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吴镜初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吴镜初

佛山新城、乐从镇国土规划局 广东佛山 528316

摘要:我国是一个地广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国家领土总面积排在世界第三位。但在现代社会大力发展建设的进程中,土地资源却越发紧张,甚至出现了严重短缺的局面。造成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没有真正落实开展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以下本文笔者就在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现状的研究基础上,对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改善土地利用现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问题;对策

引言

党的十六大以来,土地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向集约的转变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地球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自然供给,是相对稳定,无弹性的。但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对土地进行整治,以满足人类对土地需求的经济供给则是有弹性的。土地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它的利用程度精细化的高低就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后劲,代表着经济的发展水平。实现土地利用由粗放向精细化转变,深挖潜力,节约集约用地,是当前土地利用上的当务之急。

一、当前我国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国家不断强化土地的宏观调控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土地利用形式较以前有了明显的好转,土地配置不断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因为土地的利用效率低而引起的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现,与中央关于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要求相对照,还存在着 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城市土地规划不合理,土地资源紧缺加剧。农村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闲置土地较多等诸多问题。具体来讲,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用地理念滞后。近几年,由于中央政策的不断出台,人们的用地以观念有所提高,但还缺乏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急迫感、责任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观念还不能完全深入人心,具体的落实上还仍然存在差距。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相应带来了资源日渐紧缺,但有些人还停留在过去那种好大求全、用资源代价换取经济短暂繁荣的粗放利用模式上,导致了土地利用中的浪费、闲置、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成为空谈,直接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目前,很多地方许多项目用地宽打宽用现象非常突出,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严重偏低,使得原本就十分紧张的存量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在项目用地上不能严格执行集约用地的控制标准,没有精打细算、深挖潜力的考虑,粗放用地现象比较突出,以浪费大量土地资源为代价,使“可持续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土地的利用效益较低。

3、城镇建设布局不够科学合理。据有关报告,我国城镇人口2011年达到6.5亿,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1%左右,城市建设用地将大幅度增加。但在城市规划的实际操作中,却不注重“量地而行”,忽略城市建设的实用性,不考虑城市未来的发展空间。在农村,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建住宅也不断向外扩张发展,转移到靠近公路等交通方便的地域,很多老村内形成了“空心村”对它们的治理利用也有相当难度。

4、土地闲置现象严重。原国有企业的土地没有盘活。大部分小型国有企业亏损严重,破产倒闭,土地利用率不高,低层建筑多,占地大,但因为资金、安置等多方面的原因,改造的难度较大。在一些新建园区也存在大量土地闲置现象,土地大量转用、征用后又得不到及时充分利用,园区用地缺乏规范管理。

5、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不够。土地后备资源少,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的难度大,异地开发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新开发土地的质量和利用价值上存在差异。

二、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程度不高的原因

造成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深入反思,明因知果,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管理者不能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自己的工作。不能牢固树立“只有节约集约用地,才能保障发展用地”的新观念,没有真正使节约集约用地和经济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思想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工作思路的滞后,措施的不力。

2、盘活存量土地困难大。存量土地在银行抵押的较多、土地利用率低、私下交易严重,企业对闲置土地有较高的预期等问题,加之个别企业把原划拨取得的土地擅自出租、转让、联营联建,既扰乱了土地市场,造成了政府土地资产收益的流失,又为存量土地的盘活带来较大管理难度。

3、土地利用管理力度不够强有力。建设项目预审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有些预审未能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展,而且仅限于投资额大的项目,预审深度不够,使预审流于形式。集体建设项目管理不到位,私下交易频繁,管理现状不理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上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标准,但缺少相应的扶持、鼓励的优惠政策措施,对经济利益的平衡关系、运作空间的处理没有明确地做政策规定,不能充分调动企业,尤其是农村集体组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积极性。

5、土地市场机制不够完善。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水平低,土地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和覆盖面有待加强,还不能起到先头开路的作用,监督监察的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制约机制和手段。

三、关于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能够缓解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土地资源紧张问题,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就必须要不断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化发展,大力实施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确保各类土地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在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关于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增强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路子,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产出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科学规划用地,从源头严格把关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严格确定耕地保有量控制指标,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大力提倡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不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建设用地和土地利用的实际状况的用地项目一律不批,从源头制止浪费土地现象;

3、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积极盘活存量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定期开展存量建设用地资源普查,制定鼓励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措施。树立土地长效的集约利用观念,对建设用地与耕地进行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方便经营生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发挥建设用地作用,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减少耕地的占有量,保证耕地红线。

4、加强对农用耕地的控制力度

建立农用耕地保护区,加大力度建设农田基础设施,治理中、低产量耕地,根据耕地的现状还采取不同的措施,推广优良高产品种,用科技手段来提高产量,间接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达到农业生产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增强农民居住地,乡镇企业用地的集约利用。

5、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加强监督检查。

政府部门可以运用价格机制调控土地,通过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各种税收,增强土地集约利用的动力。牢固树立节约集约用地和严格保护耕地的意识;执法监察工作要遵循“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方针,加强日常动态巡查,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责任机制,批前、批中、批后要全面跟踪监督检查,实施全程监管。

6、创新机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6.1 强化土地用途管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严格控制耕地转用总量,保证耕地的总量;严格控制增量,农用地转用和征地规模与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建设相适应,并与开发建设的速度相适应,树立保护耕地集约利用土地的经营理念。

6.2 完善土地利用政策法规,提高土地利用管理水平。一是制定从严审批政策,从严管理政策。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二是制定土地利用的监督检查制度,依据相关制度对建设用地进行监督检查,打击投机倒把,防止批而不建,跟踪监督土地利用环节,及时制止违法行为发生。

6.3 发挥地价的调控作用,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发挥地价的调控作用。以地价为杠杆,实现对土地经营监管调控,不同区位不同地价,不同用途不同地价。地价管理从有利于规划建设发展的方向调整,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土地资源需求量加大的形势下,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宣传,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途径,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永祥.集约与节约用地是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J].科技资讯.2009(12).

[2]盛润杰.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问题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1(08).

论文作者:吴镜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吴镜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