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素质的提升与继续教育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中小学教师论文,素质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素质的缺失
为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素质的基本情况,掌握可以进行定量分析的资料,我们对部分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关于教师教育素质现状的调查。”
调查方法:采用封闭性问卷式。即让被试者在不受任何限制与引导的条件下,对所罗列的问题进行判断。根据调查对象对各个问题的回答结果,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关于教师教育素质现状的调查统计表
内容
问题
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 不定判断
(是)% (否)% (模糊)%
1.教师地位很高16.4 42.8 40.8
2.有其他机会,是否离开学校30.1 4227.9
3.教师可以在外兼职3833.8 28.2
4.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选择 18.4
37
44.6
教师职业
职业 5.教学中,我只重视成绩好的16 71.6 12.4
兴趣
学生,其它顺其自然
与道 6.教师的任务是教学,育人是36.8
41.4 21.8
德
德育工作者的事情
7.我对学生和蔼可亲,使其体41.2
27.1 31.7
验到温馨感
8.我的教育意图明确,工作中 34.421.843.8
能从容自信
9.我关注学生的需要,倾听学 37.418.943.7
生的倾诉
10.我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
不倦”
1.学科专业知识水平高就能适
86.2
0.8
11
应中学教学
2.理解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51.826.721.5
教育 3.我知道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 21.436 42.6
知识
的根本区别
与理 4.我知道我国教育目的的涵义 41.116.442.5
念
5.我懂得教育的历史 28.336.635.1
6.我懂得关于儿童发展与心理 30.923.146
学知识
7.我有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课程 37.128.434.5
设计技术的知识
1.善用发散思维,经常使用想
58.2
21.1 20.7
象力和直觉
2.经常与学生谈话 54 16.629.4
3.交流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 14 68
18
4.与每一个学生保持接触
31.9
38.429.7
5.树立学生的志向,经常给每
34 26
40
个学生提供真正的挑战
6.沉着冷静地应付可能出现的
38.6
24 37.4
问题
7.一旦出了问题敢于承担责任
30.82049.2
教育 8.每一位学生在我心目中都是
58 12.4
29.6
技能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与能 9.我注意每一位学生的言行,能 40.2
18.735.1
力
主动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10.我能关心和理解学生,经常对
他们的言行进行评价,并激励 38.9
17.243.9
他们的正确行为
11.我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发挥
潜能,努力开发他们的创新精 37.438.6 24
神和实践能力
12.我能与每个学生友好交往 24.138 37.9
1.我对周围的教育现象和自己的 30.131 38.9
教育实践具有审视和反思习惯
教育 2.我经常写一些教学日记、班务 19.632 48.4
科研
事记和教育教学的体会
方法 3.我工作后平均每年发表1篇教育 2.187 10.9
与创
教学科研论文
新能 4.我对新的教育问题喜欢探索并具有一 12.6 27.4 60
力
定的创造能力
5.我每学期订了两种以上教育类学 18.7 72.3
9
术杂志
调查对象:中小学教师352人,其中小学教师150人,中学教师202人。
调查地点:中部省份抽样。
结果分析: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教师的教育素质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专业兴趣缺乏,敬业精神不强。如:对“是因为热爱教育事业而选择教师职业”的人只占18.4%;不明确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对“教师地位很高”持否定态度和模糊态度的分别占到42.8%和40.8%;敬业乐教思想不强,有30.1%的人对“有其他机会,是否离开学校”持肯定态度;有38%的人对“教师可不可以在外兼职”持肯定态度;教学思想不端正,如有48%的人只注重成绩好的学生。究其原因,除了有许多社会因素外,显然与师范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专业思想的树立,放松了“身为世范”的教育有关。
第二,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很多人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不理解(26.7%)或模糊(21.5%);有36%的人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本质区别不了解;有36.6%的人不懂教育的历史等。这种情况出现的直接原因是师范院校的教育课程门类少、内容旧。一般都只开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老三门。几十年来,教育科学飞速发展、分支林立,老学科体系难以包容丰富多采的新内容,故知识更新迟缓,内容相对陈旧,加上任课教师教学负担重。许多人连指导实习的机会都没有,又造成实际材料的缺乏,以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第三,教育实践能力差。如:有68%的人不能在交流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对“我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发挥潜能,努力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问题,有43.9%的人表示模糊,有17.2%的人表示否定;对“我能与每个学生友好交往”这个问题,表示“否定”与“模糊”的分别占到了38%和37.9%。此外,“差师”对学生体罚与变相体弱,以及在施教过程中采取的种种有悖科学的“无奈之举”,报刊上也时有爆光,如南京江东中学初二(1)班7名学年因为上课说话,被学校“隔离教育”两个多月,或者关在面包房里,或者窝在会议室里,就是不准回班上课,致使学生学习退步,身心俱伤。(南京晨报2001-12-18)这既违反了有关法律和职业道德,也是不懂教育方法、没有教育能力的淋漓致尽的表现。
