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高翔1,马平俊2

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高翔1,马平俊2

(1国网山阴供电公司;2国网朔州供电公司 山西省朔州市 0369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步伐也开始逐渐加快,电力行业的改革以及对新技术的应用也更加频繁,对于电力基础设施的管理也开始提上电力企业的工作日程,线损管理作为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主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电力企业在对10kV及以下配电网进行线损管理时,一味注重技术而忽视了管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得线损管理工作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和创新,以进一步提高线损管理的有效性和水平。因此,本文对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问题;对策

所谓的配网线损指的就是在整个输电和变电以及配电等环节中电能的损失。显而易见,在整个供电过程中,线损越大电能的损耗便越大,从而造成企业经济上的损失。为了有效地降低配网的线损,有必要在供电企业中及时引进新的工艺技术以提高配网电压运行质量,降低配网线损耗能。

1 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线损构成

配电网线损率指的是在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各个电力设备时会产生一定的电力损耗和电能损耗,但是,这些电力设备并不包括用户侧的用电设备。简单来讲,就是从发电厂出线侧到用户电能表上所发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通常情况下,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线损主要有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固定损失、变动损失、其他损失。

2 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配网管理不及时

一是配电设备缺乏灵敏的感应器,在检查环节,以人为主,不能够及时发现细节上的问题,发现危险的可能性很大;二是电网系统所涉及的范围过大,导致整个电网存在的节点过多,节点是容易损电地方,因此会导致电力在运输的过程中损耗量加大,用电费用也随之增多,成本较高。三是一些耗能大、容易老化的线路不能及时更换,容易发生漏电的危险,事故发生率增加。

2.2结构设置不合理

在最初进行10kV配网建设时,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导致大部分配网线路走向不合理,分支过多,线路较长,同时,导线的粗细选择不当,导致线路中电阻的增大,使得电流在传输过程中的电能损耗大大增加,同时,由于部分线路为裸架设,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线路老化程度严重,也造成部分带电能的损耗。

2.3配电设备利用率低

10kv线路的主要用途是在居民用电的传输方面,相对于高压超高压线路来说,其整体负荷较小,但是,由于居民生活用电的时间过于集中(如夏季空调制冷以及冬季暖气保暖),在用电高峰期的负荷也是十分巨大的,而为了保障高峰期的正常用电,配电网的变压器容量必须足够巨大,使得配电网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一旦用电高峰结束,又会立即出现空载的情况,使得负荷分部极度不合理,从而造成配电设备的利用率低下,是影响线损率的一大难题。

2.4设备问题

一些供电设备因为使用时间太长,出现了线路老化和设备损耗的情况,影响了配电质量,部分地区为了节省成本,未能投入高新技术装置,仍然使用高耗能配电变压器,从而导致了一些导线因为破旧、其线路半径较低、难以支撑过大的载流量,从而线路降损情况非常严重。

3 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对策

3.1建立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

为了避免电网线损,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机制,以此为实现电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提供良好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供电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对于电网线损问题达成共识,成立由供电企业的高层直接领导的专项工作小组,工作小组成员应囊括供电企业各个部门,例如供电企业主管人员、供电企业管理部门、营销部门以及相关的线损管理人员等,以此形成一个有效的线损管理组织体系,促使线损管理工作做到全面统一协调。此外,供电企业还应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性高的管理方案,以此确保线损精细化管理工作顺利、有效的进行。

3.2改进计量设备,推动科技创新

在供电企业内部,电量计量设备是对用户用电量进行核算的唯一参考标准,对于用电用户具体电费的收取也是根据电量计量设备的统计数值加以计算的。由此可见,供电企业所用到的用电计量设备的精准与否对于电量的使用以及电费多少的收取具有显著的影响意义。为此,便要求供电企业对其耗电量的计量设备加以检查研究以避免出现计量失误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供电企业电量计量设备的陈旧同样容易出现种种故障,例如线路烧坏以及接线连接错误等情况,因此需要供电企业定期对各处线路加以检查以保证用电的高效率以及安全性。在实际的电网配网应用中,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可以引入自动化智能配网管理模式来加强在实际配网线路中各种突发故障的自行修复和保护功能。所谓的配网线损的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同无线通讯技术相互结合,对供电配网的线路进行远程控制以实现整个配网线路智能化管理,最终实现配网电量计量的准确性以提高供电设备的整体运行效率。

3.3加快电网改造工程,优化配网结构

首先,对于建造时间较早,老化严重的配网进行改造和重建工作,尽可能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同时也可以加强电力的使用安全,减少漏电现象的发生。

其次,对于设计建造时设计不当或线路容量较小的配网进行改造,提高10kV及以下输电线路构造的合理性,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迂回供电,以最短的线路对两个地点进行连接,同时,要防止或减少阳光和雨水对于线路的侵蚀现象,尽量延缓线路老化现象的发生。

最后,使用节能型变压器替换现有的高能耗变压器,减少输电设备自身所带来的能耗,从而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

3.4对供电半径进行合理选择

电网正常工作时线损多少、供电半径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为了能够使线损问题得到有效改善,需对供电半径做出合理选择。若是电压等级达到35kV,则线路的供电半径应当维持在30km以内;若是电压等级达到220kV,则线路的供电半径应当维持在500km以内;若是电压等级为10kV,则供电半径应当结合电压损失允许值及负荷密度做出选择。

3.5合理进行无功补偿

要想减少线路无功功率,就要对无功功率进行就地平衡,这个方式不仅能保证电压质量能够符合要求,还能降低线损率。一般提升配电网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中补偿,另一种是分散补偿,如果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应用,可以有效的保证用户功率因数大幅度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10kV及以下配电线损管理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整个配电网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需要受到电力维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其次,还应该定期对10kV以下配电线路进行检查维护,一旦发现其存在线损故障问题,就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停电面积,从根本上对10kV以下配电线损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办公提供安全的用电。

参考文献:

[1]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方汇中.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1)

[2]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潘臻荣.企业技术开发.2014(20)

[3]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石雄兵.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08)

论文作者:高翔1,马平俊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10kV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高翔1,马平俊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