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若干断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断想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大凡能够称得上是哲学家的人,都崇尚一种哲学的批判精神。有人认为,批判的精神,即是哲学的精神,这话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确有一些道理。哲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哲学体系与学派的相互竞争与相互取代,都有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与不同的时代精神作底蕴,因为哲学在本质上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但任何哲学的产生都不是从零出发,都是对先前哲学的批判与扬弃。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的高度,对前人的哲学进行分析、批判、扬弃,这通常是哲学思维发展与哲学超越的主要形式。遗憾的是,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们,哲学的批判精神,好像是他们手里拿着的一只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哲学家们常常制造出一种悖论,即对前人与他人的哲学不乏批判与怀疑精神,对待自己的哲学则不容怀疑与批判,认为前人与他人的哲学的真理都是相对的,而自己的哲学的真理性则是绝对的。在哲学发展史上,黑格尔便是陷入这种悖论的典型代表。黑格尔这位辩证法的大师,当他对待前人与他人的哲学时,他确实很辩证、很冷静,不盲从,认为他们都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环节,但在对待自己的哲学体系时,则既不冷静,也不辩证,相反的却极端的绝对盲目,甚至于有些狂妄。认为他的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顶峰。哲学发展史上的这种悖论现象虽然并没有阻挡住哲学的总体发展,恰恰相反,哲学正是在这不绝于耳的“顶峰论”的声中,即在哲学家们走不出的怪圈与悖论的现象中攀登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上述这种形而上学的“顶峰论”的思维,虽然不能也没有阻挡住哲学的总体发展,却堵死了哲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哲学学派进一步发展的通道。哲学发展史上的许多哲学之树,为何鲜有,甚至没有是常青的?值得我们深思。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像黑格尔那样,封闭保守的体系,闷死了有生命力的辩证方法,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长期以来,我们也或多或少抱有一种黑格尔心态,或存在着一种黑格尔现象。过分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绝对化、神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通常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诠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争鸣大多表现为引经据典式的语录仗,在许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潜意识中,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似乎就是发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有的思想。而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在过去尤其是最近的20年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的来说成绩不够显著。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我们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虽有几百种之多,但不仅在体系上大同小异,缺乏个性与特色,而且在内容上较之于苏联在60、7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并没有明显的差别,更不用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少新的内容。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在本质上即是一种浸透着批判精神与开放精神的哲学,因为人类实践的本性与使命就是使现存的世界不断地革命化。然而,哲学的批判精神,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不是一只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而是一种普照的光,既照别人,也照自己。也就是说,既以批判的眼光审视其它的哲学,辩证地对待其它的哲学,也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辩证地看待自己的哲学。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的本质区别之一。马克思本人一再声明,他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恩格斯也曾明确强调,唯物主义要根据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断改变自己的形式。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应当倾听时代精神的呼唤,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任何哲学都不能将自己绝对化、神圣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一样。哲学绝对化、神圣化的必然结果是走向封闭,而封闭的结果必然是使哲学之树缺乏源源不断的养料而枯萎,这是哲学存在与发展的规律。任何哲学的存在和发展都不能抗拒这一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能。哲学是需要信仰的,一个自己都不相信的哲学,是很难想象能够讲出来,并教人去相信,但哲学不是宗教,它更多的是需要清醒的理智,这是哲学的品格。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本性决定了它不需要将它神圣化,神圣化只能为它的存在与发展帮倒忙,它需要的是人们不断地为它提供新的养料,以保持它的哲学之树常青不衰。
二
最近几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有一种倾向逐渐得到发展,这就是提倡淡化体系意识,强化问题意识。这种倾向的发展,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定的必然性。它是针对我们过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重宏观上的体系建构,轻微观上的问题的研究,重经典文本的诠释,轻实践的发展而发的。不可否认,在最近的10年中,伴随着这种体系意识的淡化与问题意识的强化,我们在诸如发展问题、文化问题、价值问题、人的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上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我认为,对所谓体系意识的淡化与问题意识的强化的倡导与强调不可过了头,不能推向极端,任何事情一旦极端就会犯片面性错误。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将研究的视线老是投向经典著作的文本诠释上,应当关注新事物,研究新问题。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关注实践既是这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动力与源泉。但问题是,我们不能因为关注实践的重要性,而可以淡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不能认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研究毫无意义与价值。任何哲学都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系统,因而有一个结构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否就是长期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的体系?即使退一步来说,假定我们过去建构的哲学原理教材体系是科学与合理的,那也有一个如何使之现代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的科学与否,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规律及原理的理解与阐发。例如,如果我们不是按照传统的思路去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而是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去建构马克思主义体系,那么就会对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范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作出新的理解与阐述。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人充其量是生产力中的一个要素,即物质力量中的一个构成部分,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地位失落了。而按照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去理解生产力,生产力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沉淀与结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作为生产力的主体地位便会凸现出来。