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本科学员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心理规律及教育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军校论文,学员论文,对策论文,规律论文,本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军队院校历来高度重视,并有着光荣的传统,人力、精力、物力的投入不少。然而,从各个渠道反馈的信息看,投入与效益有着相当距离还是客观存在的。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但从我们自身来说,缺乏科学的方法指导,不能很好地根据学员不同学习阶段的思想心理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致使教育内容、方式与学员的思想需求和心进渴求相“错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一、不同学习阶段学员的思想心理特点和规律
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从入校到毕业,军校学员本科四年的思想和心理发展大致遵循以下的规律:
(一)第一学年是学员的“表现自我期”
这个时期学员普遍存在的思想心理特点是自我表现欲望、自我中心意识很强,在人际交往中十分谨慎,小心翼翼地掩饰着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能够考入军校本科的学员入校前都是出类拔萃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宠爱的佼佼人物。在他们以往的历史中,都是处在人际交往的中心,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和自我中心意识,对于自己能考入军队院校的高等学府,充满了自满和自信。笔者曾对某军校新生入学时的心情进行过一项调查,绝大多数新学员都在这一项中写上了“骄傲、自豪和兴奋”的字样。入校第一天开始,他们就立志成才,并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对99级新生的一项调查资料显示:有40%的学员希望自己能当将军,40%的学员希望成为工程师,20%的学员希望能成为学者。有的学员入学后就为自己设计了一条“本科——硕士——博士”的道路。入校后,他们情绪高昂,工作积极,加上新环境和新规章对他们有一种新鲜感和吸引力。所以,队干部普遍反映带新生虽然辛苦,但管理和控制比较容易。
但在这种“易控”的可喜局面之下,有三个隐患:
一是独生子女多的现象。资料显示,军校本科学员中独生子女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以某军校为例:97级独生子女为36.4%, 98 级为47.5%,99级超过了50%,有的学员队甚至高达80%。独生子女的性格特征与多兄妹家庭出身的同学有不同。
二是人人都想争第一的问题。新学员工作积极,处处展现自己的优点,迫切希望尽快和队干部熟悉,这本是好事。问题是他们这种表现的潜在心理是想继续保持往日的优越和地位,在新的集体中继续保持人际中心的优势和成为老师瞩目的人物,充当第一的角色。但在强手如林的竞争者面前,这就严重地脱离现实,脱离实际。如果不能适时调整,极易产生失败感、失落感。
三是报考军校并非本人真实“志愿”问题。笔者对某军校97 级、 98级、99级三个年级的新生报考志愿摸底调查表明:每年有半数以上的新学员报考该校并非出于事业或名牌的吸引,而是其他的原因,而且每年这类学员的人数比例在上升。97级这类学员人数占55.1%,99级占了62.8%,这些学员的情况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估分失误,他们心目中的名牌是北大、清华等,但估分时太保守,分数公布后才知自己已上北大、清华线,对自己高分而未入名牌学校,心存不甘,十分后悔。第二种是父母之命。现在军校对年轻人并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对家长来说,军校仍是一个锻炼人的好地方,年轻人既无择校经验,也就不愿违抗父母意愿。第三种是迫于家庭经济压力不得已而来的。这种情况农村学员为多。报考志愿非理性思考产生的最大问题,一是对军校严格管理没有精神准备,二是遇到挫折就易后悔。
第一学期结束后,寒假回家,由于对往日朋友的思恋,也由于急于了解外校的情况,这个假期几乎所有新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科目就是串门,与考入地方大学的同学交谈。据我们对返校新生调查了解,许多新生反映,与地方大学的同学交谈,军校学员没有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作为谈资,因而普遍感到自己不如他们有长进。至于军事素质,有的地方大学比我们并不差,他们也有一个月的军训时间,这一对比,激起了报考军校并非“志愿”的一部分学员的悔意。所以,第二学期开学与第一学期入校时相比,许多同学的心情有了悄悄的变化,兴奋、激动减少了。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就是他们仍然幻想争“中心”。虽然第一学期的成绩公布下来有前有后,学员骨干也有大有小,但许多学员并不甘心落后,所以许多队干部反映第二学期学员之间心理的竞争更激烈,各项工作热情更高,每个人都显得更加乖巧听话。
(二)第二学年是学员的“心理疾病多发期”,或可称为“大二现象”,是学员管理的“雷区”
经过一年的拼搏,竞争终于有了分晓,新集体的排列组合已见端倪。绝大多数人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于是第二学期期末开始,绝大多数学员的热情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打击,自我意识萎缩,自信心开始下降。尤其是成绩排名在后50%的那部分,失落感、挫折感更强,心理严重失衡,并自我怀疑。
