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路桥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论文_张志鹏

浅论路桥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论文_张志鹏

榆林四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 719000

摘要:软土路基作为路桥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因其强度差且压缩性高等缺陷,常常会造成公路地基失稳以及沉陷等现象的发生。所以,在进行路桥施工时,就势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软土路基进行科学处理。基于此,加大对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投人力度,对整个路桥工程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浅论路桥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进行分析。

关键词:路桥施工;软土路基施工

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有多种,因此在施工中要根据路基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处理方法,不仅提高软土路基的质量,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还可以加快施工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总之,软土路基处理因素复杂,需进一步探讨更完善更好的处理方法。

1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软土有较高天然的含水量、孔隙比较大、并且压缩性比较高,同时其抗剪强度比较低的细粒土,是认定软土的主要特点,这种土质容易受到压力变形和沉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边和有湖水以及江河等这些水利施工相比较集中的地方,在一些桥涵构造物以及一些高路堤路段的路桥施工上最能够体现出软土地基在路桥工程中的危害性。例如会出现影响路桥的使用寿命的现象,有的是桥头的高路堤出现的沉降,有的是单边的膨胀,还有的是滑移等等这些现象都时有发生,所以在路桥施工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软土地基变的更加强硬,解决软土地基的软弱性,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解决,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甚至影响到建筑工程正常的使用。

2软土地基产生的原因和危害

软土是一种细粒土,主要包括淤泥和淤泥质土,常分布于河滩,滨海或者沼泽等地。软土地基的含水量和土壤孔隙率都比较大。虽然软土地基拥有很强的亲水性,但是其透水性很差,造成土壤中的土粒的连续性极不稳定,由此加剧了土壤的压缩性。软土路基在受到较强的重力负荷时,地基强度会非常容易下降,出现迅速变形的情况。软土地基危害一般是由地基的地理位置和土壤分布来进行确定的。因为软土地基的危害是具有不可预见性的,所以在对工程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质量问题,所以在设计之前必须做好勘察工作,只有真正对地基的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软土地基危害的出现。

3软土路基施工存在的问题

软土路基,顾名思义就是在软土之上建造的公路基础,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由于软土性能的因素,从当前软土公路建设的现状来看,我们对软土路基强度处理还有所欠缺,路基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对于整个路桥工程来说,软土路基质量的达标是决定整个道路工程质量的核心,如果路基质量不过关,那么在未来路桥的使用中就有可能出现坍塌、裂缝等安全隐患,直接影响到道路的安全,同时,如果软土路基强度不能达到质量标准,从实际来说就无法通过有关部门的工程验收,将会给施工方造成直接损失。另外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环境的因素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在软土环境实际施工中,工程量大,在季节变化中软土的性能又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将直接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为整体工程的安全程度埋下隐患。

4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

4.1砂垫层法

砂垫层法主要以软土地基顶面铺砂垫层作为主要持力层,提高地基强度,对压力进行分散,降低变形量。而且还可以将其作为软土层固结上部排水层,以此来加速沉降的发展与缩短固结过程。这里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软土地基顶面主要取决于路堤高度、软土层厚度及压缩性,厚度必须适宜,太厚不利于施工,太薄达不到施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方法除了施工快捷方便的特点之外,同时对于其质量也具有可控性,且十分可靠。该方法主要使用于3米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粘性土及淤泥土地基处理。

4.2置换软弱土质

在进行公路桥梁工程软土路基处理的过程中,软土置换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施工方法。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针对土质软弱的情况,确定是否合适采取更换土质的方法,如果适用就可以对软土进行更换,改变软土路基的物理性质,从根本上改善软土路基情况。由于软土路基的土质软,硬度低,难以承受桥梁施工带来的压力,对今后通行可能承受的负载能力也会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更换土质处理法是改善软土路基最直接的措施。这种方法是在验证软弱土质的面积不大,且厚度较小的情况下实施的。具体措施为,先对路基进行触探,然后再根据触探结果将软弱土质挖走,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材料进行填充。选择材料时也要考虑材料的稳定性和强度,如:选择硬度加大的碎石、片石、硬土等。更换土质后,再对改良后的路基进行检测,只有符合其路基承载力的要求后,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工序,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性。这种方法从而从根本上改变软土路基的问题,加强了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适用于排水性差,土质不均匀的软土路基。

4.3路基喷桩技术

为保证和提升工程质量,加强软土路基强度,保证路基的完整性,在我们实际的施工中需要进行相应的喷桩技术,这一技术在当前国内道路工程施工中的运用频率较高,效果也相当理想,主要原理是通过对固化剂对软土路基中的混凝土桩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其松动和移位,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而我们软土路基建设中经常使用的固化剂就是水泥、石灰、砂石等等。整体来说就是要根据不同软土具体的地质特点进行施工方法的确定。首先要做到,明确施工目标,以实验为基础来确定相应的施工参数,根据地质的具体形态来确定施工标准;其次,针对不同的路桥施工工程,在软土路基的施工中,进行相应的土桩承载力实验,确保试验中参数的准确与合理,保证在技术上的落实到位。最后,要通过相应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以此来完善施工技术,校对工艺参数,确保技术的落实和质量的合格。另外,运用喷桩技术常见的问题就是在设备输送固化剂的过程中出现的停浆现象,停浆将会直接影响到施工效果,导致路基质量的不稳定,因此,对设备参数应该严格控制,落实标准。

4.4深层密实法

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主要加固方法:强夯法、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桩法、砂桩法、爆破法、碎石桩法(振冲置换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粉喷桩法、旋喷桩法。代表方法有碎石桩法、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粉喷桩法。

结束语:

最近几年,因施工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这一环节上仍存在缺陷。过快的经济发展如果没有相应的科技实力支持是非常危险的,路桥工程中软土地路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在路桥施工中,必须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并且及时更新新材料,改善路基质量,增强稳定性和强度,才能保证路桥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分析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J].薛超,黄松.建筑技术开发.2017(07)

[2]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要求分析[J].王宝春.四川水泥.2018(01)

[3]浅析路桥施工中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胡连忠.建筑知识.2016(10)

论文作者:张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8

标签:;  ;  ;  ;  ;  ;  ;  ;  

浅论路桥施工中的软土路基施工论文_张志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