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天津市 300072;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天津市 300072
摘要:本文从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历史文化背景入手,重点对曹魏邺城和北魏洛阳城的城市特色与成因进行剖析,对该时期中国城市的功能组织、空间格局、道路等级、建筑形态、绿化景观等要素进行探析。进而归纳出该时期中国城市的特征:择中立宫、南北轴线的都城格局从此确立;废弃前朝后市制,采用宫北市南布局;独立文教区的出现,佛教建筑生成的昂扬向上的天际线。这些既体现出儒家礼制的遵循,又兼具突破创新精神。
关键词:礼制,功能分区,中轴线,里坊
对于中国建筑的精神,李约瑟认为:“不论是在那些壮观的神庙和宫殿建筑中,还是在那些或如农宅一样分散或如城市一样聚集的民间建筑中,都存在着一种始终如一的秩序图示和有关方位、季节、风向和形象的象征意义。1 ”这种秩序图示和象征意义就是中国城市秩序和空间伦理。从三国至南北朝,中国差不多有400多年的分裂局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纷纷建立割据政权,促进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大融合。城市建设在割据与融合中摸索发展:曹魏邺城开创了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新局面,北魏洛阳则为隋唐都城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城市秩序在该时期对礼制如何传承,又有哪些创新,是本文重点探索的内容。
1.三国鼎立与鲜卑汉化
东汉末年,历史跨入三国鼎立的对峙时代。各国为争取胜利,都重视后方建设。出现了曹魏邺城、刘蜀成都以及孙吴建业等名都大邑,其规划格局各具特色。曹魏邺城规划,为典型范例,对以后城市规划发展影响很大。
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政权。统一北方中国之后,魏孝文帝为缓和北魏鲜卑族内部及其与汉族之间的矛盾,依靠汉族士族,积极推行汉化政策。鲜卑族的积极汉化是其取得较长时间稳定统治的关键因素。精神层面的汉化就需要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推行汉化政策的重要措施之一,北魏洛阳正是按照儒家推崇的城市秩序规划建设的。在总结东汉以来都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它又有进一步的发展。
2.曹魏邺城
图2-16 曹魏邺城规划示意图
(图片来源:贺业钜.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42.)
邺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漳河沿岸。《魏都赋》中的“览荀卿,采萧相2”表明,邺城的城市建设是受到荀子和萧何的思想影响的。荀子是儒家的革新派,主张“法后王”,萧何崇尚法治,政治上主张革新,曾主持了西汉长安的规划建设。可见,曹魏邺城既体现了儒家礼制等级观念,又具有革新举措。其城市建设具有以下特征:
(1)城市平面规整,呈长方形,据《水经注》记载,“东西七里,南北五里”,据考古实测,东西为2400米,南北纬1500米。作为魏王曹操的封国国都城,其规模仅次于首都洛阳。
(2)形成了明确的功能分区,宫廷区与平民区严格分开。一方面继承了汉长安宫城与外城的区分,另一方面,改变了汉长安宫城与里坊相参的布局。城市中间有一条连通东西主要城门的干道,将城市分为南北两部分。北半部为统治阶级专用地区,南半部为官署和一般居住区。
(3)宫廷区布局改良了三朝之制,将中朝和寝宫布置在正殿和祖庙社稷之左,而不列在其后,表面上看是东西并置,实际上已避开城市南北中轴线的尊位,依旧体现了主次、尊卑有序的儒家礼制思想。同时也体现了邺城建设重实效,不事夸张的规划精神。用左思的话说是“商丰约而折中3”。
(4)道路系统采用经纬涂制,自南垣正南门——雍阳门向北直达宫廷区的大道为南北主干道,与全城东西主轴线交汇在文昌殿宫门——延秋门前。考古实测南北干道长730米,宽17米4。全城道路分布十分均衡,闾里划分大小一致。
(5)城内楼台建筑林立,“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5。”“城之西北有三台……中曰铜雀台……,南则金虎台……,北曰冰井台6”。“三台皆砖砌,相去各60步,上作阁道如浮桥7”。楼、台、观等建筑平战结合,平时可供游憩,战时就是防守的制高点,其极大地丰富了城市天际线。
3.北魏洛阳
图2-17 北魏洛都城市规划概貌图
(图片来源:贺业钜.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73.)