由于自信心不足,自我怀疑,对于自己的能力他们往往会转而向外界去求证。所以,第三学期学员普遍关注并十分重视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外界对他评价高,他会得到鼓励,从而打消自我怀疑,外界对他评价不高,他会因外界与内在的自我怀疑相一致而更加自我否定。总之,第三学期学员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的十分脆弱,任何的批评对他们来说都十分敏感。尤其是那部分心理素质不强,对考入军校心存后悔而又在第一学年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学员情况会更加突出,他们的行为方式有可能变得乖戾。心理学上叫做偏执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妒忌,对别人获得的成就和荣誉感到紧张不安,想方设法贬低别人。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适时的调适,发展下去就是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这时如果再有新的刺激源,他们就很有可能出现极端表现。
从学习的角度来说,第二学年是学员学习压力最大的一年。一是课程多,二是英语过四级考试。根据教学管理,大一、大二阶段要学完所有基础课程,大一阶段,考虑到学员对大学教育方法有一个不太适应问题,所以相对来说,课程安排尚可承受,但到了大二阶段所安排的课程就是四年学习中最多的了。据我们所知,许多军校都将学员英语四级的优秀率,通过率作为本校学员英语水平高低的衡量器,有的学校为了追求通过率,还在全校学员队中开展了评比排队。于是,学员队把抓四级考试作为了第四学期的中心工作,有的学员队为了过四级,争先进、保名次、制定了许多“土政策”,如规定每天要记多少英语单词,完不成任务就要受罚,有的还规定这一学期学员不得看文学等课外书籍。由于工作“孤军深入”,生活单调,学员大脑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休息,学员的精神压力加大。
所以,第四学期学员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倦学的情绪。某军校心理咨询机构接受的案例分析,二年二期的学员来谈学习问题的最多,他们普遍的反映是学习缺乏动力,心情空虚。
(三)第三学年是学员“学习和恋爱的高峰期”
第三学年学员英语四级考试的精神警报解除了,基础课程学完了。课程压力相对大大减轻。另外,学员也有了“老大”意识,对管理也已习惯,思想已经走向成熟,所以,这一阶段学员心理放松,人际关系也较为和谐,全面成长意识增强。从调查资料显示,这一时期,学员对专业之外的人文社科知识的需求明显上升,并愿意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一方面,他们对社会科学类教员的评价提高,另一方面,对社科书籍的借阅和对社科知识讲座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时学员个性得到发展,并常有学术成果出现。谈恋爱者也在隐蔽地进行之中。
(四)第四学年是学员的“个人设计”期。这一阶段学员普遍思考的问题是就业问题
由于毕业的日益临近,学员普遍感到在大学所剩时间不多了。大学毕业后怎么办,每个学员都开始了“自我设计”。一部分学员选择了考研之路,另一部分学员选择了分配之路。对于选择考研的学员来说,目标已经十分明确,“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专读考研书。”但对于选择分配的学员来说,思想可就要复杂多了。据队干部反映,这一时期学员的思想最“活跃”,一个方面,他们担心分配不好,因而找关系,到处活动,另一方面他们期盼毕业的同时,思想上也有一个很大的包袱,就是担心自己所学知识不能适应以后的工作。当问及“当前你最感困惑的问题是什么”时,毕业学员的答卷很有普遍性,如:“当前想得最多的是前途问题,对自己的未来比较困惑,”“非常关心自己学到的知识能否作为自己将来谋生或创业的工具”,“不知道仅凭现在学的课本知识能否应付以后的工作”,“对自己将来的生存能力感到怀疑”等等。所以,在这个阶段,学员十分渴望接触社会,接触部队。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这个阶段学员除了关心就业以外,又产生了一个人际关系问题。
根据我们的一项心理测验分析发现,人际关系问题是军校本科学员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各个年级都有,但表现较为突出的是二年级和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统计结果与我们的定性分析结果相一致。经过一年的激烈竞争后,到二年级阶段学员能力高低在新集体中出现了新的排列组合,这必然会对不少学员造成较大的心理震荡,妒忌、小集团、小宗派在这个阶段悄悄出现,从而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四年级最后一个学期的学员则属于另一种情况,由于考研结果揭晓、毕业分配的竞争加剧,原本已相对稳定并达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新的冲击,又再次成为问题,有的甚至爆发激烈的冲突,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二、管理教育对策
摸清了学员思想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我们的教育和管理就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一)一年级多保护,多引导。对学员重点加强热爱学校和军队宗旨性质的教育
