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激发兴趣;小组教学;微课视频
初中地理的基础教学内容旨在强化学生关于生活环境、气候等方面地理知识的了解,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基础知识内容。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能力,让学生掌握更为丰富的初中地理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见解。学生能够从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上掌握更多的地理生活常识,夯实自身的地理知识基础,显著提高自身运用初中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一番探讨,希望对广大教师与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结合生活,激发兴趣
结合生活来开展地理教学任务是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一种基本举措,也是教师常用的课堂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据初中地理教材的基本内容并且结合实际生活来开展教学任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课堂学习效率,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关于初中地理知识的了解与记忆。初中地理的许多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并且与我们所熟悉的实际生活相关。因此,教师结合实际生活来完善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模式,有效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思维能力,进而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实践证明,结合生活开展地理知识教学任务可以成为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教授“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这一内容时,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特点来介绍亚洲各地区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以亚洲的不同地区为例向学生介绍自然环境的不同特点以及当地生物为适应复杂多变自然环境所做出的各类行为,激发学生探讨亚洲地区复杂多变自然环境这一地理话题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情况来讲解这部分地理新知识,在学生兴趣基础上完善这部分地理知识的课堂教学任务,丰富学生关于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了解和认识,构建高效亚洲自然环境地理知识的教学课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组教学,自由讨论
教师应当积极开展小组教学,鼓励学生就初中地理知识问题开展自由讨论,成功构建高效初中地理教学课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地理知识问题开展自由讨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将地理新知识进行深入融合的过程。自由讨论是学生深入理解初中地理学科知识的主要方式。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堂上的表现,通过小组教学来进一步实现构建高效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基础目标,为学生准备可以自由讨论的地理知识话题,鼓励学生通过自由讨论这一学习方式来深入理解初中地理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例如,在教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小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询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常识,并且鼓励学生在正式的地理课堂上开展自由讨论,丰富学生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地理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将学生分配为几个固定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和学习初中地理的重点知识。学生可以在地理课堂上提出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知识中的难点,并且及时与其他学生或教师开展自由讨论,掌握更多关于这一节课程的地理知识。
三、微课视频,丰富教学
在信息技术十分发达的现今教育阶段,微课视频成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丰富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样是构建初中地理高效教学课堂的基本方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依据每一节地理课程的主要内容制作短小精练的微课视频,通过微课视频主要介绍一到两个重要知识点,以保持学生通过微课视频学习地理知识内容的新鲜感,丰富地理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通过这一途径高效掌握初中地理知识,关心学生地理知识能力的发展情况。
例如,在教授“澳大利亚”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关于澳大利亚人口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微课教学视频,并将微课视频在适当的课堂时间内展示给学生,丰富关于澳大利亚地理知识的课堂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深入掌握更多关于澳大利亚人口或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丰富地理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直观地了解到关于澳大利亚的丰富地理知识,以较强学习效率完成这部分地理新知识的学习任务。
总而言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做进一步的探讨。初中每个班级的学习情况并不相同,并且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同。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符合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需求,在学生兴趣以及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初中高效地理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杜若明.谈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
[2]刘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论文作者:杨秀芝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3
标签:地理论文; 初中论文; 高效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地理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