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企业文化建设_商业论文

中国商业企业文化建设_商业论文

中国商业企业文化的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文化论文,中国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被视为企业管理的灵魂而受到世界各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现代企业决策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决策,更多的已发展为一种文化决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我国商业企业要想在流通领域内振兴腾飞,取得长久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就必须在探索和建立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现代商业企业的同时,认真研究和把握民族和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开发和构建商业企业特有的微观上层建筑——中国商业企业文化。

一、当前构建商业企业文化的紧迫性

任何企业从它诞生之日起,企业文化现象就随之产生,商业企业也不例外。而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文化,是指按市场规律独立地组织商品流通的商业企业所需要的企业文化,它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业企业文化有很大区别,而且这种商业企业文化的构建在当前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这是因为:

1、商业企业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对商业企业的必然要求。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经济来看,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人类消费需求的文化品位越来越高,科技、文化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而出现了一种经济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内在统一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在流通领域的体现就是商品经营活动在更高的文化层次上发展。随着我国金融、财税、外贸等体制的改革,逐步与国际惯例的趋同或一致,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接轨,对外国际交流将与日俱增。我国的商业企业要想在商品流通新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顺应文化趋势,营造新型商业企业文化。

另一方面,应看到中国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济建设已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思想观念已有很大改观,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居民消费开始由温饱实用型向娱乐审美型转变,市场状况也逐渐、部分地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但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远未建成,商业企业身处市场经济初期状态中,不能坐等其自然发展,应当自觉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把握消费者深层文化心理和审美需求,在商品经营活动中推出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层次需求的具有文化品位的营销观念和手段,才有可能促进生产,引导消费。

2、商业企业文化是深化商业改革,转换商业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商业企业改革的根本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改革的出路在于转变经营机制,改革的目标在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探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商业企业文化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灵魂。一方面,商业企业文化将为企业经营提供一种适应现代管理需要的商品经营活动观念和方法,即企业职工心理、企业伦理、传统、企业环境及企业价值观念和员工思维方式等。运用它能提高商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商业企业文化所产生和形成的凝聚力是企业开展各项活动最强大的动力。通过企业的内在凝聚力,调动员工积极性。如果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看作是商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过程中的“硬件”建设,那么构建商业企业文化就是与之相配套的“软件”工程。建立商业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与构建商业企业文化相结合,才能促使商业企业转制。

3、商业企业文化是适应竞争,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需要。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商业企业员工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的决策水平、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最终将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商业企业文化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能激励员工为更好地完成工作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提高员工素质。因此,商业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企业适应竞争,谋求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如何构建商业企业文化

1、进行商业企业文化的文化心理建设。企业文化心理是全体员工对企业宗旨、企业价值观念的认识、理解和态度。文化心理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把企业的价值观念转化为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念的体现和具体化,是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企业文化稳定成熟的标志,企业精神需要企业有意识、长期不懈地努力培养。因此,形成商业企业的企业精神首先要求确立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在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策略中,必须贯彻企业价值观念,在企业的日常行为活动中倡导企业价值观念,以价值观念作为方针和准则,通过长期努力,使每一员工能正确理解和接受企业价值观念,并自觉在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中形成本企业特有的风范。

2、商业企业文化的文化素质建设。商业企业的员工队伍素质影响和决定着员工对企业价值观念的理解程度和水平。文化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商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对商业企业职工队伍进行系统的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商业企业进行在职教育的主要内容有:政治思想觉悟教育、企业宗旨教育、基础文化知识教育及专门业务知识教育。在教育形式上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并注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针对性,逐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3、营造商业企业文化的文化机制。企业文化的文化机制是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文化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和形成企业道德规范,即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内部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道德规范也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发展形成的,它的作用远比法规命令、规章制度更广泛,效果也更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扬好传统,开创新风尚,是商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领域。另外,营造商业企业文化机制的另一条有效途径,是树立企业的英雄模范人物,通过典型人物影响和带动其他人员,使员工从本企业活生生的人物身上看到企业宗旨。发挥榜样的力量,是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三、构建商业企业文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讲求科学性、独创性。科学性是指商业企业文化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正确反映商品流通、商品经营之发展趋势。为此,构建商业企业文化时必须认清国际国内形势,了解商品流通的新格局、消费需求的新特征,以及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等情况,以此为基础来构建商业企业文化。另一方面,要建设本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既要体现客观环境对商业企业的要求,又要反映本企业全体员工内在的共同追求和独特风貌。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具有科学内涵和独具一格的企业文化。

2、正确处理动态性和稳定性的关系。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长期稳定地对企业行为发挥作用,不会因企业领导班子的调整等变化而轻易改变。但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技术、新思维、新文化不断涌现,各种外来文化不断冲击,商业企业文化若不适时加以调整,就会在发展中逐渐因过时而失去生命力。因此,构建商业企业文化一定要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尤其是要考虑如何适应当前迅速变化的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使之与客观形势始终保持有机溶合,保证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3、合理消化吸收各种文化的精华。由于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迅速发展,各国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已成为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特征。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一方面涌入大量西方思潮,传入大量西方先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另一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在日益密切的中外交流中传向世界。

应当看到,在我们学习发达国家管理经验的同时,国外的企业管理人员及学者也在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角度剖析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日本企业界成功地把中国古代兵法知识应用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就是一例。我国商业企业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必须认真分析各种文化的科学内涵,合理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尤其要注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商业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如何把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想有机融合。吸收先进管理思想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有机融合,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商业企业文化的关键。

标签:;  ;  ;  

中国商业企业文化建设_商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