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玉华, 郑大玮[1]2009年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段草原畜牧区和农耕区家畜分布密度空间相悖是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的最大障碍。本区草原畜牧区现实载畜量是适宜载畜量的1.15~2.60倍;农耕区大部分旗县现实载畜量只能达到适宜载畜量的35%以下。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能有效减少草原畜牧区草食家畜分布密度,使草原区草地封育和家畜舍饲成为可能;也是提高农耕区农民收入的最有效途径,羊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20倍;牛易地育肥年净收入是自繁自育的6.5倍。同时易地育肥农牧耦合使农耕区人工牧草种植比例达到20%~36%,促进农田系统恢复为草地系统。
吕玉华[2]2003年在《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文中研究指明以系统耦合理论为核心,运用系统科学和生态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宏观农牧业统计资料、北方旱区农业研究资料和数据、内蒙古草地基础数据、畜牧气象观测资料等为基础,系统观测农耕区和畜牧区农户、牧户的农牧业生产模式,进行系统耦合及相悖的运算及分析,在总结现有农牧耦合成功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农牧系统耦合的生产范式。应用能值分析方法进行农牧耦合功率最大化设计。主要结论有: ● 北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段牧草种植适宜和次适宜的年份占65%,不适宜的年份出现概率35%;粮食作物在77%以上的年份都是不适宜种植的。现存植物生产系统生态适应性差,产生地境—植物界面(A)的系统相悖。 ● 以粮食作物为主的农田系统,成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如将农田系统恢复为人工草地,风蚀降低率76.3%;人工草地经济效益能达到粮食作物的2倍以上。 ● 草食家畜主要分布在草原畜牧区,畜牧区现实载畜量是适宜载畜量的1.15~2.60倍;农耕区少数旗县现实载畜量为适宜载畜量的70%左右,大部分旗县现实载畜量只能达到适宜载畜量的35%以下。 ● 种植业生产模式农户年人均纯收入在600~1500元之间。自繁自育农牧业生产模式绵羊年净利润5.6元/只·a。自繁自育肉用牛年净利润217.0元/只·a。自繁自育生产模式净利润微薄,没有经济利益驱使,农户缺少养畜的动力,是农耕区草食家畜缺载的原因。 ● 易地育肥农牧耦合依赖于草原畜牧区和农耕区之间饲草料资源、草食家畜时空分布的互补性,农产追逐净利润的动力因素是其发展的直接原因,其净利润来自农耕区与畜牧区牲畜单位重量价格差和牲畜体重增加、屠宰率升高的牲畜个体价格差。2002年易地育肥羊的年净利润是自繁自育的20倍;易地育肥牛年净利润是自繁自育的6.5倍。年育肥规模在200只羊单位左右农产,年净利润10800元左右;年育肥规模在800~1200只之间农户,年净利润在22720~34080元之间。 ● 农牧耦合对农耕区植物生产系统的效应直接表现为改变种植结构,系统耦合前农产几乎没有人工牧草种植。而系统耦合后,人工牧草种植比例达到20%~36%。 ● 易地育肥农牧耦合可以提高动物生产系统效率,使草原畜牧区畜产品生产效率增长3.27倍;农耕区畜产品生产效率增长1.84倍。 ● 以农耕系统从畜牧系统输入的能量为限制因子,研究区农耕系统尚剩余其总能流单位12.3%~39.2%的能量,需要进行其它多种形式的系统耦合,才能使农耕系统和畜牧系统的总体功率达到最大。 ● 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模式的发展,需要技术和政策支持,畜舍小气候调控技术是其中之一。该地区普遍使用的羊圈几乎没有保温效果,舍饲后羊舍内温度可达到-1℃。 畜牧草原区和农耕区植物生产系统和动物生产系统的空间相悖,是本地区生态系统最根本的相悖。易地育肥农牧耦合把畜牧系统和农耕系统统一起来,能有效减少草原畜牧区草食家畜分布密度,使草原区草地封育和家畜舍饲成为可能;也是提高农耕区草食家畜承载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从而促进农田系统恢复为草地系统。易地育肥是恢复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提高农牧业整体生产力的成功范例。
刘志颐[3]2013年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不仅是中国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且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区,更是中国的一条重要生态屏障带,其生态功能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该地带脆弱的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增长型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无法调适,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困和社会发展滞后,成为生态脆弱带和经济贫困带共存区域。如何立足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各要素禀赋,打破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社会矛盾凸显的恶性循环,一直以来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的重点。而县域作为一个观察和剖析人类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转变、自然生态演变的最好样本。本论文选择农牧交错带典型县域——化德县作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实证分析对象,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去量化分析小空间尺度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解剖麻雀,分析典型,去认识和总结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县域生态经济系统及其子系统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内在发展规律,并从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的内在机制出发,提出发展生态经济是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本论文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系统动力学、民族学及自然地理学等多学科相关理论知识,以分析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为起点,以解决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矛盾为主线,以