质较好较为松软时,施工技术人员多选用钢板支护技术,主要因为技术人员将钢板墙固定好以后可以充分发挥防土挡水的功能,但钢板墙在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碰撞、摩擦等噪音。在地下水位较低且深基坑深度在5到15米之间的区域,施工方大多数考虑到施工成本,会使用土钉墙支护技术与其他方式相结合来进行整体支护,尽管缩减了施工成本,但此种方式很大程度会为周边建筑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该充分考察周边建筑环境。
4.3排桩加环撑
在施工中,技术人员将桩柱进行排列支撑深基坑的技术叫做排桩施工,运用此技术时多数还要结合环形支护来共同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以及工程建筑的质量,特别是高层建筑建设时,此项技术的结合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施工安全。但应该注意的是,为了加强深基坑的整体稳定性,施工人员要将圆形环撑结构适当地加设在H形桩柱基础上,这样能够更好地发挥支护功能。
4.4锚杆支护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对锚杆支护技术越来越重视,主要由于这样技术可以将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工作效率有效提升,还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基坑以及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锚杆支护技术运用时,技术施工人员首先进行土方开挖工作,然后进行钻机定位,定好位以后进行钻孔工序,然后将制作好的锚杆安放到钻孔中,最后进行注浆以及养护工序。这样整套工序下来以后,建筑过程的安全及稳定性得到了极大的保障。图1为锚杆支护施工流程图。
5加强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有效对策
5.1严格控制深基坑开挖的质量
前面讲到深基坑的挖设工作不容小觑,主要是因为深基坑开挖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后续需施工能否顺利进行。所以在深基坑开挖工作中,要绝对保证基坑质量。开挖前,施工方应该提前做好基坑区域的土表支护及排水工作,开挖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出现基坑坍塌及人员伤亡安全事故。另外,施工方要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及安全教育工作,确保施工技术过关且所有人员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从各个方面来保证施工细节,避免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及安全事故。
5.2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
施工方不可忽视深基坑的开挖方法,一定要派专人进行开挖工作,开挖以前还要充分考察测量所挖区域的土质、地下水位及周围建筑物情况,然后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择选出合适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以及基坑挖设区域。
5.3加强施工监测监督
在项目施工中,相关质量监督监测人员要充分发挥职能所在,与施工技术人员多沟通,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上报、整改,直至检验合格方可允许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当施工完成后,监督监测人员要进行整体质量的二次检测,避免因监测监督疏忽造成质量不过关,导致后期验收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6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行业因不同地域地理环境、气候、水问环境的不同,在不同地方施工有着较大区别,因此在建筑过程中,施工方应该针对当地所在区域气候土壤等环境特点,选择出最适合的深基坑支护技术,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及建筑质量,建筑施工方还要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检测工作,确保基坑开挖及支护过程质量过关,为后续建筑施工提供支撑保护。
参考文献:
[1]解杉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65-67.
[2]黎库林.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关键技术之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89-91.
[3]崔炳辰.试析岩土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问题及对策[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51-52.
[4]王鹏鲲.土建基础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2):55-56.
论文作者:赖华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深基坑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