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习,父母的五大困惑(一)_亲子成长论文

论学习,父母的五大困惑(一)_亲子成长论文

关于学习,家长的五大困惑(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困惑论文,家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关于学习,家长的五大困惑

      ——要不要教孩子识字?

      孩子上大班了,看看周围好多同龄孩子已经拿着圆珠笔,像模像样地开始写字,自己孩子却“目不识丁”,只能写写自己的名字和“大、小、一、二”这样简单的汉字。一想到孩子“大字不识”,就担心他到了小学跟不上,但又不知道应该怎样教他认字,心里也不确定,要不要教学龄前的孩子认字?于是,只能越想越焦虑…

      杭州市西湖区文苑幼儿园 姿姿妈妈

      专家观点:幼儿识字,切勿“揠苗助长”

      1.从幼儿年龄特点看“认字”

      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是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在幼儿的认知观念里,汉字本身是由各种线条构成的图形,所以他们识汉字就像是在识图。心理学研究表明,4~5岁是儿童图像知觉发展的敏感期。因此,4岁是教孩子识字的最佳时期,有研究发现,婴幼儿认识汉字的过程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会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的“图形”来识记。因此,教孩子识字需要遵循孩子“先整体后局部,先具体后抽象”的心理发展特点。简单机械地重复进行无意义的单字识字,孩子很难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很容易遗忘。因此,家长不应该把孩子认字当成单纯的学习任务,而应将其融入到生活中,为孩子提供适宜认字的环境条件,帮助孩子在形象生动的文字环境中进行整体识字。

      2.在生活中教孩子学“认字”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较小的孩子,父母不妨教他们一些在生活中经常能够看见的、醒目的、简单的字。例如,家长可以在家具、电器、房间、墙壁上贴上相应的字卡,在家里布置一个汉字环境,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把汉字与实物联系起来。当父母带孩子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在路上指认各种标牌,教孩子认识“入口”“出口”或者商品包装上的字。对于生活中的常见家庭用品、街道上的广告牌、孩子喜欢的零食等,也可教孩子认读。

      教孩子识字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场景和模式,每位家长都应该结合自己孩子的认知特点,灵活选择方式方法,培养孩子的识字兴趣,使识字活动与家庭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3.认字,是好奇探索,而不是“童年恐慌”

      机械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并不适合6岁之前的孩子。强行灌输不但不能使孩子对认字这一过程产生兴趣,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童年恐慌”。因此,学前阶段的幼儿家庭教育需要加强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的教育理念。我们不是简单机械地教孩子重复识记纸上的汉字,而是要让孩子自主地对识字产生兴趣,喜欢上认字。同时,家长们还应该认识到,教孩子识字最重要的结果并不是孩子掌握多少汉字,而是在识字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发展。我们想提醒家长的是,我们的孩子不会因为比别人少学几个字就落后,我们需要做的,是满足和保护孩子对“文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小链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认字”的教育建议

      ●让幼儿在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文字符号的功能,激发书写的愿望。如:

      准备供幼儿随时取放的纸、笔等材料,也可利用沙地、树枝等自然材料,满足幼儿自由涂画的需要。

      鼓励幼儿将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故事画下来并讲给别人听,让幼儿感受和体会写画的方式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把幼儿讲过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念给他听,使幼儿知道说的话可以用文字记录下来,从中体会文字的用途。

      ●在绘画和游戏中做必要的书写准备,如:

      通过把虚线画出的图形轮廓连成实线等游戏,促进手眼协调,同时帮助幼儿学习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运笔技能。

      鼓励幼儿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

      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提醒他们写画时保持正确姿势。

      2 关于学习,家长的五大困惑

      ——英语,学还是不学?

      “语感”“语感”……当周围许多家长谈着“语感”的时候,我就一阵心惊:我会不会在孩子最适合学习外语的时候错过了为她营造外语学习的环境了呢?双语幼儿园、剑桥英语学校、阶梯英语教学……当听着许多孩子嘴里蹦出的英语单词时,我总是隐隐担心:都说幼儿期学语言特别容易,我是不是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学外语时期呢?

      江苏省海门市通源幼儿园 圆圆妈妈

      专家观点:外语学习,从“听”中“习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大脑已经准备好了接受各种语言的刺激。在这一时期,让孩子接触某种语言信息可以很容易地让孩子习得这种语言。众所周知,母语的语言环境是自然而然的,所以,如果家长能创设第二语言学习的环境,同样可以让孩子习得第二种语言。但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让孩子学习第二种语言,并不是教孩子背单词、学语法,而是在一种无声环境下的“熏陶”与“感染”,而这种“熏陶”与“感染”下的语感与日后的英语学习成绩并无必然联系。如果家长抱持着“为孩子的英语打基础”“多记点单词,将来学英语胜人一筹”这种“功利”观点,那孩子将会在枯燥的单词记忆中丧失学习兴趣。如果孩子只是感受,只是“熏陶”,那许多“学习”也就自然而有效得多。

      英语学习关键词1——环境

      根据大脑的可塑性研究,幼儿期既是神经可塑性最强的时期,也是语言能力迅速发展的时期。如果此时为幼儿提供第二语言的学习环境,随着言语刺激的不断积累,幼儿正在发育的大脑就会自动发展最有效的神经语言网络,而能够在母语的言语处理系统支持下更省力地学习新语言,因此其学习效率和能力都要高于学习开始较晚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因此,在学龄前,家长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第二语言学习的语境还是必要的,家长可在生活中为孩子提供适当的素材,如看动画、听录音、听歌谣等。因为对外语的学习来说,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一定要依据孩子的兴趣引入相关的材料,使幼儿在轻轻松松的活动中被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

      英语学习关键词2——游戏

      英语是“习得”,而非“学习”而来的,是先吸收再模仿而形成的。所以,对于学龄前幼儿来说,和孩子做一些关于英语的小游戏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他有两个小名字”的游戏,如看到某一样物体,可以先说他的中文名字,再抢答英文名字。在这样“抢答名字”的过程中,孩子便会觉得掌握一种语言是一件美好的事,不同的语言可以让他的世界更为丰富多彩,有趣好玩。

      英语学习关键词3——兴趣

      无论何种学习,“兴趣”始终应摆在首位。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热情,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让孩子感到学习英语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甚或是让孩子感受到原来学英语和玩游戏一样美妙。让语言成为孩子的玩具,成为一种快乐的游戏途径。如果亲爱的家长能有这样的心态,不刻意地为教而教,让孩子为学而学,那“学”就寓藏在快乐与兴趣之中。

标签:;  ;  ;  ;  ;  ;  

论学习,父母的五大困惑(一)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