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区际流通的实证研究——以江苏、安徽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徽论文,江苏论文,为例论文,实证研究论文,商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安徽是一个农业占主体和经济欠发达的典型省份。江苏是一个典型的工业大省和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对苏、皖两省商品区际流通的规模、流通结构、流通力和流通趋势作一比较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转型期我国商品区际流通的基本特征,为促进全国各不同区际商品流通提供参考。
一、苏、皖区际商品流通的状况分析
1995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为2003.58亿元,人均GNP为3332.2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1.07%。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为29.01:46.85:24.14。第一产业比例高达29.01%,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高8.43个百分点。江苏省一、二、三产业构成比例为16.46:52.67:30.87。第二产业比例比全国平均高4.31个百分点。1995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5155.25亿元,人均GNP为7295.8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1.68%。江苏和安徽是两个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省份,又是相邻的两个省份,无论是从经济“势能差”,还是从“近邻效应”来看,都具有较强的区际商品流通倾向。
1.苏皖商品区际流通规模分析。
对江苏省商品调入调出结构分析表明,江苏地产商品外销70%,其中约60%为调出省外,10%出口,内销30%。省内商品销售的构成是倒三七。70%的商品从省外调入,30%的商品为省内生产。1995年,江苏进口与从省外调入商品占GDP的72.3%;其中进口为15.9%,从外省调入商品比重为56.4%。(注:参阅刘伟良等:“江苏省经济结构多部门的动态分析与预测”,载《预测》1997年第4期。)
而与此同时,“八五”期间,安徽省净流出省外购买力由“七五”31.1亿元扩大到150亿元,城乡居民实现的购买力净流出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2.1%扩大到25.6%,即四分之一以上的购买力是在省外实现的。(注:周本立:“努力做好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安徽经济》1997年第3期。)1995年,安徽省名优产品比重上升,洗衣机、电冰箱等名牌产品产量增幅均在20%以上;骨干企业实力增强,铜陵有色、安庆石化、美菱、扬子等一批国有企业产销两旺。
从上述分析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认为,苏皖商品区际流通总量上还是比较活跃的,这与通常认为区际贸易封锁严重有些不符。作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总体经济的发展而导致需求扩张;二是两省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互补性较强;三是“近邻效应”,由于距离近,在运输成本、信息传递等方面具有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部分抵销封锁。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这种总量繁荣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从区际商品流量结构看,江苏流通竞争力强于安徽。我们选择了15种主要产品的产量,通过比较(见表1),从主要产品的产量上看,安徽省只有在油料、家用电冰箱、家用洗衣机和原煤上具有总量优势,其余11个品种江苏省在总量上占优。其中,水产品、布、电视机/彩电、原油、水泥等具有较明显的总量优势。两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江苏产品有较强的向安徽流通的倾向,另一方面,安徽产品的这种总量劣势,使是安徽向江苏流通的倾向力较弱。如果将省级看作一个独立的利益主体来看,其贸易逆差过多会影响其贸易收支平衡和贸易的积极性。
表1
1995年江苏、安徽两省主要产品的产量
产 品 单位 江苏 安徽
粮 食 万吨 3286.30
2652.74
棉 花 万吨 56.16 30.12
油 料 万吨 159.46191.76
肉 类 万吨 217.82165.78
水产品 万吨 219.4775.20
布 亿米 48.9 5
机制纸与纸板万吨 167.55108.23
家用电冰箱 万台 11.45 150.37
产 品
单位 江苏 安徽
家用洗衣机 万台 90.25 127.72
电视机/彩电万台 475.89/250.72 79/20.29
原油万吨 101.41-
原煤万吨 2650.72
4444
钢 万吨 360.40325.45
成品钢材万吨 787.89267.58
水泥万吨 3966.42
1983
资料来源:《1996年中国经济年鉴》第492-493、593-594页。
(2)从区际商品流通组织性质结构看,江苏省集体经济贡献份额较大,安徽国有经济占有较大比重。根据1995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购进总额,在江苏省,国有经济的比例为50.85%,比全国65.83%低近15个百分点。集体经济的比例为40.99%,比全国平均27.13%高近14个百分点;安徽省国有经济所占份额为68.64%,比全国平均高近3个百分点,而集体经济只占25.57%,比全国低近2个百分点。经济转型时期,在非国有经济比国有经济更富效率的情形下,国有经济在商业领域所占比重过高,容易影响商品贸易的发达程度。
(3)从农村商品流通活跃程度看,江苏强于安徽。按地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江苏省市、县、县以下的零售总额比例为58.28:7.53:34.19,县以下的零售额占零售总额比例为34.19%,是全国平均的132.4%。安徽省市、县、县以下零售总额的比例为48.37:22.37:29.26,县以下零售额的比例比江苏省低近5个百分点,这与安徽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82.6%的比例极不相称,说明安徽农业发展水平低,农村工业化落后导致对贸易需求量的不足。上述三种原因,形成江苏的“净出口”,安徽“净进口”的格局。
2.苏皖商品区际流通的结构分析。
