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滨水区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而成为城市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它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本文在充分认识地域性滨水自然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探讨了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本质——为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为园林的建设提供指导。
关键词:滨水区;植物景观;生态系统;建造
在现代城市中,水道用于人和物的活动,为城市提供了灌溉、运输、排涝之利;而人们具有观水、近水、亲水、傍水而居的天性,使其成为游泳、钓鱼、赛艇、滑水、溜冰等水上活动的场地。城市中的滨水区以其活跃性和穿透力而成为城市景观组织中最富有生气的元素,它集中体现了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而滨水区植物景观以其独特的双重地域特征使其设计工作成为现代滨水区景观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滨水区是典型的水、陆交界地区,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交错带。其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非常频繁,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生产力很高。因此,滨水区的植被表现为物种丰富、结构复杂的自然群落形式。
在生态基础上进行满足植物造景空间、景观艺术的景观创造。滨水区既是陆的边缘,又是水的边缘,故其景观环境是双重的。对现代景观设计、生态景观环境、滨水区发展需要有一个重新的理解和全新的观念,停留在原有不适宜观念基础上的设计无益于滨水区的发展,需要重新“整改”。滨水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应以发展本地特色植物景观和采用滨水植物为主,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改善城市环境,建立滨水区生态绿廊为目标。
1现代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的观念
1.1保护、恢复并展示滨水区的原有植物景观类型
传统的滨水区景观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将自然看作原材料,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强调用人工手段去改造滨水区环境,对自然景观的理解和设计观念理解不够,对滨水区植物景观的设计看作是滨水区亲水性景观设计的辅加手段;而现代滨水区景观设计认为滨水区“自然、生态、文化”是永恒的主题,强调顺应滨水区自然规律进行适度调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这样,滨水区植物景观类型的保护、恢复和滨水区生态系统的创建就成为现代滨水区设计与建设的关键因素。大面积的“人工”植物景观景观效果优美,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并破坏了地域性景观的连续性(如图1)。
图1:某滨河景观
1.2滨水区是生态与景观同一共存体,生态的自然是最景观化的元素
在规划滨水区植物景观的同时,必然需要造就生态的滨水区。反之,生态的滨水区景观环境也是最自然、最适宜的景观,因此,滨水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已成为现代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关键性设计项目。滨水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不同于以往的纯陆域景观设计,其生态系统涉及陆域、水域双重地域特征,其生态系统也极易遭受破坏,然而生态的自然元素也是最景观化的元素,生态与景观本身相互交融,是滨水区规划设计工作的同一存在体。
1.3加强滨水区植物的指示性和特征性元素
这是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之所在。现代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所谓“生态”的大量植物品种的堆积,创建“五颜六色”的植物景观,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只注重滨水区某一地段的植物景观片段美,而是追求滨水区植物形成的陆域、水域双重空间尺度,以及反映滨水区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效果,恢复、创建适宜滨水区植被及动物、微生物等其它生物的群落景观。
1.4注重植物景观设计与亲水性设计的结合
某些滨水景观过分注重亲水性原则,一味地追求人的亲水性,将道路和游步道沿河布置,使人走起来过于单调,只能看到江边驳岸和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破坏了游人的心情,而使另一侧的景观(主要是植物景观)得不到体现,使本身较为丰富的景观元素不能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滨水区亲水性设计遵从自然的过程,有选择性的为人们提供亲水空间,水边不必处处设置滨水小路(如图2)。
图2 杭州太子湾公园滨水景观
2滨水区植物景观与植物生态系统的双重营造
2.1滨水区植物景观营造原则
2.1.1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的自然性(化)和生态多样性
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符合滨水区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并按照滨水区水域、陆域的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和生态系统特性进行植物配置,体现滨水区植物群落的自然演变特征。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充分的认识地域性自然景观中植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可以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为植物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
