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幽默语用原则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臻[1](2021)在《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汉语字谜是以单个汉字为谜底的谜语。字谜的谜面根据汉字音、形、义某一方面的特征,对谜底汉字的间架结构进行了生动多样的描述。针对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有多种解读,本文采用非字面语言视角来探讨字谜的语义理解机制,将字谜看作一种非字面语言形式,并将谜面的常规语义定义为字谜的字面义,解谜所需的特殊语义定义为字谜的非字面义。字谜既具有非字面语言形式的普遍特征,又在以下两点上显着区别于其他非字面语言类型。第一,字谜的非字面义分别置于谜面与谜底之中,谜面所蕴含的非字面义呈中介作用,点明了解谜的具体规则,将谜面与谜底进行桥接;谜底则是非字面义的最终载体,依据“中介”所提供的规则而形成。谜面中的非字面义“中介”是破解字谜最为关键的线索。第二,字谜的非字面义在本质上属于元语言意义,解谜者需要从元语言范畴上将整字、笔画、部件看作二维平面事物进行切分与重构,才能够顺利获取谜底。以上两点充分体现了字谜作为非字面语言的认知特殊性与复杂性。当前语言学界对字谜的探索几乎均是理论型研究,很难科学直观地表明字谜的在线加工机制;心理学界虽然有一些涉及字谜的实证研究,但几乎均是把字谜当作工具来考察顿悟现象,并未将其视为一种语言现象加以解读。因此,关于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疑问。本研究主要关注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字形字谜需要猜谜者增损离合谜面汉字的形态结构以得到谜底(如“又进村中——树”),意会字谜则是把谜面关键字词同义替换为谜底汉字的构字部件(如“所托非人——魏”)。通过比较两者在构造与理解上的异同,我们可以全面且深入地探究字谜的认知加工机制。本博士论文共有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厘清汉语字谜加工的动态进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其二是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对研究目标一的探究基于实验一至实验四。前三个实验均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其中实验一无启动条件,目的是考察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并明确字谜认知加工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二提供了字面语境与非字面语境,探讨不同语境如何制约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三提供了两种启发程度不同的原型字谜,研究原型启发效应如何推进字谜的语义通达进程;实验四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试图发现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所涉及的神经活动。结果发现,字谜加工中必须首先提取谜面高凸显的字面义,随后才能推理得出解谜所需的低凸显的非字面义。具体来看有三个阶段:(1)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面常规义解读阶段。在这一阶段,字谜类型、语境类型等因素不会对加工产生影响,所诱发的神经活动也比较相似,原因在于字谜的谜面通常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四字短语,认知个体此时仅需展开简单的直义语言加工。(2)字面义与非字面义的竞争阶段。在这一阶段,非字面语境及原型启发条件能够显着推进非字面义的通达,但字面语境可能会阻碍非字面义的通达。(3)非字面义加工阶段,即谜底非常规义获取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对谜面中非字面义“中介”的确认,以及作为非字面义“载体”的谜底的形成。结果还发现,字谜难度越高,或语境强度越低,从字面义到非字面义“中介”的言语推理过程就越困难,反映语义可预测性程度(N400成分)与语义整合难度(LPC成分)的脑电成分的波幅就越大;而一旦确定了非字面义“中介”,从“中介”到“载体”的空间推理则比较简单,认知个体往往能够顺利地从“中介”过渡到“载体”,各种影响因素几乎不会再对解谜的结果产生影响。通过对两种字谜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比较,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意会字谜的加工难度高于字形字谜,具体体现在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前者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后者,前者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后者。研究目标二的实现以研究目标一为基础。我们基于相关理论,综合了过往文献与本研究中的所有实验结果,在博士论文最后提出了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阐释了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关联与互动作用,不仅对汉语字谜这种语言现象本身进行了更为透彻的解析,而且为非字面语言认知研究与人类语言的理解机制研究提供了更为深入、全面的视角。
邱梦彦[2](2021)在《“囧”系列喜剧电影幽默台词的制笑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唐朗[3](2021)在《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生成和理解与认知紧密相关,本文从话语关联的角度对90个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建构情况和受话人的认知情况进行探究,并试图归纳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策略。通过对文献的收集、筛选、整理和分类,概述关联理论和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研究现状。对选取的90个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语料的来源、选取标准、语料特征进行说明,最后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逐一阐释。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对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进行描写、分析及探究。首先从话语的物理环境、交际者的背景知识及个人的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来建构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认知语境。其次探究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明示—推理模式。将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中映射推理和经验推理两种明示—推理类型进行细致分类和统计。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分类方式常规推理和非常规推理。分析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典型话语中交际双方显性识别和隐性推理的明示—推理过程。在话语关联描写的基础上,对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策略进行探究,尝试从改变话语认知语境、提升话语关联程度及制造话语关联差异三个方面总结归纳话语关联策略。从改变话语认知语境的角度总结出新信息排除旧信息和背景知识补足明示信息两条策略;从提升话语关联程度的角度总结出说话人增强语境效果和受话人付出额外推理努力两条策略;从制造话语关联差异的角度总结出有意造成关联差异和无意造成关联差异两条策略。最后总结全文有关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关联的结论,指出语料选择和问卷调查两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
