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重大启示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重大启示_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重大启迪,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迪论文,科学发展观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当代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最新成果,同时又内蕴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的本质要求,即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中不断丰富创新。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体现为三种形态:一是坚持、继承、充实同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思想、方法和价值;二是在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中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丰富、发展的新成果;三是拓展、引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的意识、理念和思路,在为新的理论创新提供启迪的过程中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

以上三种形态中,前两种已经多为我们认识和论证,而且科学发展观本身就是坚持、继承和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产物。但对科学发展观如何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中产生新的创新成果的启迪作用的研究,却是需要引起重视并亟待深入探讨的。科学发展观从最初提出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近十个年头。在近十年的发展中,由于科学发展观的思维视野、思想方法和科学认识,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改革发展的实践,已经把大量现实的理论思考和创新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比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是否需要有进一步的思考,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观点、判断和结论是否需要逐步深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创新是否有了新的实践呼唤等等。而回答这些问题,答案无疑是肯定性的,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的判断①即为定论。

如果依据这样的判断来分析、认识问题的话,那么,科学发展观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创新中的重大启迪,就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实现新的发展与创新所必须面对并深入研究的现实命题。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在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中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方面的重大启迪。

一、以中国视阈与世界视阈融合的视点,扩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战略视野

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战略视野的认识上,科学发展观启迪我们:观察、审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要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的实际和发展要求,实现由中国发展视阈向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局融合性视阈的转变,把中国国情与世界眼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论基点。

登高方可望远,立足潮头才能把握江河走势。科学理论的发展创新也是这样,它首先体现于观察、分析问题的战略视野与目光之上。应当说,30多年前,引发改革开放的肇因,主要是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灾难性困局。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比较落后造成的巨大落差,无疑也构成了激发改革开放的重要因素,但这种激发,主要在于“落后了就要挨打”的本能反应,很大程度上属于“往前追”而非“朝前看”。由于这样的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及由此决定的理论发展,事实上主要是以着眼于现实社会发展,特别是现实社会问题的解决为关注点的,理论发展的分析、观察视阈,因而也更多地集中于中国社会实际和现实发展要求之上。

这样的理论视阈,在当时的时空条件下是合理的、必然的,甚至是被迫的,这也恰恰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分析当代中国发展问题时的认识起点。而科学发展观从这样的起点审视、分析当代中国发展问题时,现实的中国社会已经经历20余年的改革发展。20余年的发展在使中国社会逐步走出贫困境地、舒缓温饱难题并缩小与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发展差距的同时,也开始促使我们注意到,在当代世界各个国家争先追逐现代化的进程中,尽管谋求发展成为不同国家不懈追求的目标,但在发展的进程中,有些国家的目标实现了,有些国家的目标没能实现,有些国家甚至走到了发展目标的反面,并因此衍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某种发展的国家,当发展本身进入一定的阶段与时期时,贫富分化、地区差别、结构失衡、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腐败现象和受制于他国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的发展代价,似乎也必然性地成为发展的衍生品。这样的现实与教训,使科学发展观能够客观地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基础上,站在总结当代世界发展经验教训和把握时代进步前瞻要求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当代世界发展的大势,确定分析研究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思路、途径与方法,并依据时代发展潮流和国际社会未来发展的要求,对防范可能出现的发展问题作出前瞻性的警示。

可以说,更多地把中国社会的发展放在世界发展大局和进程中加以分析判断,是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等结论的重要立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不断得出马克思主义新认识、作出新结论所不可缺少的理论视野。所以,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作出了“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的科学概括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②的科学定位。不难看出,这里的“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和“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首先就在于科学发展观分析、把握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视野,已经实现了从中国视阈向中国与世界视阈相结合方向的转变,已经促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因此,在中国社会发展与世界发展越来越联为一体的背景下,促进这一转变的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获得更为广阔、前瞻和长远性的立论基点和要素支撑,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具备更为有利的条件。

