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资均衡理论_融资论文

论融资均衡理论_融资论文

评《融资均衡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均衡论论文,融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陈享光同志著的《融资均衡论》是一部研究融资均衡问题的专著。该书从资金需求、资金供给、融资机制和储蓄投资均衡关系几方面对融资均衡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阐明了融资均衡的实现机制、实现途径和实现条件,在融资均衡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见解,是一部很有特色的著作。

首先,锐意创新,开拓性强。作者把融资机制的运行过程和储蓄、投资过程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考察,把融资过程既当作资金筹集、资金供给过程,也当作资金的配置过程来研究,从全新的角度对融资均衡过程和均衡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资金需求及其变动规律、资金供给及其形成规律、融资机制及其运行规律和储蓄、投资及其均衡关系等提出了创新的见解。

其次,视野开阔,论证精当。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抽象法和矛盾分析法,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对融资过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揭示融资过程中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动规律,阐明了融资均衡的实现过程和条件。作者认为,融资既受制于资金供求,也受制于融资机制,因此对融资均衡问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资金供求和融资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作者通过对储蓄过程、投资过程和融资机制运行过程的考察,阐明了融资的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建立起资金供给函数和资金需求函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融资均衡机制和均衡条件。在该书中,作者从宏观与微观的相互联系中考察宏观融资过程和微观融资过程,在宏观分析中联系储蓄—投资过程中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分析了政府融资及总量关系对微观储蓄—投资过程的影响,阐明了政府融资的合理界限和宏观融资机制对融资均衡的影响。同时分析了融资均衡的微观基础和微观机理,阐明了微观融资过程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及其对总量关系的影响。在对融资过程的经济分析中,作者始终坚持逻辑和实践的一致性,不仅对融资均衡过程进行了规范分析,说明融资均衡过程应当是怎样的,而且运用实证分析,说明了实际过程是怎样的,因而得出的结论真实可信。

第三,立足现实,针对性强。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如何协调融资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平衡相关的经济变量,实现融资均衡,促进储蓄—投资流量的增加和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把对融资均衡问题的研究置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现实的基础之上,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联系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分析融资过程中的均衡问题,不仅在理论层次上阐明了社会主义融资过程中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变动规律,揭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融资均衡的条件和决定因素,而且结合我国融资发展的实践,特别是体制改革以来的融资实践,来研究我国体制转轨时期融资均衡的实现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储蓄、投资形成的规律和融资均衡的条件,回答了我国融资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第四,结构严谨,系统缜密。根据融资过程的内在联系作者从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研究融资均衡问题。第一篇考察了资金需求及其变动规律,分析了基于预期收益而产生的投资机会有序化所决定的融资组合,从需求方面说明了融资均衡的决定。第二篇考察了资金的供给及其变动的规律性,分析了国民储蓄的总量和结构,阐明了国民储蓄与外资供给的关系,从供给方面说明融资均衡的决定。第三篇对融资机制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融资机制的作用机理和不同融资机制在融资过程中产生的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第四篇研究融资过程中的均衡机制、均衡过程和均衡条件。这四篇有机联系,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总之,《融资均衡论》是一部高水平的著作。

标签:;  ;  

论融资均衡理论_融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