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装配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美

我国建筑装配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美

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众所周知,国内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其中存在诸如施工技术、市场发展等层面的关键问题,阻碍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科学、快速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装配化;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引言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建筑行业对绿色节能建筑理念的倡导,装配式建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众所周知,装配式建筑具有减少环境污染、缩短工期、提高建造质量等优点。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前些年我们讲信息化,现在讲数字化,那么,未来就是智能化,即智慧建造。装配式建筑最有条件率先走向智慧建造。

1我国建筑装配化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高度重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暨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文件之后,住房城乡建设部又于2017年3月23日发布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管理办法》《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在国家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规划与政策推动下,装配式建筑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广。自《“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发布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断发布国家推荐性标准、建工行业推荐性标准和建工行业建设推荐标准,有效的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截至2017年11月,我国已有北京市、杭州市、广安市等30个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等195个第一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2我国建筑装配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高,不利推广

预制构件成本高也是制约装配式建筑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建造一座装配式构件预制厂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的资金,并且国内生产线上的设备尚未进行大规模的实践验证,部分企业购买国外设备,造价高。由于我国装配式构件并未形成统一的尺寸标准,造成专用生产模具模数不统一,重复利用率低,摊销费用高。为了生产出绿色、节能、轻质和高强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同时,由于国内建筑市场劳动力成本低廉,而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并未节约较多的劳动力资金投入,相比现浇混凝土结构体系并不占较大的竞争优势。

2.2技术研究不成熟

装配化施工在我国搁置已久,相应的装配化施工技术发展也相对落后,目前依旧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外墙节点本身的热工性能,防水性能、新老混凝土交接处收缩裂缝等问题。另外我国结构设计采用的细钢筋配置方法,对于框架结构而言,节点区钢筋较多,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就位困难等问题,不利于混凝土防裂以及抗震存在着很多不利影响。

2.3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机构、构配件生产厂以及施工企业的信息处理仍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现场操作人员记录当前生产情况,在生产完成后手工统计摘要信息,信息管理的效率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装配而成的,信息化程度低则会导致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施工等各环节缺乏有效控制,同时装配式建筑的各参与主体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各参与主体协同作业程度低。

3我国建筑装配化发展优化对策

3.1坚持政府主导地位

在装配式建筑发展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国家和各级政府陆续出台相应政策与法规,为此类建筑的发展和推广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意见》中规定,在未来10年时间内应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筑30%的目标,并对此类建筑的施工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北京、天津、沈阳等地政府也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充足的政策保障。在日后的发展中,应继续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在政策的引导下提高人们对此类建筑的知晓度,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缓解此类建筑在造价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提高市场和人们的认可度,使工程建设活动得到广泛开展。

3.2产业结构链条更加完整

装配建筑的发展体现出当前建筑行业正朝着产业化的方向迈进,在此类建筑中,大多数构件均可进行事先预购,在工厂中完成生产,项目设计、构件安装、质量检测等工作形成一个产业链条,通过上下环节有效衔接,使建筑生产效率飞速提升。同时,装配建筑发展对产业链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可朝着绿色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为新城镇建设提供更大助力。与以往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相比,装配建筑能够减少70%~80%的建筑垃圾,具有较强的节能性与环保性。由此可见,在未来的发展中积极打造和延伸产业链条,可使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健发展。

3.3推广信息技术的运用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技术的运用可以把设计、采购、生产、运输、施工、运维等各个环节的信息集成并建立信息化数据平台,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提高企业成本、进度以及质量安全管理能力;RFID(无线射频识别)可以使企业准确地掌握施工过程中各种构件的制造、运输、到场、吊装等信息,增强企业对预制构件的管理。这两种技术的集成运用运用将极大的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3.4与国际市场接轨

近年来,虽然我国装配建筑获得飞速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来看,因建筑发展起步较晚,在标准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应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吸取科学先进的技术经验,促进装配建筑产业发展。例如,美国在此方面的构件标准程度较高,几乎达到100%,当用户在采购商品时,可直接从产品目录中进行选择,其构件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为机械生产提供极大助力。再如,英国的模块化建筑占新建筑比例的70%,且供应链管理体系较为完善,技术体系较为成熟;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在装配建筑方面均走在前沿,我国可与这些国家构建合作关系,加强交流和沟通,学习和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促进我国装配建筑市场的飞速发展。

3.5加强推广宣传

解决装配式建筑市场需求的首要问题在于提高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认知水平,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对装配式建筑的宣传,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普及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知识,尤其是着重说明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性能和环境效益;同时通过各地的保障性住房以及政府投资的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方式,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度,又提高公众对装配式建筑的了解程度。最终让公众对装配式建筑有正确的认知,从而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高市场接受程度。

结语

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情况来看,到2020年我国将如期完成《“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所制定的目标。在国家对装配式建筑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大力支持的同时,也需要企业自身转变观念,认识到装配式建筑是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趋势,而不仅仅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被动使用装配式的建造方式,优化设计、加强管理,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质量,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优采研究院.2018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市场研究报告[J].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2018(05):17-23.

[2]郭章林,梁婷婷.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价值工程,2017(02):233-235.

[3]辜蜀嘉.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推广措施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8(44):156-157.

论文作者:张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我国建筑装配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论文_张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