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之都秋”说_故都的秋论文

“古城之都秋”说_故都的秋论文

《故都的秋》说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故都论文,说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文品读】

《故都的秋》写景抒情之句群分析

在《故都的秋》阅读教学之中,不少教学设计的着眼点主要是“五幅图”,这与初中的《春》的教学形态差不多。其实,《故都的秋》与《春》在描写景物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它进入写景的“速度”是比较慢的,离开“写景”之后又有大段的议论,所以写景抒情的文字并不多,且很难都从“画面”的角度去概括。

但《故都的秋》的写景抒情文字,从“句群”的角度看,在层次的安排上却很精致。几乎所有的写景文字都极有层次。

如写“院落”的: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个句群表现出很明显的“俯”与“仰”的层次。前一层次是“仰”,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写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后一层次是“俯”,从视觉的角度,写“细数”树叶底下的日光,写“静对”破壁腰中的花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一句,由景及情,因景抒情,表现出作者心中的“秋意”。

如写“槐花”的: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这个句群共3个句子,其层次表现在“描叙”与“抒情”上,呈现出“叙议结合”的完美结构。第一个层次是前两个句子,是描叙,是写落花,是多角度地然而主要是从触觉的角度写地上的槐花。第二个层次是第3句,写由“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而生发出来的感受,抒发了感受秋之“深沉”的“落寞”与“遥想”的心情;“落寞”一词,耐人寻味。

如写“蝉声”的: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这个句群的层次比较微妙。第一层由两个句子构成,作者主要写北平“秋蝉的衰弱的残声”随处可以听到,并顺带一笔,写南方要听到蝉的啼唱就不那么容易了。这顺带的一笔非常巧妙,表现出以主带次,以次衬主的鲜明对比。这种“顺带”着写“南方”以形成“衬托”的手法,在全文中有多次的表现。第二层是最后一句,进一步从“家”的角度写“秋蝉”,极富生活的情味。

如写“下雨”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

这个句群的层次表现在“雨”和“晴”上。第一层先写雨,用的是粗笔勾勒的方法,仅用一句话就完成了对“下雨”的描写。第二层写雨后的变化,笔法细腻,写天朗气清、太阳露脸,写都市的闲人们也都出来了,由此引出人们的对话,巧妙完成由“景”到“人”的节奏变化。

如对“果树”的描写: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这个句群的第一层只有一句话——“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这是“概写”。第二层举例说明“奇景”,将视点放在“枣子树”上,细细地写枣树和枣子,这是“详写”。这种结构极像说明文“中心句加上支撑句”的语段结构,中心明确,细部优美,结构清朗,耐读耐看,一句“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又顺势点出了秋意。

以上句群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教师对课文的精细的理解,可能更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安排。

我们来看课文《故都的秋》的练习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的《故都的秋》的课后练习只设计了3个习题,其中就有两个与上述内容有关。

练习1:作者选取了哪些平常的景物来写故都的秋?这些景物的描写融入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感受与审美情趣?

练习2:……细细品味这两段文字(“早晨起来”一段,“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一段),各仿写一段。

这就说明,从读写训练而言,从“用教材教”的角度而言,这些精致的语言材料,既是阅读欣赏的材料,也是练笔模仿的材料,也是思维训练的材料。

【语言卡片】

开头与结尾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南方和北方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映潮说课】

《故都的秋》教学创意

教学创意:

厚实铺垫,结构欣赏,选点美读,语言欣赏。

创意说明:

《故都的秋》的教学,共用两个课时。

第一个课时重在铺垫与文意的初步把握。因为是名家名篇,所以需要厚实的铺垫。文意的初步把握必须用一个强有力的问题将学生深深带到课文里面去,达到既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让学生受到阅读能力训练的目的,于是就采用由学生对课文进行“结构欣赏”的方法。

第二个课时内容,就是朗读与欣赏。

第一课时教学设想:

1.厚实铺垫

进行四个方面的铺垫:介绍郁达夫以及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介绍《故都的秋》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介绍专家对《故都的秋》的若干评价。介绍此文在阅读教学中的欣赏角度。

如对《故都的秋》的主要欣赏角度的介绍——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对《故都的秋》进行欣赏:意象意境欣赏,景物描写欣赏,布局谋篇技法欣赏,抒情手法欣赏,作品语言欣赏,思想情感欣赏,等等。

2.结构欣赏

利用上面的介绍顺势引出本节课的训练任务。

教师出示训练话题:《故都的秋》布局谋篇技法欣赏

教师点示《故都的秋》布局谋篇技法欣赏的“角度”:

