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_农村人口论文

中国城市化发展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粮食生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化含义丰富,就人口角度来讲,人口的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或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而使城市人口规模扩大、比重提高的过程;从土地利用来看,土地利用的城市化就是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从而使农业用地减少、非农业用地特别是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过程。在目前农业生产中,耕地和劳动力仍然是影响粮食生产最基本的两大要素。因此,城市化的发展势必将影响粮食生产。

中国是一个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粮食生产、粮食供求安全一直被视为事关国家、民族生存的头号问题,而农业在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1-2]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城乡人口的比例关系,加快了农业用地向城市用地的转变。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将对粮食生产及粮食供求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一些不健康的城市化,已影响到中国的耕地保护与粮食生产及粮食供求安全。本文通过对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及粮食生产变化特征的考察,分析城市化发展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并对如何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城市化与粮食生产发展特征

1.城市化发展特征

(1)人口城市化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人口城市化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49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仅有10.6%,1960年增加到20%,之后虽然在1960年至1975年间有所降低,但改革开放即1978年以后人口城市化率平均每年增长大约1个百分点,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也都在0.02以上,[3]并呈加速发展趋势。到2005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已提高到43.0%。

(2)土地利用城市化发展更快

在人口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同时,土地利用的城市化也在快速发展。中国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和建成区总面积都在扩大,199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28万平方公里,2004年就发展到3万多平方公里,15年间增长了1倍多,而且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区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

将历年城市建成区面积除以城区非农人口,可以得到历年城区人均占地面积,1990年以后中国城市人均占地面积在逐渐增大,城市土地利用率不断降低。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是2000-2004年,人均占地面积由2000年的107平方米/人增长到了2004年的128平方米/人,平均每年增长近5%。

城市化的发展本应引发人口、产业集聚,从而集中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却与之相反:土地利用城市化速度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人均占地面积不降反增。究其原因,主要就是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下降,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浪费过大,[4]近些年来,中小城市建设急功近利、盲目求大,建筑设计追求豪华和城市规划严重超标造成的。据调查发现,中国目前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目标的国内城市已经达183个,包括了大部分省会城市、直辖市以及次一级城市。众多的中小城市也一哄而起,给自己制定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宏伟目标,从而为了“圈地”大搞开发区。据国土资源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开发区6000多个,规划占地面积超过3.6万平方公里。虽然这些盲目的建设计划遭到国务院严批,但这种城市发展思维的形成值得人们思考。[5-6]

2.粮食生产发展特征

(1)总产量大幅波动

中国粮食总产量在1990-1994年小幅减少、1995-1998年大幅提升后即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1998年的产量最多达到5.123亿吨。但是,1999-2003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大幅度减少,5年间从5.133亿吨减少到4.307亿吨,平均每年减少3.2%。2004年之后,粮食产量又大幅增加,2005年粮食生产量已经恢复到4.847亿吨,但同历史最高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2)人均产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粮食总产量波动较大,同时人口在不断增长,这就使得粮食人均产量也在波动。1990-1998年,人均粮食产量在375千克-415千克之间波动,1999年之后大幅减少,到2003年人均粮食产量已减少到333.59千克,为近15年来的最低值,虽然2003年之后有所提高,但总体上减少趋势明显。

二、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变动

土地利用的城市化是城市化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涵之一。由于城市化发展及城市用地的扩张,造成土地利用变化和耕地变动。近10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引起了耕地的以下变化:

1.耕地面积减少

1996年以来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1254.8万公顷,减少为2005年的10427.8万公顷,10年间减少827万公顷,人均耕地由0.106公顷降为0.094公顷。在1996-2003年8年间减少762.27万公顷,约减少5.88%,年减少量和减少率分别为127.05万hm[2]和1.01%,形成了中国耕地数量的第四次减少高峰。2004年以后在国家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措施下,耕地减少速度有所下降,2004年和2005年的减少率分别为0.76%和0.33%。

耕地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减少。1998年后粮食播种面积也随着耕地面积的减少而迅速减少,减少的速度甚至比耕地的还要快,到2003年粮食播种面积已经降低到1 000万公顷以下。2004年之后有所增加,2005年达到2002年水平。[7]

城市化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耕地减少中,建设用地数量自1999年以后有明显地上升趋势,到了2004年增长到29.3万公顷,所占比重达到了22.6%。虽然从占耕地减少总额的百分比来看,建筑用地并不是最大的,但是从各年占用面积变化情况来看,建设用地占地面积在逐步增加,并且预期近几年内还将不断增长。