一般来说,两地区间行业结构差异越大,区际分工程度越高,两地区不同行业间的区际贸易也就越发达。因此,通过对一国两地区现有行业结构差异的考察,可以推知其区际分工的程度和区际贸易的大小。常用的区际分工度公式为:、分别为两地区i行业就业人数占各自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于各行业就业人数数据不详,故选用各行业总产值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替代。
显然,如果两地有完全相同的行业结构,S为最小值零;S越大,两地区的行业结构越不相同,区际分工程度越深,贸易越频繁。对1995年苏皖两省17个工业行业内部的分工度进行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1995年江苏、安徽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和区际分工度
行业江苏总产值(亿元) 安徽总产值(亿元) S(%)
煤炭采选业 46.96 77.54
2.085
木材及竹材采0.17 1.690.044
食品、饮料、242.35154.66 2.981
纺织业 1623.05
20.78
12.2
服装及其他纤396.9932.14
2.127
维制品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146.6831.09
0.151
绒及其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85.21 42.73
0.679
文教体育用品85.03 9.020.388
石油加工及炼156.1355.91
0.535
化学原料及制734.63134.70 1.552
非金属矿物制451.52160.63 1.513
黑色金属冶炼385.45121.57 0.799
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220.3654.49
0.019
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造业 368.7948.03
1.399
普通机械制造578.5297.65
1.489
电子通信设备348.6219.20
2.154
电力蒸汽热水246.5270.35
0.276
生产供应业
注:①根据《1996中国经济年鉴》,第491-493、592-594页的数据整理和计算;
②区际分工度:,表示各地区之行业产值占各自总产值的比重。
由表2可知,在煤炭采选业、食品、饮料和烟草、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安徽省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向江苏流通的倾向。在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金属制造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江苏省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向安徽流通的较强倾向。本文的分析与江苏省商品调出和调入的内部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1995年,江苏省调出的商品中,主要有,机械设备占全省调出总额的14.3%,电气机械器材占13.1%,交通运输设备17.1%,金属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分别为5.7%,3.7%。另外,缝纫服装和文体艺术用品调出各占全省调出总额的5.3%和6.2%,纺织业占6.6%,食品加工和金属制品占3.8%和3.3%。调入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烟草、能源和原材料。1995年调入煤炭、石油占调入商品总额10%,钢铁占25.7%,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品分别占有比重10.2%和7.4%。
3.苏、皖商品区际贸易竞争力分析。
区际贸易是否繁荣,还可以从企业规模的大小,是否出现产业群集现象以及企业的效益等方面的竞争力加以判断。
①企业的规模。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越大,说明企业生产的产品越多,需要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大企业由于规模大,可以节约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收益,而且其物质、资金、技术力量雄厚,促销能力强,其产品往往更具竞争力。
根据对1995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和工业总产值进行比较,全国大型企业数占总企业数的1.08%,而江苏省只有0.96%,安徽省更低,只有0.51%。安徽省中型企业所占比例也很低,仅为1.93%,比全国2.8%还要低近0.9个百分点。
(2)产业群集。仔细研究西方国家经济的地理布局就会发现,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大多倾向于在某些特定的地区群集。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区际贸易繁荣与否也可以从某一区域其产业的集中度反映。因为产业群集能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包括知识的溢出效应,劳动力和中间投入的专门化、竞争的激化、信任和合作的加强等,使得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苏皖两省的产品不享有这种“范围经济”。以江苏为例,江苏各市支柱产业趋同化程度高。例如有7个市纺织业产值列本市工业第一位。普通机械制造在各市工业中均有较高的比重。江苏省内地区间的过度竞争导致一哄而上,一哄而下的现象,造成工业资源浪费。
(3)企业的效益。商品流通受阻,将直接表现在亏损企业和产成品库存增多。以江苏为例,1995年,全省乡及乡以上独立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占19.6%,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63.8亿元。比1994年增长38.7%。企业的产成品存货比1994年增长26.5%,应收帐款净额增长25.1%。(注:《1996年中国经济年鉴》,第491页。)
4.苏、皖区际商品流通的发展趋势分析。
一般来说,离近期一段时期内行业区际分工的变化程度,可大致反映区际间商品流通的发展趋势。若某行业的区际分工度降低,意味着有输入倾向的区域该行业总体增长势头迅猛,该行业发展的后劲足,竞争力强,区际商品流通呈缩小趋势。反之,区际商品流通就呈扩大趋势。
本文选择1990年和1995年苏皖两省工业分行业的区际分工度并进行比较(见表3)。将1995年区际分工度(S[,2])减去1990年区际分工度(S[,1])后,得区际分工度变化趋势。当值为负数时,意味着区际分工度减弱,区际贸易趋于缩小。反之,意味着区际贸易趋势增强。