苏娣[4](2021)在《俄汉外交委婉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各国之间进行外交活动的根本原则即保护本国的利益,因此矛盾和冲突在所难免。而外交话语是实现外交活动的重要方式和内容,为保证两国外交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注意外交话语的使用,既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礼貌得体,有礼有节。委婉语具有缓和话语尖锐性、去负面意义等效果,因此在外交话语中被广泛使用。汉语自古以来讲究“避讳”、“曲言”、“婉辞”等,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也习惯不直言,委婉语较为丰富;而俄语作为屈折语,词形变化多样,句法复杂,再加上独特的俄罗斯民族性格,使得俄汉外交委婉语在表达手段、语用机制等方面可比性较强。本论文首先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对外交委婉语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其次,选取近三年中俄外交部记者会官方发言和外交部长重要讲话,旨在从词汇、语法、修辞三个方面详细对比俄汉外交委婉语的表达手段;最后,在分析表达手段的基础上,从语用角度探究俄汉外交委婉语的异同。以俄汉对比形式研究外交委婉语,丰富了现有的研究成果,深化了人们对外交委婉语的认识,也拓宽了委婉语的研究范围,更新外交话语的研究内容;而深入了解俄汉外交委婉语背后的意义和相关机制,能够更好领会语言与政治的关系,体会语言文化、民族文化的魅力,感悟国家外交政策和立场,对外交话语的翻译和俄语文化的进一步学习很有帮助。
张佳奇[5](2021)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全面考察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中的群体话语交互状况,论证群域话语概念,尝试建构群域话语分析框架,揭示互联网时代人际交流的一些新特征,探索分析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点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探究立场建构与话语协商的句法及语用特征。全文共分八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的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概括选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梳理了网络语言研究、当代话语分析理论、互动社会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研究现状,并就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进行了交代;论述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功能语篇分析的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梳理主要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阐释本文的理论架构和研究方法;最后,对文中的语料来源及标注符号进行说明。第二章“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本章基于网络群体交流的研究对象及社会网络关系的分布情况,建立“群域”概念,并就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群域话语的生成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媒介不只是信息传递的渠道和载体,其本身的技术导航及功能设置对信息交互模式的引导和人际互动方式有重要的影响。新媒体群域中的话语交互由情景语境的触发产生,群域情景语境和话语意义之间存在一个属于话语参与者的“认知中介”,情景语境的虚拟和现实融合程度与“话语基调”中成员间的“相熟度”共变,并决定“个体化”的允准程度,决定“供用特征”的潜在语义是否被触发。虚拟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高,倾向于显示易于辨识的个人风格。现实性明显则个体化允准程度低,话语组织受现实身份的制约,更倾向遵守现实语境的交际语用规则。本章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当代话语分析理论尝试提出群域系统功能分析框架,揭示依托于技术媒介的群体话语交互情况,并提出其在语法、语用维度可探索的空间。第三章“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本章主要讨论了群域话语的基本单位“话轮”以及话语组织单位“序列”的概念界定及类型特点,并将群域话轮、序列与传统口语交际进行差异对比。本章将“群域话轮”定义为:包括多模态符号和媒介功能形式的上传一次所显示的内容。将“群域话轮”分为文本话轮、多模态话轮和界面功能话轮。结合群域交际中存在的一些独立的、可描述的普遍话语行为惯例作重点观察,将依照惯例进行组构的话语行为过程视为“序列”,并对“问答”“追补”“修补”“重复”四种主要话语行为序列进行语料观察和论述,从而探究群域话轮和序列特点。群域话轮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模态种类及模态组合的复杂表义情况;话轮呈现出不完整的会话结构;话轮很多情景中为非自然序列;在句法选择上,有明显的场景适应性。口语交际与群域交际中的话轮在性质、范畴和句法特征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传统交际和群域交际中序列的差异主要则体现在序列的“邻接性”关系方面。第四章“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本章吸收功能语篇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探究群域话语分析系统“表达层”的语篇型式,对三种主要群域话语类型的篇章进行考察和描写,并进一步概括其篇章结构的影响因素。我们立足于描写和解释篇章的生成过程,借鉴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及方法,将话语文本的考察与主体的社会行为结合起来,探索群域交际中的网络结构特征,观察话语如何参与和改变社会行为、活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群域话语模式的语篇规律。基于议程设置蕴含媒介预设的元功能的认识,本章吸收“Ge M模型”对三种群域的议程设置进行建模。这种“元认知”提供了一种语义上的衔接结构,这一“衔接结构”在群体交际中是公众在篇章层面理解、认同的基础,是语篇内部元素之间建立语义关系的参考和连贯的规则。研究表明:即时通信类群是“关系衔接”篇章,以人际为基础展开语篇的互动。信息交互类群为“话题衔接”篇章,呈现子话题分层现象。视频直播类群为“内容衔接”篇章,随着内容的推进,相应的评价话语产生,在语义层面发生篇章衔接。第五章“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着眼于不同类型群域话语系统内部,考察具体语篇中立场构建和交际互动的若干语义、语用现象。重点对新闻事件涉及的群域评价中各方立场建构、意见协商所采用的语言手段进行探讨。重点吸收互动语言学范式的相关理论对群域立场建构和人际互动问题进行探究。我们结合典型个案从动态视角对群域中互动语篇中的立场表达情况进行观察研讨,主要着眼于典型的微博新闻“评论区域”、微信朋友圈、群体互动的留言区三个重点交互场景开展研究。