二、以发展与公正为基本内容,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大主题

依据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题加以认识,又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思考、解决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要实现由单一发展主题的思路向两大发展主题的思路转变,把发展与公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大主题。

把发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成为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普遍共识。同时,对这一主题形成及其社会认同的背景加以分析即可发现,一方面,单一性的发展主题,是30多年前乃至其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当时中国社会急需解决的现实课题,是最基本的国情,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现实要求;另一方面,即使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在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的情形下,由于发展质量的局限和人均经济总量的影响,中国总体上依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③。而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间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越来越激烈的较量,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发展始终不可放松的要求,更凸显了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主题地位。

但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在当代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相协调赋予发展更为丰富的内涵,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之后所提出的发展代价、发展成本和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问题所蕴涵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④的实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既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发展本身,又极其期待公正、平等、持续和有尊严地支配、享用发展成果的现实也警示我们,单纯依靠经济发展本身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事实上已不可能。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才在面对效率与公平这一世界级的难题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提出的现实挑战时,作出了“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⑤的科学选择,及时呼应了当代中国社会对社会公平、公正和人在社会发展中应当获得更多尊严的现实呼唤。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能够看出:在多数群众从温饱境遇走出和社会总体性告别短缺经济之后,伴随社会成员自主意识的迅速提升和价值性、社会性需求在发展中比重显著加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的认识,有必要在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的基础上,把公正纳入主题的内涵之中,明确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上写上“发展、公正”四个大字,由此在观察、审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时,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由单一以发展向发展和公正两大主题的思路转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部认识,统一于实现发展与实现科学发展、谋求发展成就与保证发展成就的公平享有、强调当代人的发展与注重持续性发展相统一的实践之中。

三、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和改革开放为基点,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与途径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方法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还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启迪:分析、研究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要实现由单一性动力判断向根本动力与途径相统一性的判断的转变,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把改革开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直接动力和根本途径。

社会发展需要有动力引擎,但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往往区分为直接性动力与根本性动力。前者是后者的直接反映和实现途径,针对的是具体社会具体发展时期的具体任务,后者则使用于普适性社会和社会的常态化发展中。由此而言,过去我们在夺取政权过程中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等的表述,就是从直接动力和根本途径的意义上讲的,它并不否认社会发展中的根本性动力,只不过“阶级斗争”、“革命”在推翻旧的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制度时,本身就是根本性动力的体现而已。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并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因为以高度集中为突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对外封闭的发展环境,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由此从生产关系的改革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汲取人类社会发展中一切有益于我们发展的优秀成果,就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什么改革、改什么甚至怎么改的问题,都围绕打碎旧体制和建立新体制展开并推进,改革开放与人民群众的根本需求因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直接动力、根本途径的相互一致达到了高度的重叠,这就使得改革开放的单一性动力在本质上蕴涵了根本性动力的要求,因而也具有无可争辩的合理性。

同时,不可回避的问题又在于,作为直接性动力的改革开放,毕竟是根本性动力的具体表现,是根本性动力功能发挥的途径。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逐步进入建立与完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的体制发展的过程时,针对旧体制的改革依然面临许多任务,改革开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动力的作用没有也不可能发生动摇,但社会发展越是进步,改革开放越是深入,驱动发展的动力就越需要有深层次的揭示与把握,保证根本性动力作用发挥的根本途径也需要有更明确的说明。事实上,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关于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公正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等一系列新的判断,已经能够给予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即在社会进一步的发展中,对仅仅以直接性动力认识与促进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应当有进一步的深入认识与分析,必须看到隐身于直接动力背后而且从本质上制约直接动力的根本性动力,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⑥。换言之,在马克思那里,需要是人存在的基本条件,是“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⑦,而“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⑧,由此在社会不断满足社会成员逐步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互动过程中,推动社会不断向发展。这就告诉我们,当代中国社会在3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本身,其直接动力的定位取决于人民群众对推进改革开放的需要,其目的也为的是满足这种需要,改革开放可以集根本性动力、直接性动力和根本途径于一体。而经历30多年改革发展之后,社会不同阶层、群体受不同利益需求的驱使,对深化改革产生的不同思考,对以改革开放解释各种矛盾、问题表示不解,具体工作中一些干部群众存在的诸如改革推力不足、改革意识疲惫等议论,实际生活中对一些具体改革措施产生的某些误解,以及一些部门、领导干部把改革本身抽象化,或者为改革而“改革”,或者把改革不到位、不完善作为具体实践中决策失当、责任失职、用人失察等失误的推诿托词,结果使“改革”受到曲解和误读的问题等,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意识到改革开放必须反映人民群众需要这个根本性动力的要求,没有从根本动力的规定上理解改革开放的发展,没有从改革开放作为满足人民群众需要的根本途径上谋划改革的深化。

