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 云南 昆明 650216
摘要:岩土工程的勘查技术和建筑的地基处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对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技术之间问题的研究,将二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使建筑地基基础做的更加完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数量逐年增加,这种现象无形中增加了软弱地基岩土工程数量。在组织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时,软弱地基岩土勘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尤其地基处理,如果地质勘查不到位,就会影响地基的处理效果,情形严重时将会导致整个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需要高度重视软弱地基岩土工程勘查与地基处理工作。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分析
1导言
随着我国现代工程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工程建设在我国工程建设中已经实现了科学性建设发展规划,而岩土工程作为我国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工程建设,在其整个工程建设中已经实现了工程建设质量提升。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分析,能够保障在其技术的应用分析下,能够将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水平提升,保障了整个工程建设的水平提升。
2地基处理与岩土工程勘察之间的联系
进行岩土工程的主要的目的就是对预见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和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均匀性进行相关的研究。在进行地基勘察的过程中,勘查者通过地基失效验算的方法对地基的稳定性的稳定性进行相应的检测,判断地基的基础的稳定性。通过对地基基础的勘查,得到有效的实验数据,通过这些数据为地基基础的结构设计工程师提供相应的设计数据和依据。在进行地基基础的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这些数据判断地基基础若发生变形,是否会对建筑结构的整体的性能产生质量的影响。地基基础的均匀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结构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地基基础的检测过程中,地基基础的均匀性对建筑工程后续的建设的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基基础的均匀性的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的反应建筑地基的地质特点。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建筑地基基础的不够均匀,就会使得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较大的影响。
3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岩土工程作为我国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工程建设,在其整个工程建设中,为了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提升,应该采用地质勘查技术,将整个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措施完善,并且保障在地基处理措施的完善实施中,能够更好的将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优化。通过地基处理,能够保障勘查技术实施的科学性,对于岩土工程建设而言具有重要性保障意义。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建设中,为了将整个工程勘察建设质量提升,必须要注重对整个工程勘察建设中的地基处理分析,保障在地基处理分析中,能够为工程勘察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实现了整个工程勘察建设的科学性提升。
4处理软弱地基岩土工程地基的方法
4.1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理
在软弱地基岩土工程中,土工聚合物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合成材料,该合成材料的优点是重量轻、便于施工,并且具有良好的整体连续性,同时反滤、排水、加固补强等作用非常明显。用这种方式处理软弱地基时,一般是在软弱地基或边坡处埋设土工合成材料,将原有的土体处理成具有弹性的复合土体,通过对土体进行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由于土工合成材料在抗拉强度、耐腐蚀、渗透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并且具备重量轻的优势,在施工现场可以节省大量材料。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加固挡土墙(有效保护河道、海岸护坡等,防止其被冲毁)、公路及铁路的加强层中(防止路基下沉、翻浆等)、加固软弱地基(加快土体固结等)等地基处理中,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较为广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2利用砂石垫层处理
这种处理方式是挖掉基础底面下层的软弱土,然后对基础底面进行夯实处理,利用砂石(无腐蚀性且级配良好)分层夯实基础面,将基础面处理成基础力层,通过处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从实践来看,对于地基的沉降量,占较大份额的要数浅层沉降量,所以在进行夯实处理时,置换层的厚度一定要合理。在整个地基结构中,砂石垫层属于持力层,其应力扩散作用非常好,并且可以降低垫层下天然土的压力,以及减少下卧层的沉降量。在处理软弱地基时,利用砂石垫层处理地基优势非常明显,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验收人员验收工程质量时需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垫层压实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用于回填砂石的材料含水率要好,对于基坑需要分层铺设并进行夯实处理,从根本上确保地基的均匀性。
4.3利用水泥土桩地基进行夯实
夯实水泥土桩地基是一种复合地基,这种地基处理方式就是对传统的夯实灰土挤密桩方式的改造。利用这种方式处理软弱地基具体操作流程为:先用小型成孔机进行成孔处理,然后将少量水泥与土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最后分层填入孔中并夯实处理,通过上述处理使之变成水泥土桩。这种处理软弱地基的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水泥的胶凝作用,大大提升了桩体的强度与整体性,通常情况下,与传统的地基处理方式相比,该方式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4.4强夯处理
强夯处理就是加强处理软弱地基。这种处理方式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并且加固领域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尤其在加固高回填土、碎石土、黄土等地基中也有应用,并且这种处理方式,还能防止粉质黏土、粉砂的液化。但是,对于软土、饱和土,以及含水率较高的回填土地基,由于控制夯位存在一定难度,并且夯击沉降量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处理难度较大。通过强夯的方式处理地基时,需要确定夯击遍数等技术参数,进而最大限度确保地基处理质量。
4.5利用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处理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C桩)是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式,这种方式是对沉管碎石桩方式的改良,具体操作流程为:首先将适量的石屑、粉煤灰、水泥等参入到沉管碎石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搅拌,使混合物成为桩体。通过上述处理,无论是桩体强度,还是桩体的整体性,借助粉煤灰与水泥的胶凝作用,都会出现大幅度的提升。CFC桩与碎石桩相比,一方面融合了柔性砂石桩,另一方面融合了刚性混凝土桩,这种混凝土桩虽然强度低,但是可以对桩体间的承载力进行充分利用,对荷载进行转移(将荷载转移到更深的地基中)。这种处理软弱地基的方式优点是方便灌注碎石桩、容易控制质量、成本低,并且可以节约大量的水泥。这种方式在粘土、粉土、砂土等地基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水泥粉煤石灰碎石桩处理也是在岩土工程地基夯实处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在其整个技术处理中,能够为整个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提升奠定基础,实现其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优化。在整个碎石桩处理中,为了保障最终的处理效果,工程勘察人员,应该按照工程建设中的要求,对现有工程建设中的碎石桩制作配比分析,以科学合理的配比作为整个工程勘察中的主要性技术,保障在其技术的处理实施中,能够实现整个工程勘察建设的质量优化。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汇总,为了更好的将地基处理措施完善,应该按照岩土工程地基勘察中的处理要求,对现有的地基处理措施完善,保障在地基处理措施的完善实施中,能够更好的将地基处理质量提升。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将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措施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土工合成材料;二是砂石垫处理;三是强夯技术;四是水泥粉煤石灰碎石桩处理。通过以上四点处理措施的实施能够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奠定基础,提升了其整个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韩俊俊,叶斌.试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地基处理问题[J].居舍,2018(35):12.
[2]李增涛,范斌,潘信梅.潍坊重度盐渍土岩土工程勘察和地基处理方案的研究[J].工程建设,2018,50(10):35-39.
[3]李瑞.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居舍,2018(29):159.
[4]陈俊.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河南建材,2018(04):479-481.
[5]韩金亮.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设计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41.
[6]胡梅新.关于岩溶地基进行勘察和地基处理的分析探讨[J].西部资源,2018(03):120+122.
论文作者:曹伟,陈仲如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地基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勘察论文; 软弱论文; 碎石论文; 方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