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山东济南 250033)
【摘要】总结454例动态脑电图监测过程中,给与监测前、中、后的全程、科学有效的护理,保证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
【关键词】小儿;动态脑电图监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196-01
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因发作形式多样,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而EEG(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分类、及临床指导用药方面都有重要的价值。因常规脑电图监测时间短,癫痫样放电的检出几率大大降低,态脑电图监测(AEEG)或便携式脑电图监测通常可连续记录24小时左右,又称24小时脑电监测。AEEG正好弥补了常规脑电的这一不足。但是由于AEEG监测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小儿不同于成人,合作程度较差造成电极松动或脱落,导线损坏等原因导致监测质量下降或失败。所以在行AEEG监测过程中,对患儿全程、科学有效的护理是保证监测过程顺利进行及取得良好监测效果的必要条件和基础。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们对住院454例癫痫和疑似癫痫发作患儿进行AEEG监测,并给与全程有效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所监测454例患儿均为住院病人,男273例,女181例;年龄7d~14岁,其中正常157例、界限性42例,监测到癫痫样放电255例。监测结果经专业技术人员分析并经三级医师负责复核后联系临床做出诊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检查方法
采用美国进口Nicolet one数字化脑电图仪,电极放置按照国际10~20系统安放16~19导联记录电极,电极采用镀银盘状电极,导电膏为尼高力进口专用导电膏,3M防过敏胶带涂火棉胶固定,(年龄稍大,合作程度好的不用火棉胶),外用弹力帽固定,对于合作较差,哭闹严重的患儿夜间加用弹力绷带固定一圈。完成电极安放后视患儿合作程度做睁闭眼、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等诱发试验,保证记录良好的背景状态。监测中详细记录患儿各种生活状态及特殊事件,采集同步脑电活动,利用回放系统进行分析,专业医技人员进行阅图,根据不同情况选取最具有代表性EEG进行打印。
2.结果
对所监测的454例患儿,行动态脑电监测过程中均无电极脱落,全部完成监测过程。其中一例1岁5月男性患儿双侧额极位置出现散状微小水泡,未给与特殊处理,第二天水泡消失,其余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及时准确并客观的记录了患儿的脑电活动。
3.护理
3.1 监测前:操作前一天通知患儿及家属并详细讲解监测过程及目的。提前帮患儿洗头以减少阻抗,并准备必须的生活用品,例如:记录所用笔,患儿开身衣物,避免穿脱套头类衣服引起电极脱落;年龄稍大点患儿可直接与其沟通,取得合作。
3.2 对于癫痫患儿所服用抗癫痫药物,无医务人员特殊交代,家长及患儿不得自行停药或减药。
3.3 监测中护理
3.3.1环境及心理护理:室内环境及度适宜,操作间墙壁均为卡通图画,取消孩子的恐惧感,脑电图室工作人员关心体贴患儿,语言温柔,态度和蔼,年龄小的患儿可以讲故事或用玩具惹逗患儿,分散其注意力,以利于电极顺利放置。
3.3.2电极安放完毕,给家长及患儿详细讲解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整个监测过程中必须妥善保护记录仪器,不得自行打开仪器,记录盒不能挤压磕碰并注意防水。
3.3.3监测期间患儿日常活动不受限制,但是应避免跑跳打闹等剧烈动作,勿抓挠头部,特别是贴有电极部位,除正常三餐外尽量少吃零食,避免手机、电动玩具等各种电磁干扰,以免影响记录质量。
3.3.4监测期间家长需记录患儿的生活状态,包括发作、清醒、进食、入睡、觉醒的时间,3岁以上患儿每小时保持闭眼5~10分钟,以保证良好的监测效果。
3.3.5监测期间患儿如有发作,及时通医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措施,尽可能避免移动患儿,记录发作时间及表现,避免强行按压患儿身体或肢体活动。
3.3.6监测过程中,脑电图室工作人员定时巡视患儿并检查仪器,保证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护理人员巡视病房过程中,适时给与健康宣教,及时纠正患儿及家长的不良或影响监测效果的行为。
4.监测后护理
4.1 监测结束后,协助家长给患儿洗头,并告知家长取报告具体时间。
4.2 对患儿及家长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指导遵医嘱规律服药,勿私自减药或停药;患儿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5.总结
通过454例患儿AEEG监测过程中,我们给与全程、安全及科学的护理干预,保证了无电极脱落,无患儿发生意外伤害,取得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晓燕.临床脑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论文作者:沈秀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患儿论文; 脑电图论文; 电极论文; 癫痫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家长论文; 效果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