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探索实践的勇气和不断的创新--对浙江工业大学私立志江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浙江工业大学论文

认真探索实践的勇气和不断的创新--对浙江工业大学私立志江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浙江工业大学论文

认真探索 勇于实践 不断创新——浙江工业大学民办之江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工业大学论文,学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创办民办二级学院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1999年以来,浙江省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经批准举办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相对独立办学,财务独立核算,按民办机制运作的二级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民办之江学院就是其中之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创办民办二级学院是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新路子。

1.1 民办二级学院是对现有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

浙江工业大学民办之江学院是由三种教育资源组合而成。A)办学资源——原杭州船舶工业学校,该校具有近40年的办学历史,地处杭州之江国家级旅游渡假区内,占地面积230亩。B)办学办量——主要依托浙江工业大学的办学经验和两校的师资力量,同时,通过政策和机制吸引在杭高校和社会上的师资力量,参与民办二级学院办学过程。C)办学经费——主要来源是学生的学费,同时省政府,省教育厅给予一定数量的经费资助。三种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方面盘活了教育资源的存量,另一方面也确保了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具有一般社会力量举办民办高校所没有的办学优势。

1.2 民办二级学院具有起点高,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

由于中国的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一方面存在着国家教育投资少,负担重,另一方面又存在教育资源的浪费,利用效率不高的情况。因此,民办二级学院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多年来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好教育的问题。浙江工业大学民办之江学院一年多的办学过程证明了这一点。1999年,民办之江学院创办的第一年就招收本专科生700多人,2000年原计划招生1000人,结果由于报考学生多,扩招了150人。目前,在校学生已近2000人。不仅原杭州船舶工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在国家投入不多的条件下,通过学生的学费,保证了办学经费来源。仅学生学费收入就达到3000多万元。因此,与新建一所大学相比,民办二级学院具有投资省,见效快的特点。

1.3 公立大学的“牌子”,民办学院的“机制”,两者相得益彰

民办之江学院的母体是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具有近50年的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其教学和科研的综合实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名列第一。这一“牌子”无疑为民办之江学院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然而,我们在办学实践中感到光有“牌子”是不够的,还需要探索一条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办学体制和机制,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如果民办二级学院能探索出一条高校人事聘任和分配制度的新机制的话,对公立大学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也会带来借鉴与启示。

尽管目前教育界和理论界对在公立大学中创办民办二级学院有不同的认识,但是,从民办之江学院的办学仅一年多时间的实践证明,民办二级学院是加快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2 民办二级学院既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过去,人们一直称高等院校是“象牙塔”,国家对大学生实行“双包”:包上学,包分配。高等院校与社会的联系很弱,比较封闭。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都是以计划经济的方式进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原来的高等教育的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才需要的变化。民办之江学院一年多的实践证明:民办高校的发展应该既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而后者恰恰是我们比较陌生的领域。

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全过程看有三个阶段:1)招生阶段,2)培养阶段,3)就职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与规律。

2.1 招生阶段——主要从社会需求出发,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既灵活,又适度,合理地进行专业布局

一位学生家长在决定让子女就读民办高校时,其总投资为近10万元,其中学费四年6万元,生活费近4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家庭教育投资。因此,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会比较慎重,不像报考国立或公立大学,有书读就行。作为民办高眩就应该认真分析和预测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民办之江学院在专业设置上,根据浙江工业大学近年来高考招生情况,选择了一些热门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广电新闻,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等,报考学生踊跃。2000年招生过程中,由于一些专业生源良好,我们就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尽量满足社会需求。某些专业生源不足,我们就及时削减或取消。这种招生计划的灵活性是国立和公立大学所没有的。当然,我们也重视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在专业的设置上,一味地求新追热。

2.2 培养阶段——主要应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重基础,求特色

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古人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尤其高等教育是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和基本的标准。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理论教学到实践环节,从课内到课外,从知识传授到素质培养,我们根据民办学院学生情况和专业特点,组织了有关专家和学者,认真地进行分析和研究,制定了《浙江工业大学民办之江学院本科培养计划》,提出了重点培养四个能力:1)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能力;2)英语语言应用能力;3)专业的素养和技能;3)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能力。加大任选课与实践环节的比例,同时重视学生第二课堂的活动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在培养阶段既参照浙江工业大学的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又要根据民办学院自身的特点,作适当的调整,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3 就职阶段——主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重信息,及早抓

尽管民办之江学院目前尚未有毕业生,但是,我们已经把学生的就职工作提到学院工作的议事日程上。因为民办学院能否很好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是学生走向社会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学生就职情况的好坏甚至影响到以后的招生生源。为此,民办之江学院将成立就职指导委员会,并成立招生与就职办公室,专门研究和处理有关学生就职的指导工作,与社会、企业和有关单位建立就职信息的网络体系。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就职信息服务和指导,另一学校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变化。

