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动课程性质和定位的几点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性质论文,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开设活动课程的时代意义
在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一种新的课程类型——活动课程首次被列入课程计划,这一重要举措对于我国改革传统课程体系、推动课程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它将原来那些属于课外的活动——这些活动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从属地位——变成正规课程的一部分,表明我国在课程设置上第一次出现超越传统的学科划分范围的活动性课程,开始重视活动学习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与当今国际上中小学课程改革中,重视以体验、活动为基础的综合学习的发展趋势相一致。它不仅有利于课程类型的多样化,而且可以说是我国学校课程观的一次认识上的飞跃。其次,活动课程重视在做中学,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它有助于克服传统的学科课程的偏重书本知识学习、轻视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第三,活动课程重视学习过程所具有的教育意义,因此它有助于克服基础教育中重结果轻过程,有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当中对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不够的缺点,推动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从以上几点来看,活动课程的导入实际上涉及课程思想、课程体系和教学形态的改造和更新,对于克服“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推动素质教育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
从我国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和教学实践来看,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单一的学科课程,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内容,划一的班级授课和惟一的评价标准,学生往往被当做被动的教育对象,对其主体性和个性等缺乏应有的重视。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科课程的这些局限性不断被强化甚至推向极端。这不仅对学生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状况与当代社会对人的发展提出的要求是相悖的。
在人类即将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在,构建以人的能力发展为核心的教育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在未来的知识社会中,随着知识总量的迅速增长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单靠青少年阶段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将难以应付一生,人必须学会不断地通过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可见提高学习知识的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还要求人们具有更强的知识综合能力、创造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而在培养这些能力方面,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传统学习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因此,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学会筛选知识和创造知识,就必须使基础教育从知识学习中心转向能力培养中心。从这个意义来说,改革原有的课程结构,大力加强活动课程的教学,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1992年新课程计划颁布以来,活动课程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但是,在另一方面,从当前有关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来看,笔者认为活动课程所具有的积极意义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调查表明,很多教师对活动课程特有的教学形态、原则、策略和方法缺乏足够的理解,出现了明显的不适应。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活动课程的性质和定位的认识。
二、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活动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有助于弥补传统的学科课程的不足或缺陷。回顾近百年来的课程发展史,可以说活动课程正是针对传统的学科课程的某些弊端而被提出并发展起来的。经过近百年的演变,目前在许多国家,活动课程虽然并不一定都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形态存在,但活动教育已作为一种课程思想渗入课程设计和教学之中,它所强调的学生主体性、做中学、综合学习、知识与能力的统一等学科课程往往欠缺的教育价值得到普遍的重视。
活动课程是以综合性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主体的学习活动及体验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及教学组织形态。与学科课程相比,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它的实践性。活动课程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重视知(识)行(为)统一,努力扩大学生的认识范围,丰富其认识方式,克服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偏向;在活动学习中,活动本身既是手段也是目标,因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经验并提高能力;二是它的综合性。活动课程的内容可以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常以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信息和直接经验为主。因此,它有助于弥补按知识体系分科学习的不足,有利于知识的整合运用和能力的均衡发展;三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教育和学习的中心,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注重学生的自我组织和互相启发。由于活动学习不拘泥于统一的方法和同一种答案,因而也就给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为他们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
当然,由于活动课程是以体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为主,它在学习的深度和效率方面就必然受到局限,因此它不可能完全取代学科课程在知识学习上的重要作用。学科课程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学习,有利于正确而高效地掌握人类已有的知识,而活动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综合地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真正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才能使学校的课程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对当前几种认识的看法
