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管护与病虫害防治分析论文_毕李明

园林植物管护与病虫害防治分析论文_毕李明

重庆市南岸区园林绿化管理处,重庆400060 摘要:随着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园林植物景观,因为其受到环境、气候、土壤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园林植物管理和维护工作内容有一定困难。为了更好地开展管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工作人员要遵循管护和虫害防治的原则,确定出管护重点,以及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措施,意在让园林植物有更好的生长,打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关键词:园林植物;管护;病虫害防治

生态环境是城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提倡环境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因此各个城市都开展了园林绿化相关工作,为实现园林城市的生态目标而努力。此背景下,很多城市经过不懈的努力,开展更多园林绿化工作,绿化整体面积增加。因此,园林植物的管护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成为园林绿化下一个工作重点,工作人员要保证园林植物更好地生长,做好管护工作,同时提高病虫害防治力度,综合运用各种各样的防治方法,为城市培育出更多高质量的园林植物。

1 园林植物管护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1.1 安全性原则

针对园林植物所开展的管护工作,还有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要遵循的原则是安全性原则,不能危害当地环境,更不能威胁到人类和周围其他生物的健康,管护方法要科学,防治药物的使用要合理。

1.2 生态性原则

该原则的指导思想表现为,保证总体上城市的园林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合理和科学地开展管护工作,并保证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科学有效,不能违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准则和要求。

1.3 综合性防治的原则

针对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这是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性防治工作,不能光预防,不处理,也不能光处理,不预防。将生物性防治当成园林植物管护主导方向,可以采用不违背生态规则的化学方式,辅助应用物理机械方式,从而实现科学的防治,有效的治理,从而实现彻底治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目标。

2 园林植物管护重点

2.1 科学化选择树木质量

城市中园林景观植物中树木种类的确定,并不是随便和随意确定出来的,应当符合一些要求,树木种类选择会影响到苗木成活率以及植物以后成长质量,所要选择适合本地区土壤和气候的树种。避免出现树种选择方面的问题,才能保证苗木质量和苗木成活率。管护中存在明显的问题时苗木质量本身不是很高,苗圃的地段也不是很好,从而将一些外来病虫害,带到原来的园林植物中,埋下了病虫害隐患。所以,管护工作必须要对树木质量和种类进行保管,并运用一系列防范措施,避免受到外来病虫害的侵扰。

2.2 精细栽培和管理幼苗

园林植物的前期管护工作非常重要,而在前期管护工作中,幼苗栽培和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必须要提高对幼苗精细栽培和管理的重视,这才是保证园林植物相关工作长期持续进行的前期。只有对园林植物进行科学精细的栽培以及细心地管理,才能保证其茁壮成长,并避免其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因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并科学的搭配树种,不要认为单一树种的园林植物好管理,而是要将苗木混搭在一起,才能呈现出各种树木混合在一起的完美状态,还能促使苗木快速生长,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病原传播途径切断。第二,建立健全园林植物管理规范与制度,以制度为基础,才能更顺利地开展后续的一些管护工作,依照精细管护制度,全面落实补苗工作、施肥浇水工作、修剪树枝等工作。

2.3 强化植物检疫相关工作

园林植物应当以就近原则建设成园林景观,尽量不用太多时间用来运输苗木,以此节省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植物的运输要确保遵循“两证一签”的制度,特别是那种要运输到很远地方的植物,检疫人员要严格检查,要求个人或者运输单位出具申报检疫证明,或者是申请书,同时上报给当地检疫部门,当检疫合格之后,才能进行运输,如果没有这些证明和许可,则不能调运植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

3.1 基本园林处理技术措施

病虫害防治中能够以基本园林处理技术,更有效地预防病虫害发生。以先进、科学栽培管理技术,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利于植物生长的条件,从而抑制病虫害的出现,进而达到病虫害预防的目的。第一,选择良种:质量高的壮实苗木能够有着更好的抗霜冻能力、抗干旱能力、抗病虫能力、耐贫瘠能力、抗污染能力,进而更好地生长,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第二,选择优良的土地:育苗的苗圃一定要土质肥沃、透气性好、排水性强,同时开展土壤病虫害调查,运用机械设备,进行深耕深挖,以此清理存在土壤中的幼虫、害虫、虫卵等等。这样能够更有效地提升苗木成活率,提高安全性,并在翻耕之后,消毒处理土壤,进而彻底消灭病虫害。第三,科学浇水和施肥:一般情况下,肥料分成无机肥和有机肥两种。无机肥的优势是见效比较快,但是也存在缺点,影响土壤质量。有机肥也有优缺点,优点是能够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改善,提升土壤透气性。缺点是有机肥如果没有良好发酵,则其中会有一些虫卵,所以使用有机肥时,一定保证有机肥完全发酵。最为合理的方式,则是将无机肥结合有机肥。同时还要以植物生长特性以及生长环境变化,作为浇水和施肥的依据。第四,修剪:合理修剪能够为植物提供良好的通风,从而提供给植物更高质量的生存环境;同时修剪也能将已经出现病虫害的病叶和病枝,清理干净,避免其传染到整个植物,也能提升植物本身抑制病虫害的能力。第五,除杂:园林植物生长一段时间之后,根部地面有杂草和枯树叶,这会提供给病虫害出现的机会,所以要及时清理杂草和枯树叶,将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中。

3.2 化学方式的防治措施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中,常见的化学防治方式,有着很好的防治效果。可是也存在一定缺点,那就是部分杀虫剂和药剂有着一定强度的毒性,在处理病虫害的时候,如果操作方法不当,会伤害到操作人员,也会伤害到生存在园林植物丛中的其他有益生物,更严重的一点,则是会污染到大气环境。因此,如果应用化学方式的防治措施,一定要遵循操作规则,使用符合保护环境要求的药剂。

3.3 生物方式的防治措施

生物方式的防治措施得到了一致好评,有着较高的环保性和经济性。该防治措施利用一些能够抵抗病虫的天敌,处理病虫害,像昆虫类、蛙类、鸟类等。防治指导思想是以菌治虫,以鸟治虫,以虫克虫,这种措施的环境效益,是化学方式不能比拟的。

3.4 物理机械式防治措施

运用物理方法,以机械等一些外力对园林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有着一定科学性。病虫害的成长阶段,会受到热效应和电磁能的影响,当高剂量微波或者高频电产生时,会出现电磁热,产生热效应,这种效应作用到园林植物,其中病虫幼虫或者虫卵,则被杀死,从而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3.5 构建病虫害防治体系

想要更全面和有效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应该在体系之下进行。首先,工作人员将园林植物种类归类,找出病虫害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整理后归入档案。其次,构建评价体系,以可行性、经济性、有效性为原则,对防治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不足,并进行处理,采用多样化防治措施,改进防治措施,从而提升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增多,病虫害的发生几率也就越高,如果不能管护和防治好,一方面会导致植物的死亡,另一方面也影响到居民身体健康。为此,园林绿化工作人员,一定要重视管护和病虫害的防治,保证园林绿化工作有效开展,提高园林植物生存质量,进而为城市有更好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促进人们绿色化生活。

参考文献:

[1]程英芬.生态文明建设下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现状和措施研究[J].河南农业,2017(11).

[2]闫越.园林植物管护与病虫害防治[J].农业与技术,2017,37(12):214.

[3]冯立荣,马希锋.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6):186-187.

作者简介:毕李明(1982-),男(汉族),安徽省怀宁县人。园林工程师,本科学士,2006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现就职于重庆市南岸区园林绿化管理处,主要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毕李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园林植物管护与病虫害防治分析论文_毕李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