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第九小学 安徽宣城 242000
【摘 要】我国课程改革整如火如荼的开展,美术教育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文中主要分析了小学美术教材对学生积极性调动方面的理论,然后就小学美术教材的尝试性转变展开了探讨,以期能为帮助美术教师更加了解课程内容、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材;积极性;转变
一、对小学美术教材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理论分析
(一)学生需要的满足与调节
1、课程标准定义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向,并推荐了一些教学活动的方式,但非强制性,老师在上课时可以根据学生需要选择与否。例如:陶艺,许多学校都不具备这一条件。另外,相同的需要可用不同的对象来满足,相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计自己的具体教学活动。这样就满足了师生的心理需要,给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科书可以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对老教科书的改进。它激发了学生的需求,依靠目标引导,提高了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小学设计的内容包括最受欢迎的书籍封面设计、学校运动会或艺术活动海报设计、对废弃材料再加工设计制作手工艺品等,这些活动与生活息息相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小学教科书没有强制性的标准,以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相反,他们尽力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各自努力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既强调结果,更注重过程,满足学生成功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但在教学时应注意不能过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免降低他们的积极性,适当的磕绊与阻力是有必要的。
(二)形成学生良好态度促进积极性调动
1、小学美术教育的重点是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然后把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学习动力,美术教育要饱含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独特魅力,使课程内容符合学生的情感和认知,教学方法不一,课程内容活泼多样,改变以往只专注对知识基础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习的积极性。
2、小学美术教材应该是人性化的,并表达出美术对社会的作用性。应注重对教育的审美、情感的培养、对社会和自我的理解及空间思维的形象化,发展潜能,提高素材产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等。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了解艺术的重要性改变对艺术课程的偏见,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评价标准体系对态度的形成。小学美术教材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本,对美术的评价要保证目的性、全面性、整体性和多样化。使学生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习惯,通过对学生的良好的学习态度跟合作精神给予肯定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学美术教学的尝试性改变
(一)在教学环境的设计上
在课堂上组建学习艺术小组,以小组为团体打造一个平等和谐、身心舒畅的课堂氛围,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并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课程改革不只改革内容,还要改革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1、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要遵循美学原则,引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想象并组织讨论,使得学生对于艺术有更深的了解。
2、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组织学习思考、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学习运用美学语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积极思考,勇语发言,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3、鼓励学生进行全面综合性的学习,把美术教学引导到日常生活上来,使学生体会并发现美术与其他学科以及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4、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培养感受、观察、体会、表现和收集数据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
(二)在活动过程的安排上
分为四个过程,都用美术语言来描述,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
1、猜:对人物模仿表演和猜测。准备一些对人物特征或表情等描写的卡片,分发给每个小组,由小组内一名成员表演或画出卡片上的动作或表情,其他成员轮流猜卡片上的内容。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人物的“神”和“形”的塑造能力、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思:让学生思考总结,哪些学生表现好?为什么?引发学生的思考发掘,培养学生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思想。
3、论: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神”和“形”的关系与区别,小组内以投票的形式总结出多数人认为对的结论,最后结果交给老师分析对错,培养学生间分析、语言表达及相互学习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4、结:以小组为单位对任一作品进行赏析,组内讨论、总结完毕后,要求在课堂上对其他小组及老师讲解本组的结论,最后由老师分别解析每组结论中的错误与缺陷,当然如果有同学想要单独表达对某件作品的独到见解,也要给予积极的态度与肯定,这样既培养了学生间的学习能力,又有效的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实现了对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体现了新概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著《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常锐伦著《美术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祝怀新、林道辉著《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4]祝怀新著《环境教育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江木针,安徽宣城人,2002年毕业于巢湖学院美术系,先后任教于水阳中心初中,宣城市第二小学,宣城市第九小学;自幼酷爱山水画,先后师从唐绍尧、刘德水、方严等。
论文作者:江木针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学生论文; 积极性论文; 美术论文; 小组论文; 教材论文; 宣城市论文; 小学美术论文; 《成功》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