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语文课堂中的几种不良倾向_文本分析论文

警惕语文课堂中的几种不良倾向_文本分析论文

警惕语文课堂中几种不良倾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课论文,几种论文,倾向论文,堂中论文,不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但笔者发现,语文课堂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一些教师认为,语文课上得越热闹越能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越花哨越能体现创新思维。殊不知,这些可能会削弱语文学科本应承载的作用。

过分强调拓展,忽略了文本

[案例]一位教师在上《甜甜的泥土》一课时,用半节课时间简单梳理了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母爱的深沉,简单概括了写法上的特点。接着就开始拓展阅读,发给学生另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娘讨来的三袋米》,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并比较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课堂就在两文的比较中结束了。

[思考]学生的阅读是一种学习性、积累性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踏踏实实地沉入到文本中,研究词句形式、语气和特殊修辞,体味语句的本义、暗示义,挖掘其更深意义。这样才有可能读懂、读透文本,见出他人所未见。但是,为使课堂看起来更丰富,有的教师只用一二十分钟时间给学生解读文本,然后就开始了拓展计划。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篇文质兼美的文本教材却用较短的时间去感受文中故事,没有对文本进行细读,那么,学生能否读懂、读透?而且,在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时就急于拓展,要求他们比较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那拓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充分研读文本的基础上理解语言、适度拓展,才是有效的阅读教学。

过分强调多元,忽略了求证

[案例]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一位教师提出问题:“作者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主题?大家可以随便谈谈。”学生们纷纷发言:“社会上的小人物对命运的无奈”,“资本主义社会人情冷漠”,等等。回答完毕后,教师都以“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来加以肯定。而后开始了下面的教程。

[思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教学中不能过分夸大学生思维的多元性。

阅读质量的高下,取决于阅读者对文本信息理解的准确性和完整度。但由于种种原因,阅读者必然会产生不同于作者和其他读者的理解,甚至存在着偏差与误读。教师要正视这种偏差和误读,不能理所当然地将其当作开拓思维的成果,更不能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曲解。

学生的多元见解可以并存,但关键是在大胆假设后,要小心求证,确保言之有据。教师也要评点指导。案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不同的观点给予适当评价和正确引导。这种“只求多元不求证”的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会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见解。

过分强调感悟,忽略了经验

[案例]学习朱自清的名篇《背影》,授课教师比较注重对文本的解读,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字、词、句去理解“父亲”背影所深藏的对儿子的挚爱。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沉入文本,感悟文字,感受那沉甸甸的“父爱”。然而,有的同学在读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现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段时忍俊不禁,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很尴尬。

[思考]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就是“披文入情”的过程。但要使学生“披文入情”,首先要使学生对文中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怎样产生共鸣?单单钻研文字是不够的,因为生活阅历和体验在阅读素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当读者有相关的经历和体验时,更容易产生与作者共鸣的心理情感。因此,当学生缺乏相关的人生体验时,教师如果只注重强化语言解读和诵读,忽略了对背景和情感因素的分析,就可能出现学生对作者的一些描写难有切身体验的问题。

案例中,一段动作描写本该让学生动情,结果却出现了忍俊不禁的情况,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相关体验。他们觉得一个肥胖老人爬栏杆的动作很滑稽,而与父爱没什么联系。因此,教师要注重还原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过分强调人文性,忽略工具性

[案例]在课文《松树金龟子》的结尾部分,作者呼吁人们善待金龟子,“别去打扰它”。一位教师在解读这段内容时,设计了几个问题:同学们身边有没有打扰野生动物生存的事情?对于这些打扰野生动物的人,你想要对他们说些什么……本来稍显沉闷的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讨论进行了20分钟。

[思考]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一些教师特别注重挖掘人文因素,但这样一来,语文教师似乎变成了政治课甚至综合实践课教师。案例中,学生们对这些接近生活的人文话题讨论十分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但这样的讨论又能对文本的研读起到多大作用?因此,语文教学要让“人文”真实自然地走进课堂,在注重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

标签:;  

警惕语文课堂中的几种不良倾向_文本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