表中表明,17个行业中,只有5个行业区际分工变化程度有所增强,其中纺织业(5.566)的区际分工变化度增加较快,意味着江苏省在纺织业上有较强的动态比较优势。其次依次为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1.185),金属制品业(0.865),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0.32)和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0.296),后三种产业的优势并不很明显。而其他12个行业区际分工度都不同程度地降低。这其中有合理的成份,例如说,降幅最大的食品制造业(-6.25),这是一个地区工业发展初级阶段的重要产业,但是,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食品制造业会出现相对萎缩的情形。因为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生产率增长的潜力十分有限。但如此多的区际分工度的降低,也说明区际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仍然存在。更能支持这一结论的是,各省市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对各自的支柱产业选择时,苏皖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江苏省所选择的支柱产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石化)、汽车、建筑业,安徽省的支柱产业为机械、家用电器和电子、汽车、石化和精细化工、建筑和新型建材业,两省基本重叠。从全国来看,与其他省市的重叠度也很高。如电子工业有23个省市,机械和汽车工业21个省市,石化和精细化工19个省市,建筑和建材业18个省市重叠。(注:参阅何春:“安徽省支柱产业与各省市的比较分析”,《安徽经济》1997年第1期。)
表3 1990-1995年江苏、安徽区际分工度变化趋势
行业
S[,1] S[,2]
煤炭采选业 2.45
2.085-0.365
木材及竹材采运业0.162 0.044-0.118
食品、饮料、烟草9.231 2.981-6.25
纺织业 6.634 12.2 5.566
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0.942 2.1271.185
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0.266 0.151-0.115
造纸及纸制品业 0.949 0.679-0.270
文教体育用品业 0.092 0.3880.296
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143 0.535-0.608
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1.232 1.5520.32
非金属矿物制造业1.73
1.513-0.217
黑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 2.232 0.799-1.453
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 1.462 0.019-1.443
金属制品业 0.534 1.3890.865
普通机械制造业 2.331 1.489-0.842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 2.44
2.1540.286
电力蒸汽热水供应业 1.169 0.276-0.893
注:
①根据《1991年中国经济年鉴》第Ⅳ-65页;Ⅳ-85页;《1996年中国经济年鉴》,第491-493、592-594页有关数据计算。②S[,1],S[,2]分别表示1990、1995年苏皖区际分工度;=S[,2]-S[,1]表示分工度变化程度和趋势。
二、促进苏、皖商品区际流通发展的若干政策性建议
商品区际流通是各区域间社会分工和发展的前提和结果。商品区际流通的发展必须以各区域既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为出发点,积极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和产品,通过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完善市场条件,循序渐进,适时而又适度地往纵深挺进。
1.优势发挥:区际商品流通的现实基础。
苏皖经济发展呈明显的梯度结构,区域之间既有同构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现实的选择是必须根据两省的优势,扬长避短。一是发挥静态比较优势。上述分析表明江苏目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有纺织、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金属制品、食品等。虽然江苏纺织、食品等轻工业和机械、金属等重工业近年来市场竞争力下降,但并不能证明传统产业就一定没有竞争力,主要原因归咎于产品开发滞后,技术进步慢,生产率水平低。只要抓紧对这些产业的技术改造投入,就可能重振雄风,享受产业成熟期的收益,减少调整的社会经济成本。二是发挥动态比较优势。充分利用上海这个经济发展高度化的特大城市的辐射较应,特别是借上海浦东开放,积极调整结构,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设备、电站成套设备、石油精细化工、钢铁、家用电器等六大支柱产业,把一批传统行业如轻工、纺织、机电、建材、化工等逐步转移到周边省份之机,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和壮大自己的优势产业。具体地说,江苏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迅猛,不论是总量、速度、还是专业化水平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仍处在以传统的轻纺工业为主向重化型工业为主转化的转轨时期,传统工业所占比重都在1/3以上,仍然是目前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优势行业也大部分集中在传统部门。随着科技发展,传统行业的比较优势将难以为继,今后就应发挥两个方面的产业传导功能。一是接受上海的产业辐射。利用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电力、石油、钢铁等重化工业,随着上海城市功能的升级,重化工业势必要往两翼拓展和延伸。江苏目前重化工业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产业升级换代中,发展重化工业是今后的战略重点之一。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及电子信息产业等也可直接接受上海的辐射,与上海组成紧密的经济联合体,共同开发和占领市场。二是把自身的传统产业逐步向临近的安徽等省转移。
