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教学之我见论文_熊海华

语文创新教学之我见论文_熊海华

◇ 熊海华

(渠县定远乡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如何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仍是其主渠道。要充分发挥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一、教师应具备创新素质

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等方面起着主导性作用。人们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教师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及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利用创造性思维的策略,配合课程,让学生有应用想象力的机会,培养其创新能力。我们知道,创新性思维教学并非特殊的或标新立异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

教师要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掌握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艺术,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成功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自由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二、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打破“教师万能”及“唯我独尊”的观念,放弃权威式的发号施令,改变那些老师唱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教师与学生不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教师要主动转换角色,要认识到学生不仅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还是教师的服务对象,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教师要从至高无上的讲台走向学生,与学生站在平等的位置上,成为学生的朋友和导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同时,要发挥好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正视学生间的差异,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乐于倾听谈论学生意见和观点,诱导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去发现去领悟去创造,进而给予积极中肯评价,并着力营造平等、民主、有趣、和谐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降低学生的消极情绪,使学生有更多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使学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来。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三、探索创新性教学途径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教给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让学生丢掉过去的思考“习惯”,摆脱思维单向的干扰,进行“反向”“多向”“发散”“超前”“综合”“变异”“变通”思维。启发学生在求同基础上多角度思考问题,养成“求异”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有疑问才有思考,才有发现和创造。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学生的质疑是学生创造灵感的闪现,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加以正确引导。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营造创造性思维环境,提倡合作学习。应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与灵活处理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一些教学内容利用课堂时间难以完成,老师可先把问题提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把零碎的、粗糙的思想片断系统地组织起来,再经课堂汇总,这样不仅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学会了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交际水平及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了所学知识点时,还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从不同的侧面把所学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在实践中,通过感、听、看等形式,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开拓视野,以此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

老师可结合教学中有关知识点,把社会焦点、全球热点问题展示出来,让学生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置身于社会中,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大胆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和途径,发展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

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学习阵地,但不是唯一的。生活处处皆语文,开展适量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与灵活处理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是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将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等进行广泛的交流,这样学生通过交流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二是选择学生有分歧的问题开展辩论会。学生会进行大量的阅读,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信息,并用事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激烈的讨论中将活动引向深入,进而达成共识。三是成立报刊社或文学社。按学生的兴趣成立兴趣小组,让学生办报刊,成立文学社,使自己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知识得以运用,潜能得以挖掘,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自己的机会。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艺术水平,正确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这需要教师认真仔细地备好每一堂课,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论文作者:熊海华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3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  ;  ;  ;  ;  ;  ;  ;  

语文创新教学之我见论文_熊海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