鉴于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发展动力的认识上,从根本性动力和由这一动力决定的根本途径的意义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从发展的根本属性上揭示发展的动力;把改革开放定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从发展动力的本质要求上揭示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应当提出的命题,是改革开放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取得新成就的客观要求,也是对党中央反复强调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路”的含义这一改革发展基本经验的深层把握。

四、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在生产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意义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认识上的启迪,深入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认识上,就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启迪:理解、把握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要实现由单一发展理念向综合发展理念的转变,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人的发展、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如前所述,当中国社会在启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根本任务,其内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在于:“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⑨。30多年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这种确定,既是解决中国社会发展基础性问题的需要,又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要求的反映。

但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就已经使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发生巨大改善、人民群众在物质需求基础上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更多的精神、文化、政治和社会性需求,以及广大群众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自身价值实现、幸福感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影响产生更多期盼,社会成员在以较为发达、比较全面和更高层次标准作为衡量整个社会生活水平、文明程度、发展质量参照物的时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意义上的任务,与人民群众已经和还会继续增长、提高的发展预期就产生了某种距离。应当说,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更多地关注到这样的现实距离时,对社会的发展任务至少揭示出这样两方面的要求:一是必须以人的发展为中心,在社会发展的每个层次和方面,都要确定有利于保障人的中心地位,维护人的尊严,捍卫人的权利,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社会条件,使社会成员能够在愉悦的心境与和谐的环境中,感受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在和谐社会发展中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以上两方面的要求,落脚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上,就是在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把人的发展、人民群众享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际成果的感受和在社会发展中注重自身价值实现、享受社会和谐与提升幸福指数的期望,写入根本任务的内涵中,这是科学发展观对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根本任务所提供的深刻启迪。

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发展创新维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上述重大启迪,既具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指导意义,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创新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这样的广阔空间中审视、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应当把上述重大启迪,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创新。

首先,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思想方法要有更广泛的关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核心在于“新”,而真正与时代发展、实践要求和社会发展规律相吻合的“新”,必须以科学思想方法为指导。从这样的意义上说,科学发展观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所有启迪中,最重要的是体现于其中认识和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一是从世界大局、时代进步、社会发展趋势上看问题的方法,按照这样的方法,审视什么、观察什么,怎么审视、怎么观察,依据的是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大局观和成败得失观;观察、判断国际国内形势,审视、瞻望实践发展大局,都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和大趋势。二是从全局性、整体性的运动、发展变化和与时俱进的实践进程中看问题的方法,按照这样的方法,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看的是发展,察的是变化,跟踪的是进步,追寻的是创新;它着眼于改革开放进程的实践观和经验教训观,要求防范和避免的倾向是顾此失彼、以偏概全,着眼于物、忽略于人,只顾当前、不计长久。三是从发展共性与国情特点结合、登高望远与立足现实的结合上认识、判断社会发展的方法,按照这样的方法,实践发展、形势变化和事物运动进程的任何方面与环节,都被置于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国现实国情的统一进程中来瞻望,既要注重事物发展的大趋势,看重时代大潮的潮头所在;又要立足国情,忠于实践,冷静判断现实发展的实际所需。这几方面的方法不尽全面,但其包含的基本内蕴却十分清晰,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推进这一过程的逐步深入,前提性条件是必须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科学方法有更广泛的关注,通过思想方法的创新,实现思想理论的创新。

