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城市的基础排水管网系统,大量地分布于城市的每个角落。给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以及城市防洪排涝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采取合理的设计技术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关键所在。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布置;设计;技术
水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不可缺少的物质,所以给水工作也很重要,给水工作包括很多方面,主要是在人们的生活生产、绿化以及废水排放上有具体的体现,而给水工作一旦做不好就会产生渗水等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居民以及企业用水,间接也会发生污染现象,进而对环境造成破坏,企业也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建设就很重要,这就要考虑到管道的布置设计以及技术方法的运用,只有在设计和技术层面上得到保证,才能进而保证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质量。
一、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概述
给排水工程对于城镇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能够为城镇供给水源,同时还能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城镇消除污水危害和洪水之灾,从而保证城镇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管道设计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
二、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的常见问题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用水量也在急剧攀升,一些市政给水管道设计还沿用以前老旧的技术措施,没有考虑到城镇需水量变化大的因素,导致对城镇供水系统未来发展预测不准确,使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不能满足城镇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增加城镇供水量,提高给水安全性,全面实现集约化供水,是当前给水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
排水工程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市政建设举足轻重。随着城镇需水量的急剧攀升,排水量也在逐渐增大,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大量污废水,污废水中含有大量腐败性的有机物以及各种细菌、病毒等致病的微生物,如何有效地排除污废水,并对其及时处理与控制,将这些危害降至最低限度,以保障人民的健康与正常生活,需要有科学完善的系统设计。
三、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的技术分析
3.1市政给水管道设计
3.1.1输水管道设计
水源地至水厂的原水输水管道管径应按设计年限内远期供水规模的平均时用水量计算确定,并计入输水管的漏损水量和水厂自用水量。水厂至城镇配水管网间的输水管道管径应按设计年限内远期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确定。向管网输水的管道设计流量,当管网内有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条件下,由水厂所负担供应的水量确定,当无调节构筑物时,应按最高日最高时供水量确定。
输水管的根数应根据给水系统的重要性、输水规模以及是否有安全贮水池等因数全面考虑确定。输水干管一般不宜少于两条,并且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连接管连通,输水干管和连通管管径及连通管根数,应按输水干管任何一段发生故障时仍能通过事故时用水量计算确定。城镇的事故水量为设计水量的70%。修建一条输水干管的情况适用于输水管道距离较长,建两条管道投资较大,而且在输水干管维修期间,有满足事故时用水量的贮水池或其它安全供水措施的情况,采用一条输水干管也仅是在安全贮水池前,在安全贮水池后,仍应设置两条输水管道,互为备用。当有其它安全措施时,也可修建一条输水干管,一般常见的为多水源,在事故时可由其它水源补充。
3.1.2配水管道设计
城镇配水管网管径以设计年限内远期最高日最大时水量进行设计,按远期最大用水时加消防时、远期事故时校核,同时按近期最大用水时、近期最大用水时加消防时、近期事故时校核,最终确定供水管道管径。
配水管道的主要附属构筑物为阀门井,遇道路交叉口必设阀门井,在配水管适当位置也设阀门井;在隆起处设排气阀井,末端及最低处设泄水阀井;负有消防给水任务的配水干管上应设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市政排水管道设计
市政排水管道设计主要内容是确定排水管道的设计流量,进行管道的水力计算。市政排水管道管径应按设计年限内远期排水规模的最高日最大时排水量计算确定。
排水管道在地下敷设时,依据设计规范,应和其它工程管线间保持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的要求;同时确定控制点在地下敷设时的最小覆土深度。
排水管道的主要附属构筑物为排水检查井,排水检查井的设置要求可依据设计规范确定。检查井井盖应尽量避免车轮碾压、人行道盲道及路缘石。
四、管道设计技术措施
4.1沟槽支撑
在进行沟槽开挖的过程中,如果因为施工场地条件受限,或者为了减小土方量以及施工用地面积,可以采用土方支撑的方式。土方支撑可以有效预防沟槽塌陷,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果沟槽开挖的范围狭窄,通常采用竖撑和横撑的手段,水平挡土板的位置分为连续式以及断续式两种,如果开挖深度较浅,土质含水量较小,可以选择断续式支撑方式,如果土质含水量大,强度不高,应采用连续式支撑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板桩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支撑作用,运用板桩可以降低水和土造成的水平压力,是可以挡水同时又可以挡土的方法。如果地下水位高、基坑开挖深度深,很容易出现流沙现象,如果采用井点降水的办法,可以将板桩钉入地下,降低坡度的同时让地下水渗走路线变长,防止其流入基坑中,起到预防流沙的作用。如果在紧贴建筑物进行沟槽开挖的时候,为了不使建筑物出现地基塌陷的情况,可以采用板桩的办法进行支护。
4.2管道设计施工
4.2.1沟槽的支柱要保证坚实稳固,其牢靠和坚固程度的条件是:支撑位置要根据挖土深度进行有效安置,在土质较软的地方,用于支撑的沟槽深度不能高于一米。
沟槽是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需要依据土壤情况的不同,分清结构和性质,找准槽帮需要设定的坡度,有些工程沟槽较深,这时就需要一层一层的进行,对挖掘出来的土方,要运到指定位置堆放;要全面掌握好槽底宽、槽深边坡坡度及层间留台宽度,以此来精准的设计开槽横断面大小,有些管道结构超宽,就需要根据宽度大小调整好槽底;一定要边挖边检测,特别是槽底高程,一定要达到标准要求,如果是机械施工,当达到20cm左右时,一定要人工控制,保证符合工程需要的高度和宽度。
4.2.2施工过程中,用于支撑的材料要和沟槽四周保持一致,如果有空缺的情况,要及时填补,支撑板保持横排水平,支撑板连接处保证严密。要对支撑部位进行重点检查,如果发现支撑材料错位、活动以及变形,一定要尽快采取相关措施处理,同时要注意,在春天化冻以及梅雨天气要加大检查力度。
4.2.3拆掉支撑材料前,一定要对沟槽壁以及沟槽四周进行仔细检查,施工人员要按照安全规章以及操作流程拆掉支撑材料。拆除支撑点要根据填筑高度进行,拆除后要回填捣实,保证填筑的密实度要求。
五结语:
市政给水排水管道铺设工程具有施工时间长、施工流程复杂、建设所需资金多、工程规模大等特点,如果按照一成不变传统的设计方案可能会造成能源和资金的浪费。在给水排水管道设计中,要与时俱进,及时对实际工作进行改进,多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保证给水排水设施发挥良好的功能,杜绝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市政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技术措施在工程中具有关键作用,在促进工程专业化实施的同时,先进的设计技术措施可以收获到良好的工程质量效果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孝琴,论市政给排水管道设计的技术措施,[j],科技论坛,2013(17):49
[2]张全成,市政给水排水管理设计技术措施分析[j],水利水电工程,2014(36)
[3]贺军,浅谈市政给水排水管道设计技术措施[j],工程科技,273
论文作者:杨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5
标签:管道论文; 沟槽论文; 市政论文; 水量论文; 城镇论文; 给排水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