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耦合路径为依据和框架,根据研究区资源禀赋状况和差异特征,设计符合农牧交错带化德县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并通过优化生态经济模式发展路径和相关对策支撑,实现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论文共分六大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是本文的基础研究部分,主要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概念、方法和技术路线,指出本研究要立足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的区情,运用系统耦合和生态经济理论,系统研究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和生态经济模式叁者有机结合,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的研究对象不局限于农牧交错带植物生产系统与动物生产系统两个界面,研究视角要延伸到农牧系统、服务业系统、工业系统以及系统间的耦合结构、功能和作用等生产力系统的每个界面,要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可操作性的生态经济模式,并要把政府、企业和农牧民等经济行为主体都纳入到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机制中去,把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实现机制纳入生态经济模式的保障体系中去,弥补已有研究空缺和不足。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内在发展规律,明确提出了通过系统耦合发展生态经济的思路。具体分析立足于研究区——农牧交错带化德县地理区位、资源禀赋、生态经济状况等,并借助于生态足迹模型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进行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比较分析,评价其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况,依据量化结果客观指出了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自然生态脆弱、资源开发过度、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失调等存在的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的资源供给与经济系统发展需求之间矛盾所产生的原因,探讨气候变化和降水等自然因素,政府GDP主义、企业经济利益驱动、农户经济行为等经济因素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等制度因素的驱动影响力,指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要走出“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社会矛盾凸显”恶性循环怪圈的出路,在于通过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生态经济。第叁章:主要在依据上章节提出的理论基础和发展思路,运用耦合模型量化分析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现有经济发展模式基础上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耦合状况。具体分析通过从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分别选择相关评价指标,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测量该区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度值,并选择回归预测法和趋势外推预测法进行预测,为优化耦合途径提供依据,同时,为生态经济模式的创建提供框架基础。第四章:主要在第叁章农牧交错带生态经济系统耦合优化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空间耦合的区域生态经济模式、基于农牧交错带生态耦合的产业生态经济模式、基于时序耦合的企业生态经济模式叁种生态经济模式方向,在每种模式下,都设计了符合农牧交错带化德县区情的实现生态经济系统能流、物流、货币流、信息流、人口流或生物物种流等各种生态流耦合的可操作性的具体生态经济模式。第五章:主要运用系统动力学SD模型,对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现有生态经济模式进行模拟和优化,提出结合县域劳务经济发展和土地闲置的状况,加速土地流转、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推进生态经济在土地空间上的规模化经营;转变或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产业,拓展产业价值链,实现物质能量时序耦合;以生态治理为突破,建设生态城镇和发展新型生态工业,促进生态经济空间和产业耦合。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生态经济规划与路径优化后的生态经济发展效果进行比较,预测路径优化后的生态经济模式发展成效。第六章:主要针对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系统及生态经济模式优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和农牧民等行为主体出发,提出相应的保障机制。强调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一次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要想通过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促进政府、企业和民众等生态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实现机制在生态经济框架内有序耦合,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规范和引导,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升级,还需要配套服务层面的优化和支撑,才能实现政府、企业以及民众等行为主体经济利益与区域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J]. 吕玉华, 郑大玮. 草业学报. 2009
[2].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D]. 吕玉华. 中国农业大学. 2003
[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化德县生态经济模式研究[D]. 刘志颐. 中央民族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