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与要求不断提升,加强施工质量监管是贯穿于新时期工程建设的一条主线。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建筑主体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其施工技术应用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1 混凝土浇筑技术概念及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
混凝土浇筑技术指的是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水泥、砂石、水、加固型的拌合料共同搅拌制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将其应用于大模板现浇结构、薄壳结构、使用升板、滑模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中,以不断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包覆的钢筋可承受拉力较强,且其外部包裹的混凝土层也能有效分担钢筋承受的压力,从而使得混凝土具有质硬、耐久、防火性能良好等优势,将其应用于建筑施工中,不仅能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还能降低整体施工成本,因此,其现已成为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施工技术之一。
2 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混合料配比及选择技术要点分析
2.1 选择水泥的技术要点
目前比较常用的水泥主要包括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类以及矿渣等类型。在进行水泥类型的选择时,应在保证其强度等级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选择较大富裕系数且用水量较少的型号。普通水泥在标准稠度条件下的需水量一般在21%~27%左右,在强度等级相同的基础上,施工单位可以适当选择需水量在21%左右的水泥型号。当需要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应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而当需要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则应选择R型硅酸盐等型号的水泥类型。
2.2 选择矿物细掺料的技术要点
在选择矿物质细掺料时,应选择具有较好水化活性的掺料以降低水泥的用量,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同时应选择需水量比较小的细掺料,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另外还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不同而选择相应的细掺料,例如当混凝土等级在C60以下时,应选择II级粉煤灰等作为掺料;而在C60到C80的混凝土中则应掺入磨细矿渣等细掺料。
2.3 选择集料的技术要点
在选择集料时,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来选择粗细集料的粒径。在强度等级比较高的混凝土中应选择粒径在19~25mm左右的粗集料,在普通液态混凝土的碎石粒径则应控制在25~31.5mm之间。当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需要通过泵送方式输送混凝土时,则应将集料粒径控制在泵管直径1/3左右。河砂以及人工砂等是比较常用的细集料,在选择时应合理控制其级配。
3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策略
3.1 检查与准备材料
通常来讲,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将关系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在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务必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查与准备工作,务必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核验。譬如沙石、水泥等材料的核验工作,需要根据材料的具体类别、等级、合格情况、性能以及生产日期等情况有所了解。其中在材料的检验过程中,运用抽样检查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安全地检查待检材料,满足建筑施工的具体要求。此外,施工人员在明确建筑材料的规格与品种外,应对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核对工作,以确保材料的数量、类别与设计图纸的要求相符,以此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质量。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的规格具有严格的要求,规格较大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规格较小又难以满足建筑的整体强度的要求。所以,核验混凝土规格是混凝土浇筑工作的基础,是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制作混凝土过程
在混凝土检车工作完毕后,施工人员需要明确具体的施工需求,并展开相应的混凝土配制工作。其中制作混凝土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与相关的国家标准,对混凝土所需的水泥、外加剂、水以及沙石的数量进行控制,并掌握好各种添加材料的顺序,以防止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在搅拌与配置混凝土中,施工人员应采用科学合理的举措,控制搅拌时间,并在配制后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工作。其中,粉煤与沙石质量、成分组成、搅拌均匀程度以及材料比例等都是成品检验的主要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检验的实际误差小于6%。如果超过6%,施工人员则需要对混凝土成品进行重新调整,或加入沙石、或水泥,以此缩减误差率,为后续的施工作业奠定基础。
3.3 混凝土浇筑过程
混凝土浇筑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要求较高。施工人员需要对整体建筑结构与功能特征进行分析,以此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需求。浇筑技术主要分为全面分层、余面分层及分段分层等。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特点,选择相应的浇筑技术。以厂房为例,由于厂房空间辽阔,规模庞大,在实际施工中,应采用余面分层技术,施工人员根据混凝土浇筑原则,自下而上地进行浇筑,等到下方浇筑部分凝固后,再对厂房的上方进行浇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当施工环境潮湿阴冷时,施工人员需要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水分浸透施工材料,使施工材料发生变质。此外,还应对混凝土材料中的水分进行核验,如果混凝土材料含水量超标,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材料进行及时调整,以此确保建筑工程如期完成。在钢筋的选用层面,施工人员则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大小,挑选合适的钢筋。以此规避钢筋浪费的现象。而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当中,伴随着楼体高度的增加,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要求便愈加严格,需要施工人员选用重量和体积较大的钢筋材料。
3.4 混凝土振捣施工
在浇筑混凝土后,施工单位要及时开展有效振捣施工,相应的施工技术要点如下:首先,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期间,施工单位要灵活地选择插入式振捣器,并采取垂直振捣施工方式,确保混凝土振捣之后的表面保持良好平整度与坚实性。如果采取斜向振捣方式,那么混凝土表层与振捣棒之间的夹角适宜控制在40°~50°,同时要确保振捣点位设置的全面性与均匀性,避免出现漏振问题。其次,施工单位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中钢筋与模板设置的实际情况,如结合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实际情况等,科学地确定振捣设备的移动间距,避免因为过大移动间距而影响混凝土振捣施工质量。比如,在遇到轻骨料类型的混凝土时,为了确保振捣施工质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要控制在有效振捣半径的1/2范围之内。最后,在振捣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以表层混凝土不再下沉或不在冒泡为主,力求全面确保振捣施工的质量。
3.5 混凝土养护施工
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是进一步确保浇筑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施工技术,可以分成自然养护、洒水养护等多种施工技术类型,具体需要结合实际的环境特征等进行合理选择。比如,针对自然养护而言,施工单位要确保养护温湿度设置的适宜性,尽量遵从自然的气候变化特性。而洒水养护则是在外界环境中的气温超过25℃之后,要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之后的6h内开展,尤其是干硬性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要立刻开展养护施工。此外,一般类型的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一般适宜控制在7d左右时间,而如果对抗渗性能等具有较高要求的混凝土,相应的养护时长一般不得少于14d。
结束语
施工单位在施工项目中应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时,应充分了解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特点和施工要求,并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工艺流程进行混凝土材料配比,加强各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提高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要不断总结混凝土浇筑施工经验,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和提高混凝土浇筑技术,全面提高施工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牛会兵.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9):43.
[2]张一龙.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江西建材,2019(6):185-186.
论文作者:查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材料论文; 水泥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技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