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关系被理解成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关系,而在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中,生产关系不仅是一种关系结构,同时也是人们实现自主活动的形式。在传统的哲学教科书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仅仅被理解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似乎是社会结构的自我运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似乎是自发适应生产力的要求。如果循着马克思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思路,人们就会看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展开的,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实质上是实践活动与交往活动的发展的结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本质上即是人们的本质力量与自主活动方式的矛盾,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人们之所以以极大的热情去变革生产关系,努力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自己自主的活动的方式,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以此一斑,可见全貌。
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体系中,为何没有主体、客体概念?为何排斥了人的价值问题?为何批判人道主义?我同意这样的看法,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忽略了“人”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天大的冤枉,但说我们过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忽视了人确实是真实的,至少是部分真实的。不错,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讲到过人,但他的重心是社会结构的自我运动,它充其量只涉及到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在谈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强调的是社会对人的制约性。而人作为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规律及其运动的主体地位确实是丧失了。上述种种情况,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人们的忽略与疏漏,它其实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内在逻辑运动的必然。
笔者认为,不要将体系的探讨与问题的研究绝对地对立起来,事实上,如果我们冷静地想一想,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于主客体问题的研究,发展问题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研究,人的问题的研究,其实都直接与间接地源于对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及其逻辑系统的研究与探讨。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经过近年来的探讨与争鸣,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我们也应看到,探索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体系的工作还只是开了一个头,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三
哲学要把握时代精神的脉搏,就必须反映时代的实践内容和特点,要随着时代的实践的变化与发展,改变自己的表现形态,建构起适合自己时代实践发展的当代形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化,这应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对这个当代形态应如何理解,有人认为:“当代实践和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改变了当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背景和基础。”(注:《哲学动态》1999年第7期, 第9页。)这样的断言是否有些绝对化?20 世纪人类实践与科学的发展确实不是马克思所生活的19世纪所可以比拟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本身即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与大工业的产物,只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所提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没有消除,它就仍然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基本背景与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即是一种“新唯物主义”,当然这种新唯物主义也需要不断地丰富与拓展,但这种丰富与拓展是与继承相统一的,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新形态理解成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哲学的根本超越。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变成是一种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赞成这样的看法,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系统的内容与根据出发。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前提是要首先弄清楚它的内在根据,尤其是它的根本性的内在根据是什么?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实践性和人道性等基本规定性应当是我们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内在根据。”(注:《哲学动态》1999年第7期,第9页。)不可否认上述所讲的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实践性、人道性等等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系统的内存联系,上述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并不是平行与并列的,有的是根本性的或基石性的,有的则是派生的或由它的基石性根据生发而成的。不管持上述观点的同志承不承认,它确有试图调和或折衷近年来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争鸣之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一再声称,他们的唯物主义哲学是一种“新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那么它新在何处,现代在何方呢?新就新在它所强调的实践性上。对“事物、现实、对象”,不是诉诸一种纯客体的与直观的理解或纯主体的直观的理解,而是诉诸一种感性实践的理解,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秘密所在,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之所在。唯物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特点,但他们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据以相互区别的特点。所以它们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根本性的特点。在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哲学中,实践是理解“事物、现实、对象”的根本性思维方式,是逻辑建构与思维辐射的轴心,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使命。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中,实践性犹如一种“普照的光”,正是由于这种“普照的光”的辐射或照耀,才使得物质性、辩证性、历史性、人道性等放射出在一切旧哲学中所不具有的新的光芒。
