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发展新形势下,社会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要想提高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创造出更多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工作。建筑施工企业要正确认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更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每个建筑施工单位都必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完善施工安全管理方案,优化、改进施工安全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出各项安全管理技术与设备的作用,全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杜绝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质量。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创新实践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安全意识不足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其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安全意识层面,因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必然也就容易在后续自身行为中出现严重的问题,容易诱发安全事故。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意识不足问题表现在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两个方面,因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必然也就很可能影响到管理的执行力度,针对一些安全隐患容易出现忽视问题,最终很可能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性;另外,从施工人员角度来看,如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安全意识不高问题,同样也极有可能导致相应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不足,在一些特种作业中更是容易形成较大危害。
1.2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具体表现在制度层面,因为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必然也就极有可能影响到施工安全管理的有序落实,对于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无法形成较强的指导作用。具体到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应用中,其最为核心的不足表现就是相应安全管理责任无法得到有效明确,很多施工安全管理人员都无法具备较强的执行性,甚至在相关工作中出现了明显矛盾冲突问题,也很容易导致一些安全管理缺位问题出现。当然,因为相关制度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的约束力不够,奖惩制度不够合理,同样也极有可能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执行效果。
1.3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其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一线施工中,因为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一线施工操作中存在的较多安全隐患和问题得不到较好处理,必然也就很可能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实际效益。当然,这种现场安全管理的混乱局面同样也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自身模式和技术滞后有关,难以适应于当前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最终必然也就极有可能出现管理漏洞和缺陷,安全事故随之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实践证明做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离不开有序的施工秩序,而施工秩序的维护必须要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入手,因此现场安全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其次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举措。建筑施工属于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行业,如果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必然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最后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有助于降低建筑施工成本,保证项目在开展过程中成本受控,有效合理降低施工项目成本,提高建筑施工的有效节约。
3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由于其操作复杂,数量众多成为了施工场所中不可避免的危险源之一。技术人员应从施工设备的实际情况出发,使作业人员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来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
3.1要做到施工设备每一台都有人负责管理,并且对这台设备负责,确保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处理。作业人员应在工作前对设备认真检查,在操作室对设备仔细观察是否出现异常现象,在工作结束后对设备仔细保养。
3.2在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时,要确定设备所在的作业环境符合安全作业要求,设备各个零部件性能良好、连接可靠,确保机械、电气、液压系统平稳运行。
3.3施工设备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后都需要进行保养和维护,如果保养和维护不及时则很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施工现场要实行机械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后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查,及时对机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行检测维修。此外,还要加强对起重机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在特种设备使用前要检验其性能是否合格,检查操作者是否有相应的资格证,保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以避免操作不当所带来的安全隐患。
4临时用电安全管理
工程项目在施工时经常会遇到临时用电的情况,在临时用电时,工作人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管理,需要遵守以下几点原则:临时用电中接零保护系统、TN—S接地的使用;漏电保护系统和符合标准的变电柜;以及三级配电安全系统等。还要对用电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特别是对漏电保护器和配电箱在一个工作周期内要检测两次以上是否安全,一旦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从而确保电气设备的平稳运行。
5施工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应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必须的预防性、强制性、固定性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5.1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确保将管理方针和制度内容落实到每位人员,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目标,无论是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还是现场操作人员都要深入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掌握施工现场所发生的事情,以便及时发现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违章操作,从而进行排除。要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目标,为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配备劳动保护用具,对于高处作业及临边作业的人员,要检查安全带、防滑鞋情况,电焊工、气焊工需注意绝缘鞋、戴绝缘手套及护目眼镜的使用。
5.2还应对施工现场的进出口、电梯井口、楼梯口、临水临电设施、脚手架设施、楼层周边、基坑周边等一些危险部位进行认真检查,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施工现场的高处作业、临边作业、交叉作业区域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可搭设悬挑脚手架、外脚手架、吊篮等设施,作业点下方应设置安全平网。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可采用钢管防护或工具式栏杆,自上而下进行封闭防护。施工现场与办公区、生活区之间需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且需要分开建立,办公区、生活区的防火要求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执行。最后,施工企业应对现场的周围设立防护围栏,实行现场的封闭式施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环境的同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施工安全管理质量,这样容易引发各种施工安全问题,威胁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施工企业必须树立起先进的施工安全管理理念,创新、改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结合施工项目的内容和特点,优化设计施工工序和流程,制定并完善施工安全管理规章和制度,督促全体施工人员规范操作。
参考文献:
[1]盖永桓,张少梅.浅析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的体会[J].建筑安全,2016,31(1):24-26.
[2]赵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5(1):362-364.
论文作者:刘东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5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作业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设备论文; 操作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