公元452年,北魏孝文帝继承皇位。为缓和当时汉族人民与鲜卑族统治阶级的矛盾,缓解北魏本土工农业发展缓慢带来的经济危机,孝文帝依靠汉族士大夫李安世、李冲等为之策划改制。公元493年,孝文帝借南伐之名,率军进驻洛阳,以行迁都之实8。迁都并建设洛阳是孝文帝改制的重大举措之一,他的改制以尊孔崇儒为指导思想。《周礼》作为儒家经典对洛阳规划建设的影响很深。北魏洛阳城具有以下特征:
(1)采取宫城、内城、外廓三套城廓配置方式。吸收曹魏邺城经验,将宫廷建筑集中布置在一座宫城内,置于内城中央略偏西处9。内城利用前代旧城改造而成,保持南北长、东西短的近似长方形的“九六城”形制。外廓规模庞大,面积将近内城的五倍。“京师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10 ”。
(2)宫城居中,内城又居外廓中部,形成层层环卫,逐步集中之势。显示了洛阳作为四方向往的政治中心的地位。正式形成了南起圜丘,经四夷馆、四通市、永桥、灵台、宣阳门、太庙和太社、铜驼街、衙署、宫城、华林园、大夏门,北达邙山的南北中轴线。
(3)内城为政治活动区,外廓为经济活动区。宫城是内城的核心,庙社、官署、府库、官府作坊、权贵府邸等均按方位尊卑,环绕宫城布置。遵循“左祖右社”之制,在中轴线主干道铜驼街东西两侧,宫城前,布置太庙和太社,并布置主要官署,作为宫城的先导。外廓以市为中心,各种手工业作坊和商贾平民居住区,均按经济发展需求围绕市来布置。
(4)洛阳的功能首在政治活动,因此其总体布局相当重视礼制秩序。宫城位于城市中最显赫的中央方位,继承前朝后寝的传统。铜驼街北端西侧街坊内布置灵太后建的永宁寺9层木塔。城东端偏北设太仓,邻近太仓的东阳门外有租场,征收各地贡赋,形成了洛阳的仓储区。礼制建筑向南延伸到南廓当中,布置灵台、明堂和辟雍,一直渡过洛水,直抵廓南的圜丘。
(5)三市各有不同的职能,围绕着市聚集了不同的手工业作坊和居住区。于西廓建“大市”,市周回达八里,规模很大。市周围分布有酿酒、制造寿器等民营作坊,以及特种服务业。“大市”周围居民众多,分布有规模宏大的皇子居住区。于东廓建“小市”,规模较小,市附近有屠宰业等自产自销的“工肆之人”。“小市”周边以一般士庶居里居多。于南廓建“四通市”,是当时的国际贸易场所,“天下难得之火,咸悉在焉11 ”。“四通市”周边是各国使节、外商、侨民居住区。
(6)采用经纬涂制道路网,呈不规则方格网,大概是沿用旧城原状较多的缘故。以通向城门的御道为骨架,城门内道路宽约40米。用地划分继承了井田方格网系统,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剧增,其规划用地单位也就由传统的“夫”(100亩)扩大为“井”。“井”乃“九夫之田”,占地方一里。洛阳仍继承了传统封闭里坊制。
(7)城内开始重视绿化景观,树木很多,树木沿主要道路和河流种植,谷水两岸多植柳树。登高而望,可以看到“宫阙壮丽,列树成行”。谷水除担负宫苑、城濠、漕运用水外,还作为景观水,由西北穿外郭与内城而注入华林园天渊池和宫城前铜驼御道两侧的御沟。
(8)城内有独立的文教区,佛教建筑众多。太学布置在南廓偏东部,位于明堂辟雍附近。佛教盛行,寺庙塔院等佛教建筑构成了一种重要的建筑空间形态。北魏晚年的洛阳,“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城市整体风貌呈现出“招提栉比,宝塔骈罗”,“金刹与灵台比高,讲殿共阿房等壮12 ”的气概。无论是否符合洛阳城市规划与建设者的本意,佛教建筑的大量兴建无疑给城市空间形态带来了极大地变化。大小的佛塔、灵台与宫殿建筑共同构成了昂扬向上的天际线和城市意象。
4.三国至南北朝时期的城市秩序
从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城市建设,一方面遵循儒家礼制,另一方面根据当时的现实要求,积极谋求创新,形成了该时期独有的城市秩序,并对后世城市产生了深远影响:
(1)城市选址更合理。或位于水陆交通干线上,或周边具有较好的农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能保证城市居民给养和城市经济发展要求。地形较优越,有利于发展且便于城防。临水筑城时,能处理好生活生产用水、漕运、城壕、防洪等各方面的关系。
