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西市第二中学 266614
物理是一门十分复杂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恐惧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创新因素注入对知识的讲解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一、创新课堂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创新教学角色,由“教师为课堂主体”转换为“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则成为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从而提高物理教和学的效率。如: 针对“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这节内容,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教材,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认为越重的物体下落的越快”、“伽利略如何从逻辑推理的角度证明了亚里士多德观点的荒谬性”、“伽利略设计了什么样的巧妙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结论”等这些问题,最后再组织学生发表“学后感应”,在老师的指引下逐步让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和“实验探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中自然就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增加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物理实验而言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就必须在实验组中添加一定的趣味性,使得学生能够愿意去学习与物理实验相关的知识。在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时应当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必须充分地对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考量,应当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在最开始时一定要选择比较容易的实验,从而在引发学生对于物理学实验的兴趣的同时,又不会因为实验过于复杂困难而望而止步,绝对不能拔苗助长。例如在物理学中的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如果在开始就对学生灌输与摩擦力相关的各类知识以及概念,学生很难以快速地进行理解,就算教师以举例子的方式也很难让学生能够完全地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拿来两个饮料瓶,并在饮料瓶的盖子上一个涂上润滑油、一个不涂,然后将饮料瓶盖拧紧。在拧紧后让全班最有力气的学生与全班最瘦小的学生来拧瓶盖,这时让力气大的拧涂上油的饮料瓶,让力气小的拧没有涂油的饮料瓶,在这时力气大的学生是根本无法拧开瓶盖的,而力气小的却可以拧开,学生就会对这样的现象产生好奇。在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工具将两个瓶盖都拧开,然后在教室中传阅,让他们找到两个饮料瓶的不同。当学生发现两者一个被涂油一个没有涂油后,就会奇怪为什么涂油的会难以拧开而不涂油的却能轻易拧开?在学生进行一段的思考后,教师再告诉学生这是摩擦力的作用,就会让学生对于这种神奇的力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并且也会对于摩擦力相关的知识有更好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课堂上总是以老师的描述或者文字引发想象,往往会脱离实际情况,学生也不会过多思考和创新。将网络引入到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大量的多媒体信息和资料创设多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巩固,同时网络环境的便利和资源的多样性,也可以扩展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反过来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学习《分子热运动》时,这一章的知识比较抽象乏味,学生除了死记硬背,没有学习的乐趣,因此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但是运用网络优势来辅助教学,通过网络环境的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图文并茂的展示给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加对知识的理解,扩展思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学习。同时还会就某个问题让学生开展讨论和自学,鼓励学生自己去搜索相关资料解决问题,这个搜索资料和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不断思索的过程,启发学生创新、开发学生的潜能。
四、授课与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的学习效率是衡量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所以应该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授课与练习进行有效地结合,从而实现当堂学习、当堂消化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教学《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样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向学生讲述有关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串联电路的功率分配、分压作用以及电压表量程扩大等内容。然后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的认识。有的学生说我们能够了解到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它的电阻值是成正比。有的学生说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电路两端的电压大于用电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如果用电器直接插入电路中使用的话就会造成断路。这时我们可以将电阻串联到电路当中,这样不仅能够让电阻分担电压,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用电器,我们可以把这种作用叫做“分压作用”,还有的学生说我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用分压作用扩大仪表的量程。这时教师可以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完成问题:一个量程为3V、内阻为3.0kΩ的电压表,要把它的量程扩大到15V,应如何改装,学生积极讨论,有的学生说“如果我们用量程为3V的电压表测量超过3V的电压就会出现会烧毁电压表的问题,因为流过电压表的电流将超过允许值。因此,这时需要我们给电压表串联一个电阻R2,让它分担超过3V的那部分电压”,还有的学生说“U2=U-U1=(15-3)V=12V,又因为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相等,所以U1/R1=U2/R2,R2=U2/U1=12/3×3.0kΩ=12.0kΩ”,这时教师向学生提问“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电阻R2在电路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有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电阻R2起到了分压的作用,因此叫做分压电阻”,这样学生加深了对串联电路中分压作用的认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练习的方式将授课内容与练习进行有效地结合,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论文作者:李听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电压表论文; 涂油论文; 知识论文; 电路论文; 作用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