四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个如何正确把握与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与内在的学术价值性的关系。因为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历史曾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教训。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性的理解犯有片面性的错误,不仅如此,甚至将这种片面性发展到极端,从而导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庸俗化。这种片面性与庸俗化通常表现在:极端地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常常被某些人用来作为进行政治辩护的工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基本原理通常被人们用来作为对具体的方针、政策与政治运动进行注解与辩护的理论根据,片面甚至错误地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使它变成一些人手中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棍子。似乎马克思主义哲学除了它的意识形态价值之外,再没有别的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除了政治功能与阶级斗争功能之外,再没有别的功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价值与功能的这种片面和庸俗化的理解,极大地损害了它的声誉,弱化了它对人们的兴趣或吸引力,阻遏了人们对它的科学价值与学术价值的探讨与挖掘,也隔断了它与当代其它哲学进行交流的通道。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它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革命,它不仅以扬弃的形式,继承了先前哲学发展的优秀遗产,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无疑不能忽视它的学术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它包含着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把握,它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意识形态价值并不是它的唯一价值。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也出现了一种值得人们注意的思潮与倾向,即淡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形态的价值的思潮与倾向。不可否认,近年来理论界出现的这种淡化意识形态的倾向,是与我们过去片面强调意识形态价值的思潮相联系的,在某种意义上,前者是对后者的一种矫正。但在今天的情况下,即在意识形态观念在许多人的意识中已相当稀少,甚至接近净化的情况下,再继续强化这种“淡化”意识,着实有些让人担心。我希望,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价值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多一份哲学所应有的清醒与冷静,不要老是在一种片面、或一种极端与另一种极端的怪圈之间跳来跳去,而应该实事求是的地对待它,进行适度与合理地把握。
我认为,过分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价值是错误的,而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价值无疑也是错误的。哲学作为一种思想上层建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与价值,这是一个确定无疑的事实。尽管在哲学发展史上,许多哲学家都避讳哲学的意识形态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实际上他们的哲学真的超然于意识形态之外。任何哲学都具有意识形态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一样。如果说,在哲学的意识形态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在于它不像其它哲学那样,要么羞羞答答,要么自欺或欺人,而是理直气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公然声明自己是一种无产阶级的哲学。马克思曾理直气壮地声明:“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并明确地把实践唯物主义者叫做共产主义者,也即是说,新唯物主义哲学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的共产主义哲学。(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8页。)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忽视它的学术价值是错误的,提倡重视它的内在学术价值是对的,但需要时时提醒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仅仅是书斋里的学问,它首先是无产阶级与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离开了无产阶级与“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的共产主义运动实践这块土壤,让它在狭小的学术象牙塔空间中生长,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树,必然枯死无疑。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应防止与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作单纯的论证工具与辩护性工具的庸俗化作法,但不能因此而一概地否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工具性功能,在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的问题上,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一些话或许值得我们深思:“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15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 页。)哲学的发展不能以自身的完善为根本目标,也不能以单纯的描述与解释世界为自己的最终使命,它应成为人们“改变世界”,使现存世界不断革命化的“精神武器”。任何哲学,尤其是“以改变世界”为最终使命的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如果不能成为或没有被人们当作“改变世界”的精神武器,就不会有价值,至少,其价值是有限的。
五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关注时代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与内在精神,对时代的实践进行总结、概括与抽象,这应是一条唯一的途径。然而,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的理解,还是对新的实践的理解,决不可能会是一致的。同一座高山,人们还会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与印象,何况对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变化莫测的人的实践呢?由于人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思考的视角不同;各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实践的理解与把握也自然不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与内在精神作为出发点,这无疑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时代的实践可以有不同的把握与概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决不是某些人的专利,谁也无权垄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阐释,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没有,其他人也不可能授予某些人具有这种垄断权力。在真理面前应人人平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面前也应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自己的理解,至于这种理解的正确与否,其裁判者不应是权威,而是实践。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只能力求接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而不能完全地达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我们每个人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实并非原本,而是副本,是我注六经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与学术的发展应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何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科学与学术上可以允许不同学派的存在和竞争,为何唯独在如何理解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上不允许学派之间的竞争呢?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逻辑。
不要把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个性化的观点视作是洪水猛兽,也不要津津乐道于一个统一的声音。一种最美的花朵无法打扮出妩媚的春天,一种最好听的声音汇不成交响乐,相反,它会给人产生单调与噪音的感觉。只有百花齐放才显出春天的美丽,百家争鸣才给人以交响乐的感觉。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千百万人的事业,需要千百万人的努力与智慧,而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在哲学这个最需要智慧的领域里搞“计划经济”是行不通的。搞垄断也是行不通的,它需要学派化的相互竞争,并通过竞争增强其活力。不可否认,在多学派竞争的旋律中,也会偶尔出现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不谐音符,在春天的花园里也会长出几株毒草,但我们应坚信人类的历史实践是有鉴别力的。
标签: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哲学论文;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