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实践探索论文_张丽萍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实践探索论文_张丽萍

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郭庄中学 266736

“导”者,引导、开导,疏通之意;“入”者,由外至内,进入也。课文的“导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一定的引导、疏通,让学生能进入文本,品读课文,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这一美育目的。

那么,导入怎么才能让课堂“美“起来呢?对此,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沉静心情,亲近文本——应景式的导入

快节奏的社会让身处其中的我们不免浮躁,成人如此,孩子亦不能幸免。因而想让学生静心看书、倾心品读文本不是“我们一起来看**课”这一句话能轻易办到的。学生不深入文本,又何来情感激发、情趣培养一说?是应景式的导入让这一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

应景式导入中的“景”不仅可以是生活事件,还可以是相关课文,或是其他学科知识,甚至是电视节目。

如教学《土地的誓言》一课时,我用了这样的导入:当学完了都德的《最后一课》,我们了解了当战争使一个国家灭亡,那么它的人民将面临多大的灾难与不幸?所幸,今天的我们还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世界中,这一份安宁来自于无数正义者的浴血奋战。作为一名中国人,当我们的国土沦陷时,我们的爱国情感也会同样的强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土地的誓言》。课文与课文间的链接使得学生马上回忆起“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沉痛心情,也自发地沉静入新课的凝重基调。

二、引发兴趣,进入文本——引人式的导入

如果说让学生静下心来阅读课文是导入的初级作用,那么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应该与之并驾齐驱。上课伊始,学生们的注意很有可能还停留在前一堂课的解题思路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因此,此刻就需要引人式的导入来牵回他们的思绪,来引起学生对开始上课的有意注意,从而让学生对新课或新内容发生兴趣,进入文本。

引人式的导入,指的是利用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借助故事等形式引入文章的导入方式。引人式的导入,好似一位博览群书的智者在向你娓娓述说着他那讲不完的故事,让你身临其境,让你欲罢不能。

不仅阅读课如此,写作课也少不了引人式的导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次训练写《______的我》一文前,我这样说到:“上学期,我们围绕着人物写了不少文章,几乎写遍了同学们熟悉的每一个人,但有这样一个人,你最熟悉却还没有出现在你的笔下,猜猜他是谁?”这一导入立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他们纷纷罗列已写过的人物再用排除法一一否定,到最后终于恍然大悟,学生充分沉静在课堂讨论、学习的氛围中……

三、激发热情,探究文本——碰撞式的导入

碰撞式的导入,就是能引起学生思维急剧集中、产生思想碰撞的导入方式。碰撞式的导入就像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翩然而至,一二步的妙招就让你深觉棋逢对手,有跃跃欲试想与之大战一场的冲动。

记得本学期教学《范进中举》一课时,明确了自己的任务是让学生能最终体会“封建科举制度对当时知识分子及其他阶层人物的迫害”这一主旨,但细看全文之后,发现文章内容虽生动有趣,易于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但要让学生从文字表面体会到“封建科举”的“危害”似乎颇有难度,由一种现象看到本质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畴。于是,如何让学生透过简易的文字细究文字背后的深意成了我设计导入时的任务。查找各类资料后想向学生先介绍封建科举的流程,但总觉枯燥且功利性太强,苦思冥想之后,总算想出了这样的导入:结合文章内容,推测范进中举时的年龄段?这一导入在课堂教学上取得了比想像中还要好的效果——学生个个埋首于课文,试图找出简洁的答案,但细寻却无功而返的结果更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挑战欲。

在一片争议之后,我把原著中范进中举的实际年龄“54岁”写在了黑板上,学生看后有惊喜、有失望、有不解的。但最终都归于一种表情——不可思议的惊讶。于是,我又趁热打铁,把封建科举进阶的过程抄于黑板之上,然后静观学生之变。果然有学生按捺不住叫起来:“那他考了多少年啊?”也有“他几岁开始考啊?”、“他为什么考那么多年还不放弃啊?”……诸如此类的疑问在我的导入后层出不穷。

于是,在边介绍封建科举各阶段考试时间及年限,边让学生揣摩文中不同阶层人物对范进中举后的态度迥异变化的过程中,学生逐渐体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正应了那句“水到渠成”!

不可否认,碰撞式的导入如电光火石般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究意识,不显山露水,却更能一举获“胜”!

四、拓展想象,开掘文本——启迪式的导入

当学生能够较好地自觉进入课堂,自主地研读文本,那么,导入就可以施展它更高一层的作用——使学生带着对文本的再解读任务,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深化对文章地理解,开拓、挖掘文本之外的内容、精神。此时启迪式的导入就该粉墨登场了。

启迪式的导入,毋庸置疑就是能够在文章开首即为学生打开局面、引发想象,引入课堂的导入方式。启迪式的导入犹如邂逅一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寥寥几声琴音的调试就足以撩拨起你的心弦,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思。

这四种体会、四层境界,足以引领我的语文课堂静下来、聚起来、动出去、想开去,向着认识美、熟悉美、研究美、创造美的方向前进,让学习语文成为一种美的享受,犹如欣赏一件艺术珍品,永远爱不释手;让语文的课堂成为那理顺云鬓、贴齐花黄的姑娘般,永远美韵无穷!

论文作者:张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实践探索论文_张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