3 教育质量是民办二级学院发展的生命线

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民办高校的立足之本,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教学质量?怎样设定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的目标?首先要在认识上、观念上有所突破。马丁·特罗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中,认为不能以精英教育阶段传统的和统一的学术标准来评价大众化阶段复杂多样的教育质量。同样,我们也不应该简单地用公办高校的学术性标准来评价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培养目标,不同的社会需求,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形式和方式,应该有不同的培养规格和不同的教育质量的标准。教育质量实际是一所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综合反映。民办之江学院是通过几方面的工作来确保教育质量的。

3.1 抓基础——坚持本科生培养的基本要求

民办之江学院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视“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和速度加快,大学四年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掌握专业所涉及的所有知识,但是,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基础之基础。例如,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能力是任何专业的基础,外语也同样。为此,我们引入民办机制,重点建立计算机网络中心和计算机实践中心,先后增添了近500台计算机,同时建立了英语语音实验室,专门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执教。为了提高学生外语语言表达能力,学院专门聘请来自美国的英语教师David Goldblatt等3位外籍教授来院进行英语口语教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分级分班教学,既抓提高(组织优胜班),又抓一般(组织补习班)。还组织英语角,为学生外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我们制定教学计划中,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60%。反映了学院教学过程对基础教学的重视。民办之江学院还定期召开教学工作座谈会和研讨会,专门研究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3.2 重实践——加强能力和素质培养

民办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关键要在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上创出一条新路子。我们认为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和培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首先,我们聘请一些在工作第一线的专家,如知名的律师、园林专家、广播与电视台资深主编、新闻界的专家担任兼职教授,让学生从这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的教学和指导中,获得在实际工作中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可通过这些兼职的专家的社会关系,建立学生实习和实践的基础。我们还组织各种学生社团,组织知名的专家学者来学院作报告,开讲座,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例如,之江学院创办的《之江先锋报》主要由广电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负责编辑出版,教师从宏观上给予指导。《之江先锋报》办得很活泼,非常贴近学生,受到学生的喜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制定的教学计划中,我们规定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数要占总学时数的15%,这既反映了民办之江学院对实践环节的重视,也显示了民办学院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特色。

3.3 建队伍——形成三个层面的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是确保教育质量的关键。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路是通过聘任制的方式,形成三个层面的师资力量:1)以专职教师为主的骨干核心层;2)以兼职教师为辅的流动层;3)聘任有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经济专家和技术专家形成师资的外围层。我们首先聘请浙江工业大学的老师担任主讲教师,主讲教师80%以上都具有高级职称,而且在教学上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学生反映良好。还聘请浙江工业大学一些刚刚退下来老教授担任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他们中有的是原浙江工业大学省级重点学科的带头人,有的是原来学院院长,研究所所长。其次,学院面向省内高校及全社会招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中有原浙江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有浙江大学基础教学部主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数学专家;有艺术造诣极高的园林专家;有对外语教学方面很有研究的语言教学专家;还有电视台资深的主任编辑等等。目前,民办之江学院已拥有28位教授。之江学院还非常重视原来船舶工业学校的100多位青年教师的培养,他们中有许多人毕业于国家重点院校。现在有近80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硕士或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还将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确保民办学院的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3.4 创环境——重视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是在校园里渡过的,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校园环境的硬件角度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之江校区的教学生活设施很多方面不能适应民办之江学院的发展,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整洁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之江学院下大力气,在假期先后有32个项目进行施工,如学生公寓的改造,计算机中心机房的改造,广电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工程技术系机房建设,以及为学生寝室接通电话线,网络线和电视线,并配备美观的家具,大大地改善教学设施和生活条件。从校园环境的软件角度,主要创建之江学院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氛围,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为此我们提出了创“之江精神,之江质量,之江环境,之江文化”,并希望之江教师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丰富它的内涵,从而逐步形成之江学院独特的办学理念

3.5 让学生家长关心学院的发展

民办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学生家长扮演了特殊的角色,他们是“三个者”——既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投资者,也是办学过程和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这一点也是民办学院的特色所在。民办之江学院于2000年上半年召开了学生家长联谊会,有近150位学生家长参加。学院一方面向家长介绍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另一方面认真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教学和生活上的各种要求和希望,为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共同出谋划策,不少家长对如何搞民办学院,培养在社会上有竞争力的学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学院改进工作,搞好教学很有帮助。实践证明,学生家长能积极参与和关心学校的发展,对于学生的培养,对于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都是有帮助的。

4 健全组织机构,理顺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

浙江工业大学民办之江学院是在原来杭州船舶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创立,如何使原来的中专教育管理模式向大学教育管理模式转变成为之江校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2000年上半年民办之江学院对之江校区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从而加快了办学体制的转变,整个校区管理体制改革分为三大块:

4.1 构架基本的教学科研管理体制

民办之江学院根据大学的管理模式,设立了“四系一部”、即经贸管理系、工程技术系,人文艺术系,城建国林系和基础教学部。聘请了知名教授和学者担任系主任,负责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工作的安排和主讲教师的聘任。根据学院学科专业的布局,学院还聘任专家学者担任学科带头人,一方面负责学科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负责本学科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同时,还成立了教学督导组,负责教学过程的管理。初步建立了学院基本的教学科研的管理体制,从体制上保证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4.2 改革之江校区行政管理体制

随着之江校区的工作重心从中专教育向高等教育转变,行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这一工作重心的转变。因此,本着精干、高效,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原则,对之江校区的行政机关进行了改革。在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明确职能的基础上,撤销了原来中专管理体制下的8个部,统一归口中专部,作为中专教学过渡期管理机构。之江校区设立了9个办公室:校区办公室、宣传教育办公室、教学与设备办公室、计划财务办公室、人事办公室、基建房产办公室、产业后勤办公室、保卫办公室、离退休办公室。通过科学设岗,竞聘上岗,人员重组,实现了中专管理模式向大学管理模式的转变,使学院机关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4.3 规范剥离校区后勤,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

根据国家和省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要求,之江校区后勤服务系统由浙江工业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进行整体托管,根据企业化要求对之江校区后勤进行规范剥离,建立后勤之江分公司,并组建了物业管理中心、饮食服务中心、经营发展中心、水电动力中心和总值班室。通过设岗聘任调动了后勤职工的积极性。运用市场机制,实现后勤资源优化配置,从而盘活后勤存量资产。目前,后勤之江分公司对之江后勤设施进行全面的改建和整修,力争创建一个优美校园环境,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在重视硬件设施改造的同时,后勤之江分公司还不断改善软件条件,设立了优质服务和承诺服务,开通后勤服务热线,及时为师生排忧解难。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相辅相成的,光有一个好的管理体制,没有与之相应的运行机制,先进的管理体制同样不能发挥效率来。运行机制主要表现在用人制度与分配制度上。之江学院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民办学院特点的岗位聘任制和岗位津贴制,实行绩效相关,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充分调动之江学院广大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5 民办二级学院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

5.1 民办二级学院的定位问题

民办二级学院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是依托公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社会办学资源,以民办机制进行运作的新的办学模式。首先,民办二级学院必须根据《高等教育法》,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以及浙江省政府制定的法律和法规,依法处理有关民办二级学院的有关事宜。其次,在有关法律和法规的指导下,规范民办二级学院办学行为。根据浙江省政府关于成立二级学院(分校)的批复和《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二级学院(分校)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要求1)组建董事会,制定董事会章程,2)制定民办二级学院(分校)的章程。前者是健全和规范民办二级学院的组织机构,后者是理清和理顺普通高校本部与二级学院的关系,这些关系包括办学关系,产权关系,财务关系和人事关系。只有明确民办二级学院的定位,才能真正走上规范健康的发展轨道。

5.2 依托母体与相对独立的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是民办之江二级学院的母体,是之江学院办学的重要依托。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省属的重点院校,其教学和科研的综合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好的办学经验,有非常好的师资力量。对之江学院来说,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是,公立大学与民办二级学院在教育理念、办学机制和管理模式上是有差别的。正是这种差异性,就要求民办二级学院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反映在:1)独立法人资格,2)相对独立办学,3)财务独立核算。实际上,由于民办二级学院是在许多关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创立的,因此,校本部与二级学院关系就变得比较复杂,运行过程时常会遇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我们认为,只有明确依托母体与相对独立的关系,民办二级学院才能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有所建树,在学生培养的模式和办学理念上能有所创新。

5.3 民办二级学院的未来发展问题

关于民办二级学院未来发展有各种期望与预测。民办二级学院未来发展有几种可能,1)始终保持民办二级学院的格局,2)最终形成一所独立的民办大学,3)成为公立大学中一个按民办机制运作的分校,4)最终融入公立大学,从民办变成公办,完成民办二级学院的历史使命。民办二级学院的未来走向,更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走向密切相关,与社会经济体制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也与每所高校的实际发展的情况密切相关。出现多样化的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从民办之江学院的发展具体情况看,它的未来发展成为浙江工业大学中一所按民办机制运作的分校是比较合理和现实的。从国外高校的发展情况看,一所大学有多个分校或校区十分自然,每个分校或校区都是相对独立的。校本部与分校是可以相辅相成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分校(民办)在其发展过程依托工大是有利的,工大有一所很有特色的以民办机制运作的分校能扩大学校社会影响,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是有好处的。办分校(民办)能使之江校区成为工大的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也能拓展之江校区的学科专业。民办二级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之际的一个新生事物,既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认真探索,也需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创新,从而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

标签:;  ;  ;  ;  ;  ;  ;  

认真探索实践的勇气和不断的创新--对浙江工业大学私立志江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思考_浙江工业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