第四,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如调查所示,回答“我对新的教育问题喜欢探索并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的问题,有27.4%的教师表示否定,还有60%表示模糊;回答“我对周围的教育现象和自己的教育实践具有审视和反思习惯”的问题,有31%表示否定,38.9%表示模糊;有87%以上的人没有达到平均每年发表一篇文章的指标。这就是说,从这几项表现教师是否有教育创造意识与能力的问题的回答中,只能看到12.6%到30.1%的人具有这种良好素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表现也确实如此,与培养创造性相悖的现象普遍存在。如: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陈旧,害怕变革;用统一的“模型化”目标要求学生;教学中一切“照本宣科”,局限于单一模式,排斥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实行满堂灌教学;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不去发现、研究教育中的新问题,探索并实践用新方法去解决,特别是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常常不能理解、宽容与支持,没有在感情上表露出由衷的喜悦,在行动上给予亲切的鼓励和具体的指导。教师之所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意识薄弱,科研能力缺乏,是由于我国的高师教育长期忽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没有让他们接受特定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所致。
另外,教师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教师应具有既能使自己,也能使他人(特别是学生)充分享受人间文明与幸福的一系列的良好心理素质,善于自我心理调节,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还必须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适应社会竞争,能够恰当应对各种挫折,善于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运用基本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矫正人格偏差。现在,具有这种心理教育能力的教师为数不多,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这种或那种缺失和偏异的教师倒是不少。
教师教育素质的现状令人遗憾,我国教师的教育素质亟须提升。这项艰巨复杂的任务理所当然地要落到教师继续教育的肩上。
二、教师继续教育的策略
在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怎样卓有成效地去提升他们的教育素质?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优化教育资源。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国外教育势必“登陆”中国教育市场,会带来优良的教育资源;其次是随着国外教育的介入,中国高等教育也会为回应挑战、求得生存与发展而重新“洗牌”,进行优秀教育资源的重组。所有这些,都将为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优良的教育资源。因此,我们应抢抓机遇,立足国内,面向国外,整合与引进相结合,优化继续教育“工作母机”的功能。
构建新鲜理念。我国现时的教师继续教育,同教师养成教育一样,存在着强调“学术性”、轻视“师范性”的倾向,整个教学计划都是围绕着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设计的,没有或很少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在职教师的教育素质。为此,应该构建关于教师继续教育的新理念,要把培养“专家型”、“创造型”的教师作为瞄准的目标,要特别重视学员教育素质的塑造与提升。教育素质的塑造主要是通过教育课程实现的,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在提高学历层次的教育中,教育理论课程的授课时数应不少于总课时的20%,决不能认为,专科学的是师范,读本科就不必再学教育课程了;至于非学历教育,更应该把提升学员的教育素质作为主要任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将近一半是与这方面相关的。如果不保证教育课程有足够的学时,一切研究都属于纸上谈兵。
增加课程门类。教育课程应当构建新的体系,课程门类要进行整合、分化,使之多样化、小型化。从当前的迫切需要和实际情况来看,可以开设以下六个方面的课程:一是教育基本理论,包括素质教育理论、当代教育思潮和学派、教育史、教育名著选读;二是我国教育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三是现代教育技术;四是学科教学理论与实务;五是学生心理研究与心理健康教育;六是教育测量、评价与科学研究方法。
改善课程结构。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可以由必修课、选修课与自学课有机组成。必修课是基础课,是所有师资都必须掌握的教育理论、教育知识、教育技术。为了使教育素质能够达到高超的水平,必须通过它奠定坚实的基础。开设选修课的意义重大,一是适应时代要求。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人才,包括培养人才的教师,自然也不例外。一个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有自己的特色、风格,选修不同的教育课程有利于促进这种发展。二是适应各校的不同情况,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师资的特长。选修课又有必选和任选之分,还可以划分为两个或三个系列(或板块),如教育教学研究系列、提高教育技能系列。自学课不由教师系统讲授,学员根据教材或资料独立学习,教师适当辅导,提供有关条件,严格进行考核,学员必须取得相应学分。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之比可以因时、因地、因校、因人而异。
加强实践环节。当今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有个共同的趋势,就是把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俄罗斯已把连续性教育实习作为培训教师的措施之一;美国强调对传统的实习模式和性质进行改革,使教育实习能有效地检验当今教育理论,并帮助实习生积累经验。我国教师继续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一是开展专题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学员可以利用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全面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彼此切磋琢磨,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二是组织教育调查和观摩,可以外出参观先进学校、优秀教师的教育活动,从多角度、多侧面去认识教育,从对比中找出差距、受到启发、得到提高;三是撰写教研论文,在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论文,可以使所学的东西加深理解、牢固记忆,可以使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可以促使自己做得更好,可以使自己的成果让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