本章概括了群域信息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主要句法、语用策略,总结了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发布的语用规则及人际语用功能。具体来看,朋友圈中的“认同”是在复杂的线上交互中通过建构增加或强化“自我属性”的动态过程,网络平台为个人自我构建社会认同提供重要语境条件。本章由观察“否定”和“肯定”的情感立场表达策略,进一步探究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第六章“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本章基于修辞学和语用学的关联,探讨修辞伦理和语用原则的关系如何。本章就群域话语交际中的修辞伦理问题进行类型概括,并探讨相应类型的生成动因与监管的伦理对策,进一步提出与群域交际相适应的“伦理规范”,为下一步网络群域话语语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第七章“群域话语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应用”,本章从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两个方面具体探讨群域话语研究的价值。理论意义方面,主要从新媒体话语的系统构建、多模态修辞学及网络语用学理论的系统构建、“网络民族志”的理论探索三大方面讨论研究的理论意义。现实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预测和监督方法;有利于推进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的构建;有利于推进社会化网络服务的建设。第八章“结论”,总结了全文的主要结论并陈述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展望。主要结论包括:群域话语功能分析框架的提出;“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群域话轮的界定及与传统话轮的差异问题;群域语篇型式的概括;群域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问题;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在后续研究中将进一步深化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扩展语料观察的规模。进一步关注新兴话语形式和范畴的对应规律、主要语篇型式在群域中的句法功能表现,深入探究“个体化”如何在群体中“汇流”“演化”等问题。
原娟[6](2020)在《不礼貌理论视角下“吐槽”的话语策略及积极语用功能探究 ——以《吐槽大会》为例》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网络综艺作为语言信息传递载体的地位日益凸显。综艺《吐槽大会》将流行表达方式“吐槽”以喜剧脱口秀这一最佳形式呈现出来。吐槽话语本身具有的“冒犯性”使本文从不礼貌视角对吐槽进行探讨成为可能。本文以第一季到第三季《吐槽大会》吐槽话语为研究对象,以不礼貌理论和语用原则为理论基础,以视频转写记录下的文字语料为例,采用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语言角度对综艺节目嘉宾不礼貌话语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从吐槽的生成语境入手,详细梳理“吐槽”的发展脉络,综合叙述吐槽话语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中国娱乐综艺脱口秀《吐槽大会》节目语料的分析整理为基础,参照Bousfield不礼貌理论框架,结合毛延生先生的实例研究,从不礼貌话语类型和反语用原则等角度对吐槽话语进行分析;从不礼貌发出者语言使用策略、不礼貌回应者回应策略、第三方参与回应策略等角度对不礼貌框架进行内容扩充和详尽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吐槽脱口秀中的不礼貌话语的积极作用,对吐槽话语传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前提下对不良倾向加以引导规范。经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吐槽者多采用间接性不礼貌话语策略,利用间接性语言和隐含意义、间接性语言和明示意义等之间的切换以达到吐槽目的;第二,由于交际场景、交际目的、交际参与者等因素的复杂性,吐槽者在实际使用中往往会放弃遵守语用原则以达成交际目的;第三,脱口秀中的不礼貌是以特定的不礼貌效果和节目任务为驱动的,修辞策略、语体策略、副语言辅助策略是较为常见的吐槽发出策略;第四,不礼貌回应者采用拒绝执行礼貌策略、弱化否定态度策略、礼貌回应策略等进行回应,扭转尴尬处境的同时还可以表达个人态度;第五,在场第三方会与吐槽者进行简短互动,以加强、削弱、否定不礼貌攻击,达到和谐的吐槽效果;第六,吐槽话语在人际关系调节、交际内容调节、交际期待调节、情感表达,娱乐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客观看待吐槽影响可在人际交往语言的表达效果方面有所突破;第七,不礼貌理论角度进行的话语分析适用于娱乐脱口秀或情景喜剧,但其外部效度仍待观察。
郭祥[7](2020)在《当代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不同于一般的网络流行语,指的是最初孕育发酵于网络环境中,后被社会大众所认同并使用,产生出不同于其原始义、基本义或字面义的新义的词语。本文以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检索2008年至今的各大网站和论坛、大众媒体和官方平台以及既有的学术研究着作和词典,搜集到了422个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然后进行了分类归纳,描写每一类的典型词语,总结其特点。其次,借助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探究其生成机制,并将其与一般的现代汉语词语进行对比分析。再次,运用语用学理论对其语用功能和影响力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这类词(语)的应用价值和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合理的规范化建议。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分为六大类十一个小类。其中旧词(语)义变类占绝大部分,旧词(语)义变的成词方式能产性极高。词长以二字词即双音词为主。词语结构上以合成词为主,其中偏正式和动宾式居多。词义数量上以多义词为主,语义色彩上多为中性和贬义,语义领域较多涉及社会生活方面。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机制涉及到隐喻和转喻等认知规律,同音模因和义变模因等模因理论,以及现代文化的多元性、重构性和形象性等社会文化理论。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较一般词语词长更长一些,成词方式较粗俗随意,构成材料较为广泛,部分词语使用频率在短时期较高,消亡速度较快。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具有新奇独特、经济简便和幽默生动的语用特征。有时会故意破坏一些语用原则,产生一些言外之意。影响范围覆盖大众生活、现代汉语和华文教育及对外汉语教学。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在日常使用和学术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其规范化需要遵循必要性原则等,充分发挥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加大学术研究力度。满足一定条件后才能收录到规范的词典中。