“保护”就是保护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对于他们的“自我表现”不要打击,更不能讽刺。
“引导”就是要引导学员进行正确地自我定位,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同时,多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让他们感到在这个强强组合的集体中每一个人(包括自己)都会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所谓你有你的本领,我有我的绝招。这样他们对人能力的评价就不会单单盯住考试成绩这一项标准了,每个人对自己前途都充满信心,新的集体也就会因为这种奋发向上的氛围而培养出一种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全新的竞争机制。
针对学员报考军校志愿选择的复杂性和一年级是学员从老百姓向军人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样一个特点,在新生入校之后的学校教育就应该把重点放在两个方面,一是热爱学校教育;二是军队的宗旨性质教育。要通过传播学校的光荣历史、知名成果、优良传统和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学员中树立学校形象,学校观念,以学校为荣,以成为军校的一员而倍感自豪和骄傲。通过这种教育坚定学员报考志愿的选择。时刻牢记军队的宗旨性质,对一个军人来说既是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一个年青学生由老百姓向军人转变首先是从了解人民军队的宗旨性质开始的。所以新生入学入伍的第一课,乃至整个一年级阶段都要牢牢抓住这个教育主题不放松。
(二)二年级多鼓励、多关心,对学员重点加强心理教育
前面分析说过,二年级是学员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十分严重的时期,学员队干部和教员要主动关心学员,尤其是那些在新集体中有失落感和挫折感的学员。如果这个时期他们有某些乖戾的表现和举动,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而不应简单的试图用“管”“卡”“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对每一个学员都要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责备。从教育的内容看,应该重点加强心理学知识的教育。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让学员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加自我调适能力和对军营生活的心理适应能力,达到自觉维护心理健康,自觉保持青春期心理卫生的目的。
(三)三年级多给一些自由空间,对学员重点加强素质和能力的教育
三年级是学员学习的高峰期,这时学员专业基础已经奠定,心理放松,全面成长意识增长,而且对军校的管理模式也已适应。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多给学员一些自由的空间,加紧对学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应该多开设一些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与启发创新思维的人文课程,如哲学、科学方法论等。应该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哲学似乎受到了冷落,没有人看到它的作用。但事实上,哲学与创新是密不可分的。深刻的哲学思想是出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关于这一点,恩格斯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他说:“一个民族要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最主要的功能是培养学员的一种复合性、发散性思维,这种复合性、发散性思维就是创新、突破和超越的开始。所以,在大三阶段,增开人文社科知识,加强学员的人文修养是有科学道理的。
(四)四年级多要求,对学员重点加强军人道德教育
四年级对学员来说是人生的转折时期,这时学员普遍思考个人的“前途命运”。在这一阶段,人性的弱点——自私性和利己性会自觉不自觉地爬上每一个学员心头,这不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毕业分配是一项严峻的挑战,对学员自己四年中业已树立起来的军人道德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所以,在这个时期,是学员的内心最矛盾和最感困惑、彷徨的时期,心中充满了自我斗争,斗争的天平一边是“军人道德”,另一边是“自我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必须围绕一个目标进行,那就是加足“军人道德”的法码和份量,除此之外,要多要求,严格按军人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去约束每一个学员的行为,让他在行为上自觉养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军人习惯。这种严格的教育和管理,必然产生两个积极的效果,一方面保证每一个学员的毕业分配都能按照组织的既定目标去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每一个毕业学员战胜自我,实现人格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