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滨水区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滨水环境空间的塑造,所谓“适树适地”的原则,就是强调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滨水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恢复并展示滨水区特有的地域性景观类型,而滨水区植物景观的多样性是滨水区地域性特征最显著的元素。
对于生态的理解、对于自然景观的理解需要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植物景观绝不是乔灌草的简单化、形式化的堆积,保护滨水区自然形态是滨水区景观规划的重要内容。滨水区是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环境,包括人、动植物、微生物的种群与土、气、水、光、热等非生物环境相互联系、依存、制约的结合体,同时,滨水区往往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原则,划定预留完整的滨水自然生态的发展空间,保护城市滨水生物多样性,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以提高城市滨水区及城市整体环境质量,维护景观多样性及生态平衡,其他景观设计项目让位于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当然,规划中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的发展空间,也要考虑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运行的需求。
2.1.2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的地域特征性
植物景观设计应与地形、水系相结合,充分展现滨水区的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植物配置多采用当地树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更要营造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滨水区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使植物景观群落成为滨水区一个重要的景观内内容。植物的选择滨水植物是能够在滨水环境中完成生活周期的植物,包括沿岸的乔灌木、草本、藤本及生长在近岸浅水区的水生植物。其中乔灌木如:垂柳、池杉、湿地松、墨西哥落羽杉、二花紫树、柽柳、乌桕等;草本如:天门冬、玉簪等;藤本如常春藤等;水生植物如芦苇、小香蒲、菖蒲、慈姑等。滨水植物是生态学范畴上的类群,其中只有少数木本植物能够永久性的生长在被水淹没的地区,其典型代表是落羽杉、柳树、红树林和水紫树,落羽杉生长在积水的平坦地区,发展了特殊的根系,即出水通气根,红树林也有出水通气根,它有助于气体交换并能在涨潮期间为根提供氧气。我们要根据这些滨水植物的生态习性,滨水植物造景需将自然与文化、设计环境与生态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真正全面地融合,真正做到“设计尊重自然”,以促进滨水区植被生态恢复作为滨水植物造景的重要生态工程手段。重建滨水植物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基础,恢复生物多样性和复杂高效的食物链网,维持系统稳定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水源保护地,应种植生长量大、耐贫瘠抗病虫、净化水的植物种类,增加水体的自净。植物景观是滨水区的重要景观,也是滨水区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中应根据地域特点,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建立层次多、结构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如图3)。因地制宜地进行片植、列植、混种等,并形成一定规模,促进植物群落的自然化,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功能,提高滨水植被群落的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能力,增强群落的稳定性和抗逆性,实现人工的低度管理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注重滨水区生态系统动植物、微生物之间的能量交流,建立适宜滨水区生态系统发展的景观空间。
图3:杭州太子湾公园滨水绿化
2.1.3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的时间性
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利用植物生长和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注重植物景观随时间、随季节、随年龄逐渐变化的效果,强调人工植物群落能够自然生长和自我演替,反对大树移栽和人工修剪等不顾时间因素的设计手法。同时植物景观的生成周期较长,景观效果较慢,植物景观的演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需要结合不同的景观元素丰富滨水区景观空间,以减少时间性因素带来的不利景观效果。
2.1.4滨水植物景观营造的经济性
强调植物群落的自然适宜性,力求植物景观在养护管理上的经济性和简便性。应尽量避免养护管理费时费工、水分和肥力消耗过高、人工性过强的植物景观设计手法。
3建议与讨论