刘梦婧[8](2020)在《相声艺术中的言语幽默研究 ——以郭德纲和于谦的经典对口相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相声是产生在中国的笑的艺术,幽默是相声艺术的生命,没有幽默相声毫无乐趣而言。相声由一个又一个的“包袱”串联而成,所谓的“包袱”体现在相声语言的幽默艺术上,而语言是创造幽默的主要因素。本文以郭德纲和于谦的对口相声为例,选取三十部经典对口相声,反复观摩影像材料,根据现场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整理出三百多个幽默段子形成本文研究的封闭语料库。坚持从分析到综合的研究方法,拟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研究框架。以现代汉语的语音层面、语汇层面、语法层面和语用层面四个维度为横轴,以不同层面中的不同角度为纵轴,对相声艺术中的幽默语言进行系统的语言学研究。其中,第一章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加以概述,分析了定题围绕“相声与言语幽默”的原因以及目前对于两者的研究现状等。第二章立足于语音层面,从押韵、谐音、重音、调值等角度探究语音层面在相声艺术中所体现的致笑技巧。第三章立足于语汇层面,从词语巧释、词汇歧义、词语误用、语码混用等角度探究语汇层面在相声艺术中所体现的致笑技巧。第四章立足于语法层面,从变换语序、转换结构、句法歧义和超常搭配的角度探究语法层面在相声艺术中的致笑技巧。第五章立足于语用层面,从语用原则、修辞方式、关联理论等角度探究语用层面在相声艺术中所体现的致笑技巧。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究语言不同层面的不同致笑技巧,以及对言语幽默的形成所发挥的作用和效果。通过分析相声艺术中营造的幽默现象,有助于为艺术家提供创作源泉,也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具体地掌握相声中的幽默语言,以期对欣赏喜剧艺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对实际的语言运用和语言交际也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萌[9](2020)在《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的篇章语用分析 ——以《吐槽大会》第一季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脱口秀节目在我国越来越热门,当前出现了一档以“吐槽”为节目主题的网络自制喜剧脱口秀——《吐槽大会》。这档节目将“吐槽”看作一种具有能产性的言语行为,节目嘉宾通过“吐槽”这一新兴话语表达方式对其他嘉宾进行言语攻击,以取得既定的节目效果。《吐槽大会》作为我国首档吐槽真人秀节目,节目中使用的吐槽话语除了达到吐槽目的外还产生了幽默效果,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值得我们注意与研究的。我们对《吐槽大会》节目中的话语进行分析。首先从篇章角度,以语篇的衔接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吐槽话语应用的衔接手段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手段实现话语的幽默效果,进而总结出吐槽话语的两条衔接特性:一是吐槽话语使用的哪些衔接手段成为幽默效果产生的关键因素;二是哪些衔接手段未能产生幽默效果,并进行详细分析。接着从语用的角度,分析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关联理论的相关运用对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的生成与理解所发挥的作用。在吐槽话语中,违背合作原则是为了获取话语的幽默效果,同样,对礼貌原则的应用与偏离也是为了幽默地达到吐槽目的。此时,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为相互冲突关系。在关联理论视角下,吐槽话语生成幽默效果这一现象的具体分析过程与乖讹消解理论对幽默的研究是一致的,二者为互相补充的关系。立足明示交际推理模式和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总结出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的产生-理解机制,指出话语的最大关联性与最佳关联性产生的反差是生成幽默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前面研究基础之上,分析了影响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理解的因素。《吐槽大会》第一季近乎固定的参与者设定、吐槽嘉宾的社会心理机制均是关键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出这档节目满足了受众的两大心理需要,即缓解心理压力、文化娱乐的需要和感受刺激的需要。论文最后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的不足。
张欣倩[10](2020)在《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不仅持续关注学生语言水平的发展,更重视起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通常体现在他们的言语行为之中。本文针对“异议”言语行为,结合汉语母语者语料,建立异议话语语用策略分类框架。将此框架作为基础,探讨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使用情况,从而便于师生了解学习者汉语语用能力发展现状。本文结合会话分析理论、语步分析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论,以语步为基本分析单位,制定异议话语识别标准。选取新闻专题节目《东方直播室》中的154个异议语步作为汉语母语者异议语料来源,对其进行判断和标注,建立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的分类框架。将异议话语语用策略分为缓和型和增强型两种,其中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包括部分肯定、澄清提问等九小类,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包括直接使用否定词、使用反问句等六小类。为探究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的实际使用情况,选取16名中级学习者和22名高级学习者,组织课堂讨论,获取汉语学习者真实语料。根据所制定的异议话语识别标准对语料进行识别与统计,并以所建立的异议话语语用策略分类框架为判断依据,利用YEDDA标记软件对学习者所使用的异议话语语用策略进行标记,获得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的具体使用情况。以SPSS软件的卡方统计为数据分析工具,对比探究中、高级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的使用情况。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中、高级学习者在缓和型和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上呈现出显着差异,但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学习者会更倾向于使用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所运用的语用策略种类更具多样性;第二,中、高级学习者在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方面差异较大,中级学习者对设定情境举例子的依赖性更强,高级学习者更倾向于使用主观话语表达异议,但学习者对语用移情策略的使用意识均极弱;第三,中、高级学习者在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方面一致性较强,但具体使用情况仍然存在差异,相较于高级学习者,中级学习者更依赖于使用转折类话语标记语和直接使用否定词;第四,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在具体异议语用策略的选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对汉语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和语用能力展开讨论,利用访谈调查,分析学习者异议语用策略使用特征的形成原因,结合当前语用教学现状,从教材和教师两方面对未来汉语语用教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汉语幽默语用原则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幽默语用原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字谜的界定与分类 |