从全文行文布局的角度来欣赏

从文章首尾安排的角度来欣赏

从主体部分结构的角度来欣赏

从写景节奏变化的角度来欣赏

从文章细部构成的角度来欣赏

从散文结构模式的角度来欣赏

请同学们自选角度,欣赏课文的“章法”。

教师示范:如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前者详而后者略,但照应得非常恰切;前者运用了比较和渲染的手法进行抒情,后者运用了夸张式假设的方式抒情。这样的开头与结尾,是为表现全文的思想情感服务的。

同学们独立活动,自选角度进行思考,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活动。

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插进一些讲析。

如,从全文的行文布局来看,第2段的宕开一笔与倒数第二段的宕开一笔是值得欣赏品味的。它们既遥相呼应,又表达了议论,又对北国之秋的美好进行了烘托,又为全文行文的曲折增加了美感。

如,文章主体部分的结构呈现出一种散点透视、多角度展现的结构,如落蕊、蝉声、秋雨、秋风、枣树……

如,有章法地表现出文章内部节奏的变化。写了碧绿的天色、漏下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北国的槐树、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之后,作者开始了“节奏”的调整,一是从文面上将整段的写作调整到“散”段的写作,一是由对“物”的描叙调整到对“人”的描叙,然后再回到对“果树”的“整段”的描叙。这种节奏的变化进行得非常自然,细细欣赏,美味无穷。

如,文章细部的结构也是非常的精彩,第三段即使是写在北平欣赏秋景,都还要先作一下铺垫——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如,文章在整体上表现了写景抒情、咏物抒情散文的结构规律:引出事物,描叙事物,托物抒情。

……

第二节课教学设想:

1.选点美读

听读、朗读课文第3段至11段,感受作者笔下的写景与抒情,感受文中意境与意味。朗读的方式要雅致且要有一定的变化。

2.课文欣赏

作者说: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教师引出话题:故都之秋的“深味”在哪里?

请同学们品读课文并用具体的语例来阐释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活动,课中交流,师生对话。

……

教师结合话题对品读活动进行小结:

故都的秋的“深味”在于落寞深沉;

故都的秋的“深味”在于孤寂幽远;

故都的秋的“深味”在于凄切萧索;

故都的秋的“深味”在于清静悲凉……

【助读资料】

郁达夫,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之一,五四初期即以《银灰色的死》《沉沦》等小说,大胆描写中国留日学生的人生痛苦和情欲苦闷,真实地表现了五四青年的时代病而著称于世。作者于1921年10月结集出版的《沉沦》,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至三十年代,经历了时代风雨与社会变革的作者,小说的数量骤减,而将其创作兴趣和精力主要转移到散文和诗词方面,这一时期写下的小品、随笔、游记等,有不少都成为中国现代散文中公认的名篇,如《钓台的春昼》《西溪的晴雨》《江南的冬景》等等,而作者以一位江南游子的身份写下歌颂北国清秋的《故都的秋》,也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佳作之一。(钱虹《渴慕清静的秋士心态与细、清、真的艺术追求——〈故都的秋〉课文导读》《名作欣赏》2004年第8期)

我们在《故都的秋》中所感觉到的,郁达夫式的悲秋,固然有中国文人传统的血脉,但是,隐隐约约也还可以感到一些区别。主要是中国文人从宋玉开始就定了调子:“悲者,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历代秋的主题,从杜甫的《秋兴》“听猿实下三声泪”到马致远的《天净沙》“断肠人在天涯”,乃至到林黛玉的《秋窗风雨夕》“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都是把秋愁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诗人沉浸在悲愁之中,在读者看来诗人的忧愁是美的。但是,诗人本身却在追诉愁苦的重压。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秋天的悲凉、秋天带来的死亡本身就是美好的,诗人沉浸在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的境界。

(孙绍振《〈故都的秋〉:悲凉美、雅趣和俗趣》,《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朱自清是在社会急剧动荡、个人满心惶然的情境下写作此文的,文中之“我”秉持清高而厌倦凡尘,移情于幽僻的美景,因而文中景多情少,在情的方面仅生出一些“淡淡的”静态体验;郁达夫生性放达,喜与人交往,半生颠沛流离而不改生活的信念,故而敞开胸怀,愿与读者交心恳谈,文中荡漾着阵阵炽情。再有,朱自清写《荷》时仅29岁,郁达夫写《故》时已38岁,二十多岁时的人生感受相比于三十多岁时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故》的人生内涵肯定比《荷》丰富得多、深厚得多。若以写景的精彩、精致之于中学生和青年写作者的示范意义而言,《荷》强于《故》;若以人生感悟、人生启示而论,《故》要强于《荷》。如此说来,两名篇特点各异、互见优长,恰好代表了散文写景与抒情的两端,它们都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学范文之精品、神品。

(刘真福《〈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对比鉴赏》,《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标签:;  ;  ;  ;  

“古城之都秋”说_故都的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