用1996-2004各年耕地数量分别同当年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建设占地面积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城市建成区面积同城市建设占地面积都与耕地面积有很强的负相关性。因此从统计意义上看,城市建设对耕地数量的减少有很大影响。

2.耕地质量下降

由于缺少相关耕地质量保护的法规、农民缺乏耕地质量保护意识,中国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目前,中国高产田只占耕地的35%,中低产田占到65%,其中粮食产量最高的河南省高产田占耕地比例已经下降到了27%。耕地资源中,因水土流失、贫瘠化、次生盐渍化等原因导致的退化耕地面积占总耕地的40%以上。同时酸雨发生面积目前也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1倍多,有些地区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地步,直接导致耕地质量的下降。近20年来,由于施肥结构失调,氮肥施用过量,磷钾肥和微量元素不足,使得中国耕地养分非均衡化现象日趋严重。

另一方面,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显示,城镇建设占用的大多是平原地区土壤肥力高、农业劳动力集中度高的优良耕地,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有5000万失地农民,在2001-2004年4年间,大约又增加了670万,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到了2020年失地农民总数将要增加到1.1亿人。值得注意的是,每年中国耕地都有占有补,但却存在着占优补劣的问题,如2004年建设占用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占72%,而补充耕地中有灌溉设施的仅占34%;建设占用的耕地多数是居民点周边的优质高产良田,补充的耕地多来自未利用的原开发用地。由于占多补少、占良补差,使得城镇建设的过程加快了耕地质量下降的速度。

三、城市化发展与农业劳动力变动

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内涵,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由于农村人口特别是年纪较轻、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规模迁移,对农村人口及农村劳动力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引起了农村劳动力的以下变化:

1.农业劳动力数量减少

中国2006年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2.99%。城镇人口比重增加的另一面则是农村人口比重逐渐减少,有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总量从1996年开始减少。随着农村人口比重不断降低、总量开始减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也在不断降低、数量有很大起伏,1996年和1997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口已经降到3.5亿以下,为近15年最低,1997年之后虽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到了2002年开始再一次大幅减少。

图1 中国农村迁出劳动力与未迁移劳动力年龄构成比较

资料来源: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整理.

2.农业劳动力素质降低

首先,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相对趋向高龄化。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整理得到全国农村未迁移劳动力和迁出劳动力的年龄-性别特征,如图1所示,迁出农村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未迁移的农村劳动力的年龄构成要年轻许多。迁出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15-3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其中20-24岁的女性和25-29岁的男性占迁出总数的比重最高;未迁移劳动力中,15-30岁的劳动力比重明显相对缺失。年轻的劳动力不断从农村中转移出去,同时年老的劳动力大多留在农村不发生迁移,这使得农业劳动力的年龄结构逐渐老化。人口老龄化也将成为农村人口的重要问题。[8]

其次,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弱化,呈现“低文化”特征。同样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得到全国农村未迁移劳动力和迁出农村从事非农行业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性别特征(见图2),可见迁出农村的从事非农行业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明显比农村未迁移劳动力高很多,农村未迁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基本集中在初中和小学,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比重很小;迁出农村的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比重最大,而且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比重相对较高,特别是大学专科文化程度以上的劳动力比重很大。[9]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几乎全部从农业中迁移出去,同时低文化素质劳动力迁出比例很小,这导致农业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不断下降,呈现“低文化”特征。

图2 中国农村迁出劳动力与未迁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构成比较

资料来源: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整理.

四、城市化对粮食生产影响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1.全国总体分析

在全国总体层面上,分别以1990年和2000年各省相关数据为样本,得到粮食产量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7和0.9421,可见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

以同样样本,得到劳动力数量和粮食产量的相关系数,观察1990年和2000年从事种植业的不同年龄组、不同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数量同粮食产量的相关系数,可以发现,种植业劳动力数量和粮食产量有着较高的正相关性,其中2000年较1990年相比有所降低。年龄组方面,1990年30-40岁人口的相关系数最高,50岁以上最低,到2000年则变为40-50岁劳动力的相关系数最高,20岁以下最低;受教育程度方面,两个年度都是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相关系数最高,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最低。

2000年相对1990年,劳动力数量和粮食产量相关性降低可理解为是由于2000年农业劳动力相对1990年减少造成的。农业劳动力的减少使得其在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中所起的作用降低,导致相关系数降低。各年龄组相关系数的变化表明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年龄结构趋向老化,种粮主力的年龄已从30岁转到了40岁。

用C-D函数“”分别对1990年和2000年各省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Y变量采用各省粮食产量数据,L变量采用各省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数据,K变量采用各省粮食播种面积数据)。