从安徽来看,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加工工业还不发达,工业总量、速度都不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今后发展的方向是,充分发挥原材料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主动接受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在支柱产业的选择上,要充分体现自身优势和潜力。在努力实现工业化,大力发展加工业的同时,安徽应重点发展的行业为:煤炭、铁矿及冶炼、食品炊料、建材、家电等。要参与区域的分工与竞争,扩大规模,提高档次,突出自己产业的优势和实力。
2.提高产品竞争力:商品区际流通的实现途径。
提高产品竞争力,要与企业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即抓住有可能建立起竞争优势产业中的若干企业,给予政策上的重点扶持和重点培育,设法让其形成专业化生产体系的现实优势,建立起产业的自我循环和自我强化功能,对于没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中的企业,则应放手让其进入市场,由市场决定其生存权。
提高产品竞争力,要重视市场供求。研究表明,由于不重视市场供求变化,造成商品区际流通受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市场进入方式单一。以产品销售为进入省外市场的主要方式,很少采用许可经营、合资、兼并、联合等方式。因而不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信息反馈不及时、不准确、销售成本高;产品销售又主要依靠省外中间商进厂批发,没有充分利用省内现有销售机构和网点,也很少在目标市场上寻找代理商、经销商或设立销售机构。其二,缺乏直面市场的现代观念。“坐商”现象普遍,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受计划经济影响很深,仍然走人员推销的单一老路,没有意识到工商分工的经济性和优越性,不重视营销推广。
提高产品竞争力,要讲究竞争策略。就是要由单一式的竞争转向全方位的竞争。企业参与竞争手段除价格竞争以外,还有非价格竞争和企业兼并的广阔领域。在市场进入方式上:一方面可以以优惠的条件加强与当地销售机构合作,委托代理或经销;另一方面也可以独自或与本地工商企业联手,以控股收购当地的商业企业、新建销售机构等形式深入其市场深处,直接销售产品。企业宜以控股经营、技术转让、品牌特许使用、兼并、新建、参股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产品销售。在非价格竞争方面:①依托技术主导型营销,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扩大产品差异,与名牌战略、品牌观念相结合,人为造就壁垒以保持市场优势;②向纵深开发服务项目,通过生产品牌与商业品牌的联合创造,以消费者主权为指导思想,争取消费者的支持和信赖,以此创造服务差异,并借此占领市场;③重视广告诱导的重要性,认识到成功广告的高投入能在产品销售增长、盈利增加中得到回报。
3.完善市场条件:商品区际流通的保障机制。
经济转型时期,完善市场条件至少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①深化企业改革,塑造竞争主体。一是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去改造国有企业,形成富有活力的国有、集体、私营、个体、外资等多元竞争主体;二是以资本融合为纽带,鼓励国有企业与其他非国有企业的资本融合,允许、鼓励公有资本营运超过其自身规模的社会资本,大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积极鼓励合并、兼并、控股经营、技术转让、品牌特许使用、新建、参股等多种企业行为;三是要利用科技优势,将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重点发展若干个大型企业集团,扶持一批重点企业,争创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发挥名牌效应,借此扩大企业市场占有率。
②打破地区市场封锁,促进商品跨区域流通。从根本上说,市场封锁是“反市场”的。打破市场封锁,必须针锋相对,加快以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解决的问题的关键是调整公有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公司制度,通过企业体制的改革和政策职能的转变,实现政企职能分离,是打破地区间市场封锁的最根本对策。
③注重商品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协调发展。完善的市场体系是从商品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出发,是由商品市场和诸多要素市场共同联接而成的开放式系统,是市场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统一。其中,商品市场是该市场体系的基础,资金市场是该体系的枢纽,劳动力市场是该市场体系运行的动力所在,信息市场是该体系内各大类市场相互联系的媒介。通过商品市场带动要素市场,通过要素市场发育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但是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我国在资金、劳动力、技术、信息、产权等市场上,基本上还处于低度发育和滞后的状态,已严重制约商品市场的发展。因此,促进商品区际流通的发展必须加强要素市场的培育,使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互相协调,互相促进。
④规范流通秩序。流通秩序是商品流通过程中的经济秩序,是商品流通越过时间和空间,实现生产和消费的统一和结合的保证机制。具体地说,规范流通秩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着手:一是从市场交易去规范。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产权秩序规范。其二,交易秩序规范。其三,竞争秩序规范;二是从流通过程去规范,也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商流秩序规范。其二,物流秩序规范。其三,信息流秩序规范。
⑤转变观念,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强化政府对商品市场发育的引导、支持、保护、规范、协调、服务、监督等宏观调控职能。注重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的有机结合。一是狠抓基础建设,尤其是交通通信网络的配套建设;二是健全法规;三是协调区域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四是加强对政府调控行为的监督;五是加强区域性经济合作。例如说,苏皖共同投资建设长江经济走廊交通、运输网络和邮电通讯网络,最终实现两省长江流域通信信息联网,并争取同其他省市和国际信息网络相连,推动省内,外市场以及与国际市场的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