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踝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踝上骨折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优良率、康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优11例(47.83%)、良9例(39.13%)、可3例(13.04%)、差0例(0%),优良率为86.96%;对照组优7例(30.43%)、良8例(34.78%)、可4例(17.39%)、差4例(17.39%),优良率为65.22%,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9.8±2.5)d、(62.7±10.2)d;对照组分别为(15.1±2.9)d、(85.4±12.7)d,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为30.43%。P<0.05。结论: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踝上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关节外侧;小切口;肱骨踝上骨折
肱骨踝上骨折为常见的四肢骨折,在儿童中发生率更高[1],其中对于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血管损伤患者、严重移位患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有利于术后早起功能锻炼,促进康复。本研究对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踝上骨折采取关节外侧小切口入路,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肱骨踝上骨折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符合肱骨踝上骨折的诊断标准,患者对本次试验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协议通知书。排除手术禁忌症患者、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患者、中途退出本次试验患者。对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16例,女7例;年龄5~57岁,平均(28.4±2.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跌倒伤4例、坠落伤2例、其他伤2例;左侧骨折13例、右侧骨折10例;伸直型骨折有20例、屈曲型骨折有3例;对照组男15例,女8例;年龄5~59岁,平均(28.8±2.7)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跌倒伤3例、坠落伤3例、其他伤1例;左侧骨折14例、右侧骨折9例;伸直型骨折有19例、屈曲型骨折有4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肱骨踝上骨折治疗;观察组给予关节外侧小切口手术治疗,具体如下:取患者仰卧位,并将患肢放置于胸前,对于开放性骨折患者应给予创口清理,之后在肘关节外侧入路,从肱骨踝3cm左右处经过外侧踝上嵴到肱骨外踝下缘进行切口,切口长度控制在4~5cm,逐层切开,不可切断肱三头肌,观察骨折的具体情况,暴露骨折禁断,对骨折进行复位,采用克氏针经皮肤后穿到肱骨外踝及肱骨小头连接处,经骨折线穿入到骨折近端,并从近端内侧骨皮质穿出。并在骨折垂直穿孔,对克氏针固定,未出现松动情况下,将伤口进行清理,闭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优良率、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骨折恢复及关节活动情况进行判定。优:治疗后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无愈合畸形,关节活动范围在110°以上;良:治疗后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无愈合畸形,关节活动范围在0~100°之间;可:治疗后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无愈合畸形,关节活动范围在0~80°之间;差:患者骨折未愈合,或出现畸形等。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5.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优11例(47.83%)、良9例(39.13%)、可3例(13.04%)、差0例(0%),优良率为86.96%;对照组优7例(30.43%)、良8例(34.78%)、可4例(17.39%)、差4例(17.39%),优良率为65.22%;差异显著,P<0.05。
2.2两组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9.8±2.5)d、(62.7±10.2)d;对照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5.1±2.9)d、(85.4±12.7)d;差异显著,P<0.05。
2.3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共出现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共出现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3%;P<0.05。
3讨论
肱骨踝上骨折为肘部常见骨折类型,其主要发生在肱骨踝交界处,多为意外事件所导致,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交通事故的增多,各种骨折的发生率有所升高。肱骨踝上骨折需要及时手术复位,并可避免骨折对血管、神经造成再次损伤[2],固定骨折部位,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让患者更早的进行功能锻炼;传统肘关节后侧切口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同时手术时间长,术后康复慢,并发症较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小切口关节外侧手术可对桡神经探查,复位简单、牢固,对肱三头肌不造成损伤,同时术后不需要进行外固定[31],使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有效避免了愈合畸形等情况,得到了患者的认可。本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为86.96%;对照组优良率为65.2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发生率为30.43%;P<0.05。表面了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踝上骨折取得更加显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庞敬沛,杜敦进,高凯,马鹏飞.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严重骨折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6):775-776,777.
[2]陈超,钱增杰,张长虹,田玉宝,许昌兵,陈庚.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应用关节外侧小切口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8):9517.
[3]吴云祥,邓文茂.关节外侧小切口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3,(10):145-146.
论文作者:张靖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肱骨论文; 患者论文; 关节论文; 对照组论文; 率为论文; 时间论文; 小切口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