1.3 研究目标与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框架 |
2 文献综述 |
2.1 汉语字谜的语义理解与建构 |
2.1.1 语法修辞视角 |
2.1.2 概念整合视角 |
2.1.3 关联理论视角 |
2.1.4 认知拓扑视角 |
2.1.5 非字面语言视角 |
2.2 汉语字谜理解的实证研究 |
2.2.1 字谜认知加工的动态进程 |
2.2.2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2.2.3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2.2.4 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与神经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手段 |
3.1 理论基础 |
3.1.1 基于“加工阶段”的非字面语言理论与创造性思维四阶段理论 |
3.1.2 基于“凸显度”的非字面语言理论 |
3.2 研究手段 |
3.2.1 眼动追踪技术 |
3.2.2 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 |
3.3 实验材料评定及汉语字谜库创建 |
3.3.1 字谜初选 |
3.3.2 字谜谜面的规约度评定(预实验a) |
3.3.3 字谜的主客观难度与合理性评定(预实验b) |
3.3.4 字谜启动语义的评定(预实验c) |
3.3.5 原型字谜与干扰字谜的主客观启发程度评定(预实验d) |
3.3.6 字谜匹配选项的评定(预实验e) |
3.4 本章小结 |
4 实验一: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义通达进程的眼动研究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实验被试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仪器 |
4.2.5 实验流程 |
4.2.6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行为数据 |
4.3.2 眼动数据 |
4.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义通达 |
4.4.1 字谜加工中语义通达的三个阶段 |
4.4.2 字谜类型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实验二: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眼动研究 |
5.1 实验目的 |
5.2 实验方法 |
5.2.1 实验设计 |
5.2.2 实验被试 |
5.2.3 实验材料 |
5.2.4 实验仪器 |
5.2.5 实验流程 |
5.2.6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行为数据 |
5.3.2 眼动数据 |
5.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语境效应 |
5.4.1 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阻碍作用 |
5.4.2 非字面语境对字谜语义通达的促进作用 |
5.4.3 字谜加工中语境效应的理论阐释与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6 实验三: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原型启发效应的眼动研究 |
6.1 实验目的 |
6.2 实验方法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被试 |
6.2.3 实验材料 |
6.2.4 实验仪器 |
6.2.5 实验流程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行为数据 |
6.3.2 眼动数据 |
6.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
6.4.1 原型启发效应对字谜语义通达的催化作用 |
6.4.2 不同原型类型的具体启发效果 |
6.4.3 字谜难度对原型启发效应的影响 |
6.4.4 对“低凸显假说”理论的反思 |
6.5 本章小结 |
7 实验四: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神经活动的ERP研究 |
7.1 实验目的 |
7.2 实验方法 |
7.2.1 实验设计 |
7.2.2 实验被试 |
7.2.3 实验材料 |
7.2.4 实验流程 |
7.2.5 脑电记录与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行为数据 |
7.3.2 脑电数据 |
7.4 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的神经活动 |
7.4.1 字谜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神经活动及本质特征 |
7.4.2 字谜类型与启动类型对字谜神经加工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汉语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特征 |
8.1 汉语字谜的一般认知特征 |
8.1.1 非字面义的二重性特征 |
8.1.2 非字面义的元语言特征 |
8.1.3 语义通达的分步加工特征 |
8.1.4 语境制约下的低凸显性特征 |
8.1.5 原型启发下的快速解码特征 |
8.2 字形字谜与意会字谜的认知神经加工比较 |
8.2.1 意会字谜的言语推理过程难于字形字谜 |
8.2.2 意会字谜的非字面义通达晚于字形字谜 |
8.2.3 意会字谜的原型启发效应弱于字形字谜 |
8.3 字谜与其他非字面语言形式的认知神经加工异同 |
8.3.1 与其他低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2 与中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3 与高规约度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异同 |
8.3.4 在“汉语非字面语言规约层级递进模型”的位置 |
8.4 本章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1.1 厘清汉语字谜认知加工中不同阶段的特点 |
9.1.2 构建汉语字谜理解的动态加工模型 |
9.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9.3 本研究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字谜自身指标的量化 |
附录2:两种语义启动项的量化 |
附录3:三种配对字谜的启发量 |
附录4:三类选项(除正确选项外)的相关量化 |
附录5:练习材料及填充刺激 |
附录6:实验一至实验四的指导语 |
附录7:眼动与ERP实验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关联理论的相关研究 |
1.2.2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相关研究 |
