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桂枝汤服法论文_詹晓欢,, 姚沛通,,赖凤飞

小议桂枝汤服法论文_詹晓欢,, 姚沛通,,赖凤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1级 510405

摘要:桂枝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外感表证的代表方之一。桂枝汤的用法中有服药后啜粥的要求,其目的是为扶正除邪。若不啜粥,当对桂枝汤进行加味,以补不啜粥之失。

关键词:桂枝汤;桂枝汤服法;啜粥

《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桂枝汤为治疗外感的代表方之一,原方用药及服法:“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灸、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复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症犹在者,复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其中“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已被多数人所忽视,那么服药后是否啜粥,对药力有多大影响呢?能否对桂枝汤进行加减,以代替啜粥呢?

1 桂枝汤的方解

桂枝汤的组成为“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灸、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据1981年考古发现了东汉度量衡——大司农铜权,经现代医家归纳整理,证实了汉一两等于现代15.625克,又因其煎服法为煮三升,服一升,不愈再服,故用药用量为桂枝15g、芍药15g、灸甘草10g,生姜15g切,大枣四枚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方中桂枝为君,起发汗解肌和温阳化气,助卫阳祛邪外出;芍药为臣,起养血调经和敛阴止汗的作用;姜、枣配合作为佐,共助桂芍驱邪与扶正,诚如成无己所说:“桂枝同姜、枣,不特专于发散,以脾为胃行其津液,姜、枣之用,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者也”;甘草,调和诸药,合姜枣共助君臣,尤在泾亦指出:“生姜、大枣、甘草相合,补益营卫,亦助正祛邪之用也”。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外感表虚证,汗法为治外感的首选之法,本方的各药物用量不大,且桂枝的发汗力度本身并不强,虽有生姜相助,但仍不能与麻黄相比,故“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并“温覆令一时许”才能“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若不按些服法则药效大减,甚则无效,王清任正是不按此服法,故在《医林改错》中批判桂枝汤无用。

2 桂枝汤用法新思考

上述已知服桂枝汤后需啜粥与覆被方能出微汗,有人提出能否用麻黄替桂枝,且不用啜粥与覆被?答案应该是不行的。桂枝汤用于治疗“阳浮而阴弱”的外感,阳浮的意思有二:第一,切脉时浮取明显,谓之阳浮;第二,卫阳浮盛于外。阴弱所指亦有二:一者是外邪袭表,卫阳不固,阴泄而弱;二者是指患者素体阴血不足,营阴不能内守[1]。故本方应具有安阳且滋阴之功。安阳,并不是说要重镇潜阳,祛邪以安阳,滋阴以固阳,感受外邪后体内的阳气就会与之相争,祛邪外出,故表现出“阳浮”,阴弱不能固守阳气,亦致阳浮。滋阴,不能过于滋腻,以防留邪,且所补之位应在营卫之处。桂枝性味辛、甘、温,辛者能散能泄,甘者能补,能缓,制约辛味,故桂枝功在半散半补之间,既能安阳又能滋阳,反观麻黄性味辛、微苦、温,而苦者则能泄能燥,只有泄的作用,而无补,与本证的治疗要求不符,因此不能一味追求发汗与便利而以麻黄替桂桂,替之则害人。

既然不能用麻黄替桂枝,那能否用他药替啜粥与覆被呢?人之所以会感受外邪,是因为阳气虚弱,卫气不足。《素问》:“卫者,水谷这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因此,卫气的产生有懒于水谷之精的化生。粥,就属于水谷之物,且易于消化吸收,卫气生成有源,卫气盛则邪自去。覆被是为了防止在发汗的时候,腠理大开,复感外邪。既然已知粥与覆被的作用,那么只要寻找有此功效的药物添加进桂枝汤中则无伤方义。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加味桂枝代粥汤”方中桂枝三钱(9g)、生杭芍三钱(9g)、甘草钱半(4.5g)、生姜三钱(9g)、大枣三枚、生黄芪三钱(9g)、知母三钱(9g)、防风二钱(6g)。方中药物剂量与上述根据东汉度量衡折算的药物剂量不一致,不过为不篡改张氏原意,故不加改动,临床应用上可以适当加减。方中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用以补肺卫之气,以代粥补益之力;防风辛、甘、微温,为风中润药,可祛风解表以代粥发表之力,又加苦、甘、寒之知母以防黄芪之热[2],以三者的药效替粥之效。当然若是使用该方时,同时啜以热稀粥则药效更佳。

3 小结

桂枝汤是经典方,其用量用法既然能流传至今,就必然有其可取之处,我们不得凭自己的喜好而妄作修改,但不是说我们要墨守成规,我们要根据实际应用进行完善和修改,使其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赛美,李宇航.伤寒论讲义[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

[2]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361~362

作者简介:

詹晓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1级,

姚沛通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1级,

赖凤飞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1级。

论文作者:詹晓欢,, 姚沛通,,赖凤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7

标签:;  ;  ;  ;  ;  ;  ;  ;  

小议桂枝汤服法论文_詹晓欢,, 姚沛通,,赖凤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