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月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东营 25709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BIM技术利用建筑工程项目的模型构建、虚拟仿真等方式在劳动力、设备以及时间方面实现管理途径的效率优化,从而达到事前控制,促进建筑施工中各项工作按期完工。所以,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应用BIM技术的效率提高方法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管理;效率
1建筑工程管理现状
建筑工程管理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进度管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主要工作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质量控制,此部分主要工作是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基本要求,针对建筑工程建设期间质量要求和标准的实施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编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案,针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采购方等参建主体在质量控制中的具体权责作出明确规定;第二部分是成本控制,此部分主要工作是基于对建筑工程项目可行性的研究,论证建筑项目总投资目标,编制初步预算规划,深度分析总投资目标实现期间所面临的风险,编制投资风险管理方案;第三部分是进度控制,此部分主要工作是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分析与论证,编制进度计划,对进度目标实现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引入风险管理工作理念形成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指导实施。
当前,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一,参与建筑工程管理的各方责任主体工作流程衔接不合理,不连续,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以及工期控制存在较大缺陷;第二,相关单位技术质量不合格,难以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直接对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不良影响;第三,各个部门与单位存在信息割据的问题,信息共享与传递效率不高,导致组织协调面临较大难度。
2 BIM技术的主要内容
2.1 建立模型
运用BIM技术建立各专业模型,通过模型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虚拟,用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虚拟模型可以结合各项属性和相关参数,来动态地反映出施工模型和设计模型之间的关系。施工模型一旦建立好之后,如果有变化可以在原模型上修改,即施工模型具有重复使用的功能,随着施工过程的不断推进,模型展示越来越精细、准确,所以,需要通过BIM技术建立施工模型。
2.2 仿真
BIM仿真首先是应用计算机技术将现实系统经过抽象和简化形成模型,然后再对此模型分析后进行运行,由此得到一些统计结果。BIM仿真的基本步骤如下:系统研究—数据收集—系统模型建立—仿真算法确定—仿真模型建立—仿真模型运行—结果输出,根据仿真的程度不同又可以分为数值仿真、可视化仿真和虚拟现实VR仿真。
2.3 优化
首先通过仿真技术将现实建设项目转化为虚拟模型,然后根据建设的目标和计算的方法,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目的是使建设目标在限定条件内达到最接近,为建设相关参与方提供科学的定性或定量参考数据。其中优化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运筹学、动态规划、线性与非线性规划等。
2.4 虚拟现实
此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操作者对多种媒体的感受与交互作用,能够将建设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虚拟现实环境下得以解决。虚拟现实技术作为虚拟建设的核心部分,融合了多种综合信息技术,例如计算机图形、工业建筑多媒体、人工智能、机械技术、电子技术等。通过多种感官的模拟,不但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人还可以与之互动,最终使人对建设项目有直观上认识。
3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BIM技术是当前建筑领域最为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软件,可提供具有可视化特点的数字建筑模型。作为一种集工程设计、建造以及管理于一体的数据化工具,BIM可通过参数模型的方式对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进行全面整合,在工程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实现数据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共享,为工作人员对建筑信息的理解与应用提供便利,从而发挥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缩短工程建设周期,节约建设成本等优势。目前,BIM技术的应用已经覆盖至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中,在工程管理方面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
3.1 BIM技术在设计阶段中的应用
BIM技术应用下,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展开对建筑、结构及其内部设备的设计工作,提供三维设计模型,在各个环节间共享设计模型数据。如,设计单位在根据建设单位要求建立三维模型后,可将该模型转交至结构设计人员,录入结构设计相关数据,再转交至设备设计工程师,录入设备设计相关数据信息,实现项目设计在结构、设备等环节间的高效衔接。除此以外,基于BIM技术下的相关专用软件,能够以现行建筑设计规范为依据对设计方案进行自动校核,将三维设计模型中的相关数据信息导入软件中,支持对绿色建筑、能耗、以及日照水平等关键参数的模拟分析。
3.2 BIM技术在施工阶段中的应用
根据设计阶段所确定的三维设计模型数,可以展开对建筑项目的虚拟建造,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下预演建造过程,以发现项目实际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设计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在建筑工程项目结构检测中,可以通过对BIM技术的应用及时掌握结构间可能出现的碰撞关系,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以便后续施工中出现方案变更的问题,达到提高施工管理效率的目的。
3.3 BIM技术在运维阶段中的应用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应用BIM技术的方式为建筑经营管理奠定基础,利用前期集成化信息数据为建筑工程项目后续运行维护阶段的设备管理、物业管理等工作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除此以外,BIM技术还能够提供与互联网互联的工作接口,通过调用BIM数据库的方式及时掌握故障发生的具体信息,以便对问题加以及时解决。
4 BIM技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措施
既往大量工程实践经验表明,建筑领域中对BIM技术的应用体现出了参数化、模拟性、协调性、可出图性、可视化等多个方面的特点与优势。在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实践中,积极应用BIM技术能够起到优化设计方案,节约项目建造成本,保障项目建设工期,同时完善组织协调沟通关系的目的。在具体应用中,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结合关系可以概括如见图1所示。
图1 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结合关系示意图
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将工程项目建设内容划分为土建工程、结构工程以及机电工程这三个部分。在应用BIM技术时,可以先构建包括墙体、楼板、楼梯以及围护结构门窗等在内的建筑模型,然后对结构模型以及机电模型进行补充与完善,实现各个专业间的信息共享。以现实工作任务为依据的BIM模型能够提供不同结构构件间的碰撞检测功能,预先掌握项目建设期间潜在的设计以及质量问题,并对质量问题进行改进。
结束语
在BIM推广应用相关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建筑领域对BIM技术的应用呈现出了广泛化、普及化的发展趋势。当前,BIM技术已支持通过模型构建、碰撞检测、虚拟仿真等途径完成对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管理,能够在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基础之上,合理降低工程建设期间各类资源的消耗量,促进建筑工程管理效率的全面提升。可以预见的是,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建筑工程管理流程将日趋完善与清晰,并在弥补当前建筑工程管理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欣兰,黄玮征.建筑工程BIM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4):105-110.
[2]杨震卿,张莉莉,张晓玲等.BIM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2014,45(2):115-118.
作者简介:
杨涛;
论文作者:杨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1
标签: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数据论文; 效率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