1.3 语料概况 |
1.3.1 语料来源 |
1.3.2 语料特征 |
1.4 研究方法 |
1.4.1 统计描述法 |
1.4.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4.3 问卷调查法 |
2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认知语境 |
2.1 话语的物理环境 |
2.1.1 抽象语句 |
2.1.2 时空情境 |
2.2 交际者的背景知识 |
2.2.1 百科知识 |
2.2.2 词汇知识 |
2.2.3 逻辑知识 |
2.3 个人的认知能力 |
2.3.1 模式识别能力 |
2.3.2 逻辑推理能力 |
2.4 小结 |
3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明示—推理模式 |
3.1 明示—推理类型 |
3.1.1 映射推理 |
3.1.2 经验推理 |
3.1.3 常规推理与非常规推理 |
3.2 明示—推理过程 |
3.2.1 显性识别 |
3.2.2 隐性推理 |
3.3 小结 |
4 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话语的关联策略 |
4.1 改变话语认知语境 |
4.1.1 新信息排除旧信息 |
4.1.2 背景知识补足明示信息 |
4.2 提升话语关联程度 |
4.2.1 说话人增强语境效果 |
4.2.2 受话人付出额外推理努力 |
4.3 制造话语关联差异 |
4.3.1 有意造成关联差异 |
4.3.2 无意造成关联差异 |
4.4 小结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4)俄汉外交委婉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外交委婉语国内外研究综观 |
第一节 委婉语研究综观 |
一、委婉语产生与发展 |
二、委婉语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外交委婉语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二、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外交委婉语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外交委婉语概念界定 |
一、外交委婉语定义 |
二、外交委婉语界定标准 |
第二节 外交委婉语研究理论基础 |
一、合作原则理论 |
二、语言顺应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外交委婉语表达手段对比 |
第一节 俄汉外交委婉语词汇手段对比 |
一、俄语外交委婉语词汇手段 |
二、汉语外交委婉语词汇手段 |
三、共性与差异 |
第二节 俄汉外交委婉语语法手段对比 |
一、俄语外交委婉语语法手段 |
二、汉语外交委婉语语法手段 |
三、共性与差异 |
第三节 俄汉外交委婉语修辞手段对比 |
一、俄语外交委婉语修辞手段 |
二、汉语外交委婉语修辞手段 |
三、共性与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汉外交委婉语语用对比 |
第一节 外交委婉语表达手段与语用机制 |
第二节 俄汉外交委婉语语用机制对比分析 |
一、模糊机制对比 |
二、转移机制对比 |
三、距离机制对比 |
四、礼貌机制对比 |
五、幽默机制对比 |
六、共性与差异 |
第三节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俄汉外交委婉语 |
一、合作原则视角下的俄语外交委婉语 |
二、合作原则视角下的汉语外交委婉语 |
三、共性与差异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一)选题缘起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二、本文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应用价值 |
三、相关研究现状 |
(一)网络语言研究 |
(二)当代话语分析研究 |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研究 |
四、本文的理论背景及依据 |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及主要观点 |
(二)功能语篇分析基本观点及理论主张 |
五、本文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取向 |
(二)研究方法 |
六、语料来源及符号说明 |
第二章 新媒体群域类型与群域话语的功能层次 |
一、“新媒体群域”的概念及类型特征 |
(一)“新媒体群域”释义 |
(二)以媒介划分的群域交际类型 |
二、新媒体群域话语系统功能分析 |
(一)群域话语系统的语境层 |
(二)群域话语系统的内容层 |
(三)群域话语系统的表达层 |
(四)群域话语分析的系统功能框架 |
三、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群域话语的话轮及序列 |
一、“群域话轮”的界定及类型 |
(一)学界相关分析 |
(二)“群域话轮”的含义 |
(三)“群域话轮”的类型及特点 |
二、群域交际中的序列 |
(一)序列的类型 |
(二)序列的特征 |
三、与传统话轮、序列的异同 |
(一)话轮上的异同 |
(二)序列上的异同 |
四、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群域话语的语篇型式及特征 |
一、什么是群域语篇型式 |
二、群域语篇的“议程设置”模型 |
(一)群域版式结构建模 |
(二)群域媒介“议程设置”与文本意义的关联 |
三、互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群域语篇型式探究 |
(一)在线社会网络研究的基本观点与方法 |
(二)群域语篇型式的研究设计 |
四、群域语篇型式的主要特征 |
(一)“度值”与语篇结构序列 |
(二)个体选择与语篇集群行为的趋同和趋异 |
五、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域话语的立场建构与人际互动 |
一、“立场表达”的相关研究 |
二、群域立场表达的常用手段及功能 |
(一)人际隐喻 |
(二)即时转喻 |
(三)指称与互文 |
(四)元话语与话语标记 |
(五)语气与情态表达 |
三、群域立场表达的主要媒介场景及策略、语用取效 |
(一)群域新闻发布话语立场表达的句法、语用策略 |
(二)微信朋友圈的发布者身份与立场建构策略 |
(三)留言区群体交互的立场类型及语用效果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群域话语的修辞伦理及语用规约 |
一、修辞伦理研究的理论发展 |
二、群域话语违背修辞伦理的常见问题 |
三、修辞伦理问题的成因与伦理对策 |
(一)修辞问题的成因 |
(二)伦理对策 |
四、群域交际修辞的语用规约 |
五、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群域话语研究理论的多领域发展及应用 |
一、理论的多领域发展 |
二、现实应用 |
(一)有利于网络多模态语料库研究的深入 |
(二)有利于社会化网络服务的系统构建,推进国家话语生态建设 |
(三)为舆情管控与语情引导提供理论支持和观察视角 |
三、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一、主要结论 |
(一)提出新媒体群域话语的系统功能框架 |
(二)探究了“相熟度”与情景语境的共变关系 |
(三)界定了“群域话轮”的概念 |
(四)概括了媒介议程设置的模式及功能 |
(五)归纳了群域立场表达常用的句法、语用策略 |
(六)探索了修辞伦理和语用规约的协同标准 |
(七)对比了群域话语与以往个人交谈、公众性交流不同的特征和话语篇章的组织规律 |
二、不足与期待 |
附录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不礼貌理论视角下“吐槽”的话语策略及积极语用功能探究 ——以《吐槽大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向及研究前景 |
第三节 网络“吐槽”的发展与成因探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网络“吐槽”的起源与发展 |
