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与途径论文_罗雪萍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与途径论文_罗雪萍

官渡区一中

创造是民族自主之本,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发明的动力。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归根结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因此,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强烈的创新意识、旺盛的创造能力是人才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否能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成了教育的核心所在,而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立足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是智力的磨刀石”。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能创造性地学和创造性地用。因此,数学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下面介绍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引发兴趣,激起创造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那就是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介绍一些科学家利用思维这一武器。去揭开人类社会及大自然奥秘的事例,把学生这种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还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使“障碍”最终得到排除。这样不仅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进取激情。

2.民主氛围,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多端性。

创造性思维多端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想问题,在问题面前总是会尽量提出各种解答方案,在一个方向受阻时,立刻转向其它方向,并能在多种方案中用心寻找最优方案。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与创造性思维的多端性有着必然的联系,只有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思维活跃,对课堂参与性显著提高。敢想,敢说,敢问,乐于思考,乐于发表意见。从而培养了创造性思维的多端性。

3.主动探索,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

创造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与众人不同,对完美无缺的事物提出疑问,锐意进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不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更要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勇于提出新见解、新看法,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索,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

4.开拓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性。

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思维的发散性,表现在思维过程中,不受一定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多角度、多层次去猜想、延伸、开拓,是一种不定势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具有多变性、开放性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开放型试题的研究,诱导学生展开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去发挥、探索、推理,得到多个结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创新多变,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指在同一问题中,敢于质疑,产生各种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形式,它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求异性。

6.超越常规,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的活动中善于严格的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智力品质,能从多元角度探索,批判的审视前人的成果和实践经验。思维的批准性是创造性思维的高层次体现。

对于老师,学生总认为老师说的是真理,不敢对老师有任何的看法,这样束缚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对于同学,学生总是有从众心理,而从众心理不利于个体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思维批判性的培养。对于学生自己,学生的主体经验是阻碍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的一个因素,用经验的处理常见问题时能够得心应用,但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教师要发扬民主,提倡学生大胆质疑,要求学生不要盲从别人的思维模式,要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克服自身经验对创造性思维的批判性的培养。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应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论文作者:罗雪萍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与途径论文_罗雪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