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民族中专从教快10年了,每学期每班偶尔会遇到教师公差、病假、事假等情况,这样在教师不能临时换课的时候,我校教务处就安排学生自己上自习课。
所谓自习课就是学生自主、自我学习的过程,主要任务就是在完全自主的空间,相对时间内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各学科内容形式,保障知识贯通的延续性、并达到自我完善、发展、巩固、提升、升华。自习课本应是学生一天当中最有支配权、可以充分利用的课堂,可我们的部分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还未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经常变学习的权力为自娱自乐,做一些自己开心却与学习无关的事。在教室里,两节课时光,悄悄消磨掉,做为学校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我个人认为目前自习课,我们学校的情况是:
其一,自习课成了自由课、放松课,没有珍惜时间观念,缺乏学习的目的性、针对性。
少数好的同学会自己做下作业,看点课外书,而有同学就是漫无目的,要不就玩手机,听音乐、看电影、电视剧、聊天等,两节课下来就在这种无目的、无意识的混沌中度过,一无所获。更有甚者,无所适从,在呆滞的静默和恍然睡梦中浪费了光阴,一步一步拉大了与他人的差距。学生们难道不应该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学习吗?
其二:无老师监督课堂
本来自习课应该是学生自己学习,但由于我校学生没有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和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导致自习课无次序,有的在教室,有的跑去小卖部买东西吃,还有在球场打球的,这样也会给其它班的同学造成不良影响。
以上比较突出的两种情况,让原本能充分给学生查缺补漏、扩展知识、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创造力、创新能力的自习课就失去了应有的功能,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考虑,我校要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好自习课,要明确自习课的任务,确定自习课要做的事。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明确指出:教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促进就业为目的,以服务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技工教育教学质量,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从国家的教育方针里,我们可明确除了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外,我们还可融入新的教学方式,退进人才培养,那我校就可充分利用自习课做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确保我校自习课的有效性得到体现,我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安排教师到课堂引导学生
前面说过,我校学生学习习惯和自觉性差那就不得不安排老师到课堂,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我们知道自习课要做的事可包括: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完成当天所留作业;复习学过知识,预习将学知识;老师到课堂可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去做这些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因为知识总是在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第二,知识能力的拓展
中专的学生自主时间很多,学习压力没有高中任务重,那我们培养学生时除了抓学生的学习外,还应该提升学生的社会能力。当然这个内容中专课程涉及不多,那我校就可利用自习课安排相关主题内容。
可推荐好的文章、书籍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其中带给他们的正能量。另外,教师还可收集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播放给学生观看。
做为学校,培养人才的摇篮,我校要注重一个人的能力的培养。那能力包括这几方面: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记忆力、联想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号召能力,适应能力等。我校就该有效利用自习课去帮助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发展。
第三,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实践
学校是个小社会,校外是个大社会,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为让学生能适应社会,我校也可有效利用自习课,安排学生到校外进行实践活动。
当然,要想单靠自习课培养出人才,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尽可能在有限的时间,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生机会,丰富学生的各项能力,我们的教学也需要创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不能只单独的停留在以被动、接受、单一为主要特征的学习,这已不适应现在的教学改革,这种方式也遭遇严峻挑战,而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培养一种好的学习品质让学生能自主学习、自觉学习、自己学习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
自习课,是给学生自由的课堂,可自由不等于放松,更不是自我放纵,学生要充分利用时间来消化、复习、预习和扩展。课堂有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自觉学习,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要做合乎时宜的事,学会自己学习,在自习课上要让学生做一个沉默的思想者,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最后:学习是学生的天职,知识是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让我们师生共同努力,把学生的自习课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高洁(1980.10-),女,云南昆明人,讲师,本科,学校招就办副主任,承担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及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论文作者:高洁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4
标签:自习课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我校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2月6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