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的优劣关乎建筑物的持久性。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质是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为施工单位降低相对成本,所以,通过分析现场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不足与缺点,加强质量管理意识与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为以后我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打下基础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与管理
1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特点
第一,人员的流动性。建筑工程行业规模较大,需要使用很多劳动力,大量农民工进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这些人员在整体上并未接受过系统培训,对施工技术无法充分掌握,不仅质量意识较为缺乏,也未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从而在其中引发各个问题的产生。并且,这些人员的流动性大,面对整体的复杂性,无法对施工工作进行协调,没有保证工作的充分落实,从而导致施工工作缺乏科学性。第二,施工难度大。建筑工程的施工工作较为复杂,主要是因为建筑产品的整体规模较大,需要较长的施工时间。同时,存在的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较多,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很大难度。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加,建筑结构也更为复杂,面对较多的交叉作业模式,导致施工工作更为困难,增加其危险性。
2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2.1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缺乏完善
首先,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现场施工的前提与保障。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缺乏相对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单一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施工水平控制机制可以对施工进度与目标进行有力把控,可相关工程项目部门往往缺乏施工水平控制机制,对动工目标与具体施工过程产生模糊状态,只是一味迷茫的破土动工,进而没能对工程质量进行确保,在毫无质量保障的情况下施工,不仅造成了质量下滑与经济利益受损等现象,甚至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对人员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严重影响。
2.2施工现场资源与人员的管理问题
首先,建筑现场施工是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工程施工之前,对现场施工资源的合理分配非常重要。施工现场中所涉及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机械设备等相关材料,这些资源在整体工程财务资金链中占有较大比例,对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但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项目中没能对施工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导致一部分资源出现紧缺,并需要大量资金去投入,而另一部分资源却过剩,又产生了极大浪费,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另外,各资源在协调配合中极易产生矛盾,导致了工程进度的搁浅与工程质量的下滑。另外,施工人员是现场施工的主体,也是工程质量的第一道保护屏障。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高低决定了现场施工质量的成败。由于我国处在市场经济社会,部分施工人员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整体工程的质量问题。其中,大部门底层施工人员都是外乡出身,自身综合素质较低,并对施工工程质量意识淡薄,经常出现偷工减料、得过且过等消极工作态度,进而造成整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监督管理策略
3.1树立质量意识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于现代化的质量监管理念。第一点,公司领导人员必须深刻的了解到工程质量对于一个建筑公司意味着什么,质量才是发展的根本,才是在激烈的建筑市场当中竞争的筹码,必须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放到重要的位置上,以此树立公司形象,未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点,从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者需要有正确的质量安全意识,知道自己肩上所担负的责任,把质量监督管理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环节当中,从细节决定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第三点,其余工作者也应该对质量安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在公司内部定期开展质量安全讲座,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意义公之于众,让其他工作人员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有利于配合相关质量监督人员的工作,一同为了打造质量优秀的建筑努力,给企业赢得长远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与管理
保障材料的质量就是保障工程的质量,加强材料的质量监督与管理至关重要。首先,对于材料的采购人员要谨慎选择,采购人员必须对工程所需材料的价格、来源、材料提供方与施工场地的距离、运送材料的费用等等都要了然于胸,才能对材料的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监督。在材料进行验收时,必须严格遵守验收的相关规范与要求,进行严格的材料审核,一旦发现材料不达标应该立刻进行处理,与材料提供方协商,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详细的记录,严格执行每一个手续。同时,在施工中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材料浪费的现象,降低材料的消耗,避免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材料不达标而无法使用的情况出现,如此一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但必须是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3.3加強监督人员的素质培养
教育行业在近几年的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们对建筑质量的重视也与日俱增,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筑单位必须关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问题,特别是针对那些拥有专业技术或先进管理方法的高素质人才。通常来讲,人才的管理能够大体分成两种:一种是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在完成这一培养目标的时候,建筑单位需要详细的了解当下质量管理的特点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另一种是加强相关工作者的质量监督管理经验,使其拥有很多真正的监督管理机会,在实践当中培养增加相关人员的监督管理经验。单纯的知识讲述是空洞,并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还应该跟随能力出色的质检工作者与施工工作者来到建筑现场,在现场进行控制要点的明确,同时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这样培训才算真正的结束。企业在解决质量监督管理人才问题上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强对公司已有人员的培训,另一方面应该招收新型管理人员,为公司输送新鲜血液,以此让建筑公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4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查监督
如果发现施工图纸存在问题,将影响整体的施工工作,也会在现场上存在较为混乱现象。所以,在对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期间,要详细分析施工图纸。如:对施工图纸分析,按照一定步骤对其审核。当发现施工图纸存在修改部分的时候,需要实现技术审定工作。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相互分析情况下,保证意见的一致性,保证为后期工作提供参考。还需要对施工图纸的合法性进行分析,根据我国提出的相关规定,对图纸设计整体进行分析,研究其真实性,还需要对施工技术、施工装备进行审查,满足工程的各个方面要求,以维护工程的整体安全性。
4健全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是整体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保障。首先,施工单位上层决策者应该加强相关施工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施工现场监管人员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监管人员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其质量监督力度与作用。施工单位应该定期举办相关质量监督培训班,并通过举行相关质量监督主题研讨会与活动,大幅度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从根源上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的作用效果。其次,应该建立相关的施工质量监督制度,该制度是其监督体系的实质所在。制度中必须严格规定质量监督的权威性,工程施工的一切都应该归纳到该制度机制之下,只有保证施工现场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工程进度的提升。施工质量监督制度必须将条例规定落实到人,并使其责任明确、对现场工程施工的施工人员、监督人员、管理人员同时进行质量监督监管,充分发挥该制度的时效性与严格性。
5结论
在我国经济水平逐渐发展下,建筑工程得以进步和发展。随着建筑行业发展规模的扩展,建筑行业实现了集约化方向进步。面对现场施工工作中存在的混乱现象,在对其管理工作期间面对较大困难。所以,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完善,保证为建筑行业的积极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参考文献
[1]张云山.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低碳世界,2017(19):171-172.
[2]何张倩.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7(07):256+255.
[3]吴清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6):153-154.
[4]陈赤.分析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及质量监督[J].建材与装饰,2017(06):204-205.
论文作者:贺永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质量监督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人员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