回归结果如下:

1990年:lnY=-1.14+0.218lnL+0.685lnKt检验拒绝域临界α值(0.2363)(0.0828)(0.0000)

分析显示:首先,中国的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目前农村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粮食产量仍然主要依赖于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这在一定意义上也说明耕地仍然是制约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其次,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规模的关系相对较弱,但也呈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目前农业劳动力粮食边际生产率仍大于0,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还依靠农业劳动力的投入。

值得指出的是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中迁出比重最高的20-30岁的年轻劳动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并不比其他年龄组高,而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迁出数量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在各年龄组中最低,这说明中国目前农业劳动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总量减少,而其结构上的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2.安徽、江西两省个案分析

安徽、江西两省是中国农村人口迁出大省,同时又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析这两个省的粮食产量同农业劳动力的关系可以进一步确定中国城市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用相同的模型及变量分别对中国2003年安徽各市相关数据和2004年江西37个粮食生产县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安徽、江西两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同农业劳动力和粮食播种面积同样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说明这两个省份的粮食生产同全国一样需要耕地和农业劳动力的投入。如果这两个省份依旧保持较高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率的话,最终会影响到其粮食生产。

五、主要结论及建议

1.主要结论

(1)粮食生产受城市化发展影响。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城市化过程和土地资源由农用地向城市用地转变的土地城市化过程是城市化的两个重要方面,而农业劳动力和粮食种植用地是影响粮食生产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因此城市化发展势必会对粮食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

(2)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粮食生产及粮食供求安全带来了不利影响。近10年来,中国粮食产量发生了很大的波动,人均粮食产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粮食安全问题又引起广泛重视。

(3)中国目前的人口城市化使得农业劳动力数量上减少、素质降低,土地利用的城市化引起了耕地数量和质量上的大幅下降。目前中国粮食生产仍然主要依靠耕地资源和农业劳动力两大基本要素的投入,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仍是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人口的城市化和土地利用的城市化都将对粮食生产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2.几点思考与建议

(1)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与供给是中国生存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基础,因此一定要确保中国的粮食生产满足一定的供给水平。虽然粮食进口也是保证粮食供给的一种途径,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必须主要依靠本国自主生产来保证,这样才能掌握本国的经济发展命脉。

(2)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最基本要素,中国粮食生产当前仍依靠耕地及粮食播种面积,因此一定要确保耕地数量,守住耕地生命线,并将此作为国策来实施。为了确保耕地数量,必须完善耕地保护条例,对土地审批进行严格把关。对于废弃地、闲置地等非耕地,也应进行充分开发,使之成为不同类型的建设用地。在农村非农产业和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后,各级政府应组织、推动对土地的复垦工作,将废弃的非农产业用地和宅基地恢复成耕地。另外,对于有利用价值的荒地也应加以开垦,而对于抛荒的农业用地则更应及时加以复垦。

(3)推进健康城市化,合理利用土地。针对中国目前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错误观念,需要推进健康城市化。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城镇建设占用耕地进行严格的管理,坚决制止滥用耕地。要特别注意防止中小城镇建设在追求奢华、追求政绩和非法敛财的扭曲行为驱使下误入歧途,防止出现小城镇乱建、大批占用耕地的情况。控制开发区数量和面积,对其实际经济价值进行评估,削减或撤销发展效率低的开发区。同时,大力挖掘城市用地潜力,充分利用土地空间,降低用地成本,改旧城建新城,改变城市矮、空的现状,提高容积率,走集约用地之路。

(4)加快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农业在产业链中的弱势地位,粮农经常会面对有好收成却没有好收入的尴尬局面,因此大大降低了粮食生产积极性,造成了种粮劳动力的流失。城市化过程中需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为此,国家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在财政上继续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国家还应制定有关农业和农产品的优惠政策,并使这些政策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继续推行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并逐步加以完善,从而真正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以此来提高粮食产量。[10]

(5)推进农业科技发展,提高粮食单产量。提高粮食总产量的另一条重要途径是提高粮食单产。开发农业科学技术,并将其向农村推广普及是反哺农业的重要方式。按照中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水平分析,良种繁育、地膜覆盖等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就可以使粮食单产增加1.5~3.5倍,而从世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无土栽培技术的采用、生物遗传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太空射线处理技术在作物种子改良上的实验、植物栽培人造环境技术的推广、基因工程的发展等,均具有无法估量的广阔前景。[11-12]

【收稿日期】2007-12-04

标签:;  ;  ;  ;  ;  ;  ;  

城市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_农村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