三、网络吐槽成因探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吐槽大会》不礼貌话语类型及其反语用原则 |
第一节 《吐槽大会》——吐槽与综艺的结合典范 |
第二节 《吐槽大会》吐槽话语类型分析 |
一、直接性不礼貌话语 |
二、间接性不礼貌话语 |
第三节 《吐槽大会》不礼貌话语的反语用原则分析 |
一、反合作原则 |
二、反礼貌原则 |
小结 |
第三章 《吐槽大会》吐槽话语语用策略 |
第一节 吐槽话语发出策略 |
一、修辞策略 |
二、语体策略 |
三、副语言辅助策略 |
第二节 吐槽话语回应策略 |
一、吐槽目标对象回应策略 |
二、第三方参与回应策略 |
第三节 吐槽性别话语语用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吐槽大会》吐槽话语的积极语用功能探究 |
第一节 人际关系调节功能 |
一、自称调节人际关系功能 |
二、称谓语调节人际关系功能 |
第二节 交际内容调节功能 |
第三节 交际期待调节功能 |
第四节 情感表达功能 |
一、情感宣泄功能 |
二、赞扬功能 |
三、亲近功能 |
第五节 娱乐功能 |
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媒体“吐槽”语言反思及规范 |
第一节 网络媒体“吐槽”式语言反思 |
一、消解理性思维 |
二、破坏经典文本原意和正统内容 |
三、易走向语言暴力 |
第二节 网络自媒体“吐槽”式语言规范 |
一、避免诋毁式语言和低俗化语言 |
二、树立正确的语言价值观 |
三、接受群众监督,规范专业用语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吐槽大会》节目转写语料(据话题节选) |
附录B《吐槽大会》节目转写语料(完整一期2018011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当代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研究问题 |
一、选题依据及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资源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特色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静态描写 |
第一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界定和提取 |
一、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界定 |
二、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提取 |
第二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分类 |
一、分类标准及依据 |
二、类别描述及示例 |
第三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特点 |
一、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类别分布特点 |
二、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词长特点 |
三、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结构特点 |
四、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成词特点 |
五、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词义特点 |
第三章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动态分析 |
第一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机制探索 |
一、认知语言学角度看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 |
二、模因论角度看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 |
三、社会文化角度看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生成 |
第二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与一般词语的对比差异分析 |
一、词长角度 |
二、成词角度 |
三、使用频率角度 |
四、生命力角度 |
五、社会文化角度 |
第四章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语用和影响分析 |
第一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语用分析 |
一、语用特征分析 |
二、语用原则分析 |
三、语用变化分析 |
第二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影响分析 |
一、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对大众生活的影响 |
二、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
三、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对华文教育及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五章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价值和规范 |
第一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价值 |
一、日常使用 |
二、学术研究 |
第二节 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规范化问题 |
一、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规范化原则 |
二、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规范化手段 |
三、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的词典收录与编撰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相声艺术中的言语幽默研究 ——以郭德纲和于谦的经典对口相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题依据 |
1.2.1 相声的地位较重要 |
1.2.2 相声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 |
1.2.3 相声言语幽默的研究不深入 |
1.3 研究现状 |
1.3.1 言语幽默研究 |
1.3.2 相声艺术研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4.3 方法论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量分析法 |
1.5.2 归纳总结法 |
2. 语音分析 |
2.1 设置押韵 |
2.2 巧用谐音 |
2.2.1 同音 |
2.2.2 近音 |
2.3 借助重音 |
2.3.1 改变词重音 |
2.3.2 加强语法重音 |
2.4 摹声增趣 |
2.5 误读调值 |
2.6 顿跌转意 |
2.7 方音利用 |
2.8 小结 |
3. 语汇分析 |
3.1 词语巧释 |
3.1.1 别解 |
3.1.2 曲解 |
3.1.3 直解 |
3.1.4 释名 |
3.2 词语歧义 |
3.2.1 多义词语型歧义 |
3.2.2 缩略短语型歧义 |
3.3 词语误用 |
3.3.1 同素词误用 |
3.3.2 同义词误用 |
3.3.3 含相同元素的词误用 |
3.4 语码混用 |
3.4.1 汉夹英 |
3.4.2 普夹方 |
3.5 词语拆合 |
3.6 首字母缩略 |
3.7 小结 |
4. 语法分析 |
4.1 变换语序 |
4.1.1 词内换序 |
