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在如今的社会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实际价值,我国当代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全面高速发展,同时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井喷式发展在建筑行业领域有着极其强大的推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建筑行业各方面水平的提高就决定了整体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工程进度是否稳健。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影响因素
引言
建筑工程管理是管理者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管理方法,对工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帮助,提高建筑工程进展效率,为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约束。建筑工程管理让很多工程中的细节变得制度化,符合建筑工程特点,规避一些建筑工程中的风险,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国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较多,常常出现将施工内容进行分包而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的情况,由此导致施工管理的主动权以及控制权遭受损失,对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管理也就出现了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同时施工现场工作繁忙,内容较多,蛮干硬干现象较为严重,管理人员稍不注意就会出现安全问题。
1.2技术管理太薄弱
施工技术是决定工程建设正常运行的基础,也是决定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建筑工程建设期间其环节众多、人员众多、设备众多且难度较大,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技术管理上的问题。例如施工期间所用的施工技术与工程建设要求不符,又或者施工技术所用施工技术虽然符合要求,但达不到施工进度要求等等,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建设造成不利影响。此外,部分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缺乏系统的、健全的技术管理体系以及规章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操