3.1造景植物的配置在兼顾形式美、景观美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其生态性要求,遵循滨水区自然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在水平结构上,采用多树种混交林的形式,并形成一定规模,注重整个滨水区植物群落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垂直结构上,采用林冠层、下木层、灌木层和地被层多层次组合的形式,为这样的群落的生态效益更好,促进各种动物、微生物的生存与物质能量交换,成为野生动物栖息地。滨水植物景观是由多种植物景观类型构成的一个复杂镶嵌体,滨水区的植物造景要根据区域中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特定情况,建立不同类型的植被斑块,斑块间的组合采用交错分布的镶嵌结构。滨水植物景观沿水岸成带状分布,构成廊道,严格遵循景观生态学中关于生态廊道的组建原则。在分布上要考虑滨水植物造景的空间连续性,避免用大面积的建筑与广场等硬质设施隔断廊道,破坏其连通功能。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提高植被的生长速度,创造适合于多种地域性动植物生长的环境,以提高滨水植物景观中的物种多样性。
3.2滨水区植物景观的设计应以恢复、创造适合特定地域生态系统发展演化的空间为主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创造宜人的亲水活动空间,不能本末倒置。而且从长远目标来看,恢复滨水区原有的自然地域生态系统空间,对于滨水区特有景观的创造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滨水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创造实质上就是创建优美的自然植物景观空间。生态的滨水区景观环境也是最自然、最适宜的景观,“自然”的景观环境也是现代人们最为欣赏的环境。滨水区植被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其规划设计涉及诸多方面,但是缺点往往是优点,利用其生态丰富性的特点来创造生态的、自然的滨水区绿地景观往往是最可取的。
3.3城市滨水区的绿化应尽量采用自然性(化)设计不同于传统的造园,自然化的植被设计要求:植物的搭配———地被、花草、低矮灌丛与高大树木的层次和组合,应尽量符合水滨自然植被群落的结构,避免采用几何式的造园绿化方式和孤立式景观;在水滨生态敏感区引入天然植被要素,比如在合适地区植树造林恢复自然林地,在河口和河流分合处创建湿地,转变养护方式培育自然草地形成,以及建立多种野生生物栖息地。这些自然群落具有较高生产力、能够自我维护,只需适当的人工管理即可,具有较高的环境、社会和美学效益,同时在耗能、资源和人力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在选择植物时,要充分考虑滨水地带生态因子的复杂性,选择适合该地生长的植物,并且尽可能地使植物种类多样化。但是,要避免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过多地追求新、奇、异、珍品种,否则会影响本地滨水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破坏其结构的稳定性,甚至出现外来物种排挤并最终毁灭本地乡土物种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滨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3.4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对岸景观的观赏性
靠近道路的一侧以普通的树种为主,结合行道树,进行丛植或行列植,遮挡视线。游步道尽量少靠近水边,使游人欣赏一个层次丰富的景观:近景——滨水区的景观;中景——水面波光粼粼的意境;远景——对岸的滨水区和城市建筑景观,还有水中的倒影。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中国造园艺术中所说的“俗则摒之,佳则收之”的艺术效果。
至于在城市河道边人的亲水性设计应有所取舍,或者可以另辟一处作专门的处理为好。同时,在赏水、亲水、玩水的同时,要注重沿岸“回头”景观的创造及景观视线的处理。滨水区的特色绝不仅仅在于其具有水的特征,更在于其兼有水域、陆域双重地域生态系统的特色景观,因此,水中、近水植物景观,尤其是水边植物景观的设计应成为整个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
总之,城市滨水区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不能单纯从某一个方面进行考虑,片面追求亲水性和局部景点的布置,而应从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创建、从人的活动和人的本质心理出发,将整个滨水区水中、近水、水边、对岸景观作为一个统一体,进行空间分析,创造一组动态的、层次丰富的适宜当地滨水植物生态系统发展与演化的空间环境。
现代滨水区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就在于充分认识地域性滨水自然景观中生物景观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设计师不仅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视觉冲击与当前景观效果,更要营造出适应滨水区自然条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体现当地自然景观风貌的植物类型,使滨水区植物景观成为一个优秀的滨水区园林景观作品,乃至一个地区的主要特色。可以说,现代滨水区乃至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实质就是为植物的自然生长演替提供最适宜的条件,尽量保持并恢复、重建滨水区复杂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郭春华.李宏彬.滨水植物景观建设初探.中国园林.2005.(4),59-62.
[2]朱建宁.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城市园林.2006,(1),11-13.
[3]杨经文,郝洛西.生态设计方法[J].时代建筑,1999,(3):61-65.
论文作者:李高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水区论文; 景观论文; 植物论文; 自然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生态论文; 植物群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