4.1.2 句内换序 |
4.2 转换结构 |
4.3 句法歧义 |
4.3.1 利用语法结构 |
4.3.2 利用断句方式 |
4.3.3 利用词语省略 |
4.3.4 句子本身歧义 |
4.4 超常搭配 |
4.5 小结 |
5. 语用分析 |
5.1 语用原则 |
5.1.1 违反合作原则 |
5.1.2 放大礼貌原则 |
5.1.3 违反礼貌原则 |
5.2 修辞方式 |
5.2.1 比喻 |
5.2.2 比拟 |
5.2.3 仿拟 |
5.2.4 夸张 |
5.2.5 双关 |
5.2.6 引用 |
5.3 关联理论 |
5.3.1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生成的言语幽默 |
5.3.2 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的差异产生的言语幽默 |
5.3.3 非互明认知环境生成的言语幽默 |
5.4 语用预设 |
5.4.1 利用预设可取消性 |
5.4.2 利用预设可追加性 |
5.4.3 取消预设合适性 |
5.4.4 违反预设己知性 |
5.5 话语分析 |
5.5.1 顺应话轮 |
5.5.2 分支现象 |
5.5.3 会话含意 |
5.6 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的篇章语用分析 ——以《吐槽大会》第一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对象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 |
1.2.1“吐槽”的研究现状 |
1.2.2 以往关于《吐槽大会》的研究 |
1.2.3 国内外有关幽默的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6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的衔接手段分析 |
2.1 话语衔接手段的利用 |
2.1.1 指称衔接手段 |
2.1.2 逻辑连接手段 |
2.1.3 词汇衔接手段 |
2.1.4 结构衔接手段 |
2.2 吐槽话语的衔接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的语用分析 |
3.1 合作原则的违背 |
3.1.1 违背“数量准则”产生的幽默 |
3.1.2 违背“质量准则”产生的幽默 |
3.1.3 违背“关系准则”产生的幽默 |
3.1.4 违背“方式准则”产生的幽默 |
3.2 礼貌原则的应用与偏离 |
3.2.1“赞扬准则”的违背 |
3.2.2“谦逊准则”的应用 |
3.2.3“同情准则”的偏离 |
3.3 关联理论的精心运用 |
3.3.1 明示-推理交际模式的应用 |
3.3.2 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的反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理解的因素 |
4.1 吐槽话语参与者的自身因素 |
4.1.1 吐槽嘉宾的分类及特点 |
4.1.2 吐槽点的特征 |
4.1.3 观众自身的理解能力 |
4.2 吐槽嘉宾的社会心理机制 |
4.2.1 对他人角色的认知 |
4.2.2 言语的暗示心理 |
4.3 受众需要的满足 |
4.3.1 缓解心理压力和文化娱乐的需要 |
4.3.2 感受刺激的需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10)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方法 |
1.5.1 观察法 |
1.5.2 访谈法 |
1.6 研究现状 |
1.6.1 “异议话语”研究现状 |
1.6.2 “语用策略”研究现状 |
2 理论基础 |
2.1 会话分析理论 |
2.1.1 话轮 |
2.1.2 毗邻对 |
2.2 语步及语步分析 |
2.3 礼貌原则和面子论 |
3 语料的处理与异议语用策略的分类 |
3.1 学习者语料的转写 |
3.2 异议语料的识别 |
3.2.1 语步的识别 |
3.2.2 异议话语结构 |
3.3 异议语用策略的分类框架 |
3.3.1 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 |
3.3.2 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 |
3.4 学习者语料标记工具 |
4 汉语学习者异议语用策略使用情况分析 |
4.1 学习者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情况 |
4.1.1 九小类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主要使用人群 |
4.1.2 九小类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频率排序 |
4.1.3 典型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使用分析 |
4.1.4 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使用失当 |
4.2 学习者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情况 |
4.2.1 六小类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主要使用人群 |
4.2.2 六小类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的使用频率排序 |
4.2.3 典型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使用分析 |
4.2.4 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使用失当 |
5 结果讨论与教学启示 |
5.1 研究结果 |
5.1.1 缓和型异议语用策略研究结果 |
5.1.2 增强型异议语用策略研究结果 |
5.2 结果讨论 |
5.2.1 语言水平层面 |
5.2.2 语用能力层面 |
5.3 语用教学现状 |
5.3.1 教材中语用知识的呈现情况 |
5.3.2 教师进行语用教学的现状 |
5.4 教学建议 |
5.4.1 改善教材中相关例句的呈现方式 |
5.4.2 提高教师自身语用教学能力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汉语幽默语用原则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汉语字谜理解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D]. 王艺臻. 浙江大学, 2021(08)
- [2]“囧”系列喜剧电影幽默台词的制笑机制研究[D]. 邱梦彦.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相声小品类语言节目的话语关联研究[D]. 唐朗.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俄汉外交委婉语对比研究[D]. 苏娣.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互联网语境下的群域话语研究[D]. 张佳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不礼貌理论视角下“吐槽”的话语策略及积极语用功能探究 ——以《吐槽大会》为例[D]. 原娟. 华侨大学, 2020(01)
- [7]当代非本义网络流行词(语)研究[D]. 郭祥. 华侨大学, 2020(01)
- [8]相声艺术中的言语幽默研究 ——以郭德纲和于谦的经典对口相声为例[D]. 刘梦婧.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吐槽话语幽默效果的篇章语用分析 ——以《吐槽大会》第一季为例[D]. 李萌.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10]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异议话语语用策略研究[D]. 张欣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