(2)城市规模没有定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但城市规模必须与城市人口和周边农业用地生产能力相匹配。城市平面形制根据地形和当时的现状条件确定,也没有定制,但一般应保持外轮廓的规整性。
(3)城市功能分区明确,政治生活区与经济生活区通过道路或城廓严格区分开。政治生活区以宫城(首都)或官署(郡县城)为核心组织各功能空间,包括宗庙、社稷、主要官署、主要寺庙、权贵府邸、皇家禁苑、太仓、防御堡垒等;经济生活区以市为核心组织各功能空间,包括各种手工业作坊、不同职业不同等级居民的居住区、使馆区、文教区、普通寺庙等。
(4)择中立宫,宫城位于内城的中心,内城位于外廓的中心。强化突出了宫城居中的最尊贵地位。三套环城的布局既满足了军事防御需求,又方便了功能分区,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宫城核心与至高无上的地位。
(5)都城南北中轴线正式形成,该轴线是城市的精神主线和结构中枢。轴线上按儒家礼制秩序串联了一系列礼制建筑和重要职能区,以北魏洛阳最为典型。其轴线是城市主要结构轴线,串联起核心功能区。这种中轴线布局结构在以后的中国历代都城中将被广泛继承和采用。
(6)礼制建筑趋于完善,包括圜丘、明堂辟雍、宗庙、社稷等,在城廓中按方位尊卑布置,体现了尊崇儒家礼制的思想。作为重视儒学的体现,将文教区纳入城廓中,包括都城中的太学等组成的中央文教区,以及由地方学校组成的地方文教区。
(7)发展传统的井田方格网系统,经纬涂制道路网得到继承和发展。城市采用方格路网划分用地,但基本单位由“夫”扩大到“井”。通向城门的交通性干道较宽,其他道路宽度根据交通需求确定。道路线形不苛求规直,而是根据地形和当时现状允许有适当曲折。城市建设注重与自然河流的结合,并营造绿化景观。
(8)宫城采取前朝后寝制,废弃前朝后市制,采用宫北市南布局。市虽为集中市制,但有了不同分工,成为不同的经济活力中心。市结合周围不同产业的手工业作坊,再结合不同职业、不同阶级居民的里坊,构成了城市中的经济生活组团。里坊分布取决于居民的职业要求,并不强调礼制等级与方位尊卑的礼治秩序。仕者近宫,工商近市。
(9)佛教盛行使得城市中大量建造佛寺、佛塔等佛教建筑,丰富了城市空间形态,大小的佛塔、灵台与宫殿建筑共同构成了昂扬向上的天际线和城市意象。
注释:
1[英]李约瑟原著,[英]柯林?罗南改编,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译. 中华科学文明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41.
2左思. 魏都赋.
3左思. 魏都赋.
4河北临漳邺北城遗址勘探发掘简报(J). 考古,
5水经注. 转引自董鉴泓. 中国城市建设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8.
6水经注. 转引自董鉴泓. 中国城市建设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38.
7邺中记.
8魏书?高祖纪.
9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 考古,1973(4).
10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
11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
12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序.
论文作者:田名川1,王哲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洛阳论文; 城市论文; 礼制论文; 北魏论文; 儒家论文; 宫城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