其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认识结论要有更深入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了一系列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认识、判断与结论。而对待这些认识、判断与结论,实际上有两种态度:一是面对新的判断与结论,既不关注产生这些判断、结论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依据,也不注重这些判断、结论的深入与拓展,就判断、结论分析、认识和把握判断、结论;二是把新的判断与结论置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意义上来理解,学习、掌握形成这些判断、结论的思想方法,并运用于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中,促进这些判断、结论有新的深入与扩展。从实际情况看,后一种态度是可取的,但前一种态度在实际的工作中又确实占到了一定的比重,这样的状况如果不能改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就会受到影响。于此而言,我们可以对这样两方面问题作一些深入的思考:一方面,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前我们长时期故步自封、束缚重重,结果造成了实践中的因循守旧,发展缓慢?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人们可以首先从思想僵化上找答案,但再深一个层次看问题就不难发现,在改革开放之前,其实我们也形成了不少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和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认识、新判断和新结论,比如关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方法,党的“八大”关于实现工作中心转移的判断,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正确处理的“十大关系”等。这些判断与结论,即便今天看来,依然能感悟到其中蕴涵着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的创新精神。只是问题在于,这些新的判断与结论,在其后的认识与实践中总体上受到了就结论而结论的对待,没有能够促进它们的深入与拓展,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其发展创新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凡有新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创新,就总会程度不同地在不同的人群那里出现不同的看法;在面对某些前瞻性预测与判断时,人们也会有接受程度上的不同和实际行动上的差异;一些地方、部门和人群,习惯于对创新理论的抵触躲闪,总是被动地跟在发展创新后面。毫无疑问,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除却人们的认识一般表现为某种过程的因素外,首先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成果的认识、判断与结论,就结论而结论的对待方式,构成为思想保守、被动思维和憷于发展创新的重要原因。

最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创新的实践进程要有更持续的推进。这就是说,时代的进步与实践的发展,是不间断的过程,理论创新要反映实践发展和时代变化的这种过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把自身分析、研究问题的视野以及相应形成的新的认识,置于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之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创新也不能例外,必须在新的形势和新的环境中不断实现新的发展。认真研析科学发展观分析、审视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可以看出,包括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判断与结论,是继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助力和引擎,而不是束缚新的认识与判断的框框,它从来没有为自己发展创新的疆域划定任何界限,没有把理论的发展视为某种一次性的行为,而是不间断地分析、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并用发展创新的新认识对这些问题作出科学回答。而社会实践中容易出现的情况往往是,当我们结合新的发展与新的实践得出观察、思考问题的一些新的认识时,影响新的问题形成、发展的因素和条件又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这种不间断的变化决定着必须有不间断的思考和不间断的创新。由此不难看出,实际生活中一些同志之所以对新的认识、新的判断缺乏意识与勇气,或者曾经并不缺乏这种意识与勇气,但又总是在需要或者继续需要创造性思维的时候与发展创新挥手揖别,原因就在于他们实际上把理论的创新与发展,看作是某种一次性的过程了。就当代中国社会实践而言,30多年的改革发展在理论形态和实践意义上的创新与发展,堪与人类社会任何一次历史性变革中实现的创造活动相媲美,但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越不满足于已有的发展,就越能够始终保持不间断的创造精神与创造活力,不断朝着更为广阔、更为深远的范围内延伸自己的创新视角,才显得尤为可贵。所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必须通过不断开阔新视野,不断扩展新境界,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注释:

①②③⑤《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页。

④冷溶、汪作玲主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6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9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3页。

标签:;  ;  ;  ;  ;  ;  ;  ;  ;  

科学发展观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与创新的重大启示_科学发展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