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马健成

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马健成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0176

摘 要: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带动,这是提高建筑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也是保证房建工程质量的关键。目前的房建工程施工中多会采用各种先进技术,特别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房建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对提高了建筑的质量以及应用价值至关重要。本论文针对房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研究。

关键词: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 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市场上涌现出许多新型的施工材料、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等,建筑结构类型愈加多样化,这些都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房建施工作为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协作性高、受外界影响大、流动性强等特点,涉及众多社会主体,受技术条件和物质等方面的限制。而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房建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将其应用在工程施工中,可以有效保证房屋施工的结构安全,提高房建的使用寿命。

1 房建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混凝土原材料控制不当引起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的房建工程中,大部分工作人员对于混凝土材料配备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十分重视,使得施工现场进场出现水泥存放时间过长、水泥重量不足、储存环境较差的现象,这对后期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强度造成一定影响。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施工人员都是施工方通过“包工头”签订的临时工,而这些临时工大部分都是农民,缺乏相关化学知识,没有认识到水泥存放时间过长会对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1.2 混凝土施工工艺导致的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工艺方面存在两大主要问题:第一,混凝土配备方法不当。比如,对混凝土进行配合比操作时,大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及标准进行规范操作,通常会以自身经验为试配的主要依据,且工作人员提供的试配材料与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并不相同,使得混凝土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在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施工人员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拌制的施工原料的质量、重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与审核,没有充分掌握好搅拌的具体方法,使得混凝土在施工时常出现搅拌不均匀、强度过低等现象。第二,房建中的模板存在问题。目前,我国大部分房建施工中都普遍存在模板不平、拼缝不严实、空洞、沾有垃圾等问题,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会出现混凝土缺棱掉角、无法与钢筋相结合的状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模板拆卸过早导致混凝土在未完全凝结的状态下失去支撑,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不足。此外,施工人员也没有准确地把握混凝土振捣时间。振捣时间过长混凝土会出现泥浆上浮、石子沉淀等现象,而振捣时间过短又会造成混凝土密实度不够,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时要准确把握好振捣的具体时间。在进行板上混凝土振捣工作时不需要对板内所有位置进行振捣,满足间距合理的原则即可,施工人员应严格掌握振捣工作的技术要点,以保证混凝土振捣的质量。

1.3 混凝土养护缺失造成的问题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通常更注重混凝土施工阶段的质量从而忽略了后期的养护工作,使得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快速蒸发,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强度在逐渐减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1]。

2 房建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

2.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材料控制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对水泥质量的控制。水泥主要分为通用水泥、特种水泥以及专业水泥。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水泥的选择应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与水泥性能两方面并充分考虑到所有情况,保证选用的混凝土水泥符合相关标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存放水泥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水泥品种、强度、出厂批号等进行分类放置,并注意保持存放位置的干燥度。第二,对骨料质量进行控制。骨料通常分为主要包含砂石的天然骨料、人工骨料、以及二者互补骨料。施工人员进行混凝土拌制工作时应注意保持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都含有一倍半的砂石作为骨料。天然骨料与人工骨料均可以作为混凝土施工的骨料,应注意在无钢筋或钢筋较少的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粒径较大的砂石骨料。若是选择细骨料进行混凝土施工,应充分保证骨料的清洁度且质地坚硬,含水比重相对稳定。

2.2 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充分保证浇筑与振捣工作的工作质量,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前,施工人员应预先对钢筋预埋件、模板的位置以及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同时对模板内部做细致的清理工作,检查模板的缝隙是否被密封严实。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进行持续不间断浇筑。在浇筑完成之后应检查钢筋表面的混凝土是否被污染,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浇筑填满模板且质地均匀。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采用三道振捣方式,即坡顶、坡中、坡脚。在采用三道振捣方式的时候,应注意坡顶、坡中、坡脚的设置位置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应保证振捣可以覆盖整个坡面,从而保证施工质量并达到预期施工效果。

2.3 优化混凝土构造的技术

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当混凝土处于配置阶段时,应将水泥、水、砂石与其他矿物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这个比例又被称为配合比。配合比通常需要多次试配才可以达到施工要求的相关标准,因此监理人员应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试配行为进行监管,避免出现以个人经验进行混凝土配制的现象;在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制定可行的搅拌方案并在搅拌之前明确确定一次性投料的顺序以及搅拌时间,选择合理的搅拌机、把握搅拌时间,同时还要考虑到砂浆流失的情况,将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卸载、清理干净,避免卸除之前的再投料现象。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法,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次数完成混凝土从出料到建筑入模的过程,以防止出现离析或混凝流失的现象,同时还要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的均匀性。此外相关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搅拌机以及运输工具等设备进行检修工作,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各个环节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从而为房建施工提供技术支撑,以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

2.4 加强混凝土养护工作

混凝土中的水和水泥极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加上气温影响,混凝土表面很容易出现裂缝。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应注意对混凝土进行后期的养护工作:减小混凝土内外温度差以避免混凝土表面因温度梯度出现裂缝;控制好混凝土放置地点周围的温度范围,使得空气温度保持在平稳状态,以避免混凝土因表面的水分随着高温蒸发从而出现裂缝;避免出现新旧混凝土不融合现象。施工人员应积极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便立刻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结 语:

总而言之,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一直都是房建施工中的难点和重点,而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工作,才能提高房建的使用性能,延长房建的使用期限。因此在房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做好混凝土配制、模板安装设计、钢筋搭建、混凝土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施工,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从而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与水准,提高房建的安全性能与整体质量,进一步推动建设事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守涛. 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水泥.2016(04)

[2]严小敏. 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6(01)

[3]鲁志伟,韦小丹. 混凝土结构施工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01)

[4]周玮.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建混凝土施工及后浇带技术浅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6(10)

[5]缪海燕,缪德勇,蔡春春.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5(09)

论文作者:马健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  ;  ;  ;  ;  ;  ;  ;  

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马健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