目前,关于活动课程存在着一些认识,值得商榷。
对于活动课程开设的担心:学生的负担本来就很重,再加一门活动课,不是更重了吗?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设立活动课程不是增加一门新的学科课程,而是将分科学习中难以有效进行的一些内容通过活动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来完成。实践证明,活动课程是进行综合性学习(如:环境、人口、健康、国防、安全、减灾、交通、科学与技术、艺术等)的最好的载体;以主题形式设计的学习内容,和以小组、个人等形式为主的教学组织,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因此,它不仅不会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会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一点已经为很多活动课程的实践所证明。从笔者曾参加过的活动课实验来看,学生对活动课不仅没有负担感,而且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并轻松愉快地达到了课程的目标。
还有的人提出,可以用学科课程中的活动教学来代替活动课程,而不必单设活动课程。但笔者认为,学科中的活动教学和活动课程有着各自的目标指向和功能,不可以简单地替代;从现实性和可能性来说,学科课程中的活动也难以替代活动课程。首先,在传统学科教学中占主要地位的、脑的认知活动的性质,不同于活动课程中所倡导的自主活动。其次,就目前展开的有关活动教学的研究来说,尽管它所依据的活动思想和倡导的活动原则与活动课程有共同之处,但与学科课程中的活动教学相比,活动课程具有更强的跨学科性和综合性,而且在目标和内容方面比学科活动教学更广泛。比如,我们曾经在实验学校作过的“环境学习课”,其目标和内容中不仅要学习掌握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而且要培养关心环境问题的态度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行为方式。而这样的学习活动是很难在目前的学科课程中实现的。学科课程中的活动教学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但它终究是解决本学科内特有课题的学习,受到学科的局限。另外,在活动课程中,学生主体的活动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而在学科课程中,活动学习则更多的是一种辅助性手段,并在时间和空间上要受到更多的局限。因此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问题是,要积极研究活动课程的思想和教学组织策略,以改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思想和方法,进而有效地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而以学科中的活动教学替代活动课程是不妥当的。
90年代初设立活动课程的同时取消了原有的课外活动,并基本按照原来课外活动的类别对活动课程进行了“类”的划分,使得这项改革带有一些强化和规范课外活动的色彩。因此有人认为我国的活动课程是由课外活动演变而来,它不过是将原来属于课外的一些学习活动纳入课程内而已,这在学习目标和内容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有人经常将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相混淆,一些学校或教师按照原来组织课外活动的形式和方法来组织活动课,以为强调了活动就是活动课程。笔者以为这也是对活动课程的一种误解。随着课程研究的深入和活动课程实践的发展,我们今天对活动课程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规范课外活动的浅层次的理解上。既然是作为一种课程形态被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我们就有必要依据课程原理和课程设计思想对其目标、实施原则、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不能仅仅将其简单地等同于课外活动。
实际上,尽管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活动、重视体验和实践学习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点,但我认为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互相取代。两者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活动课程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程,不带有选拔性质,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参加学习并使其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而对于课外活动,学生可以凭兴趣确定是否参加以及自由选择活动内容,课外活动也可以带有选拔的性质,它以发展学生某方面的专业兴趣和技能为主要目标,而活动课程的目标是通过面向全体学生的活动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个进行自主、共同、综合的学习机会或空间,使其知识学习、实际体验、态度养成、能力培养等统一起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所以,笔者认为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完整性来说,活动课程与课外活动都有存在的必要。无论是以活动课程取代课外活动,或是死板地按照课外活动划分和操作活动课程都是不妥当的。应当在设立和完善活动课程的同时,继续保留和丰富课外活动,并使校内与校外的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能在丰富学校生活、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促进素质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此,在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应避免简单化的“类别”划分和安排活动课时的做法,可将不同“类别”的活动加以综合,课时打通使用,将长课与短课相结合;活动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等不应强求统一,而应强调多样性和突出地方特色,鼓励以社区和学校为主体设计和编制灵活的活动课教学计划;活动课程的教师应以兼职为主,同时应鼓励学校从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采取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相结合的办法。有必要进一步改变目前课程计划中课时安排过满、缺乏弹性的问题。给学校的课程实施和学生的课外活动以更多的余地。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是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即广义的学校课程的三个必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在素质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相互替代、相辅相成的作用。要真正实现素质教育,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地把握三者的性质和相互关系,注意发挥其各自的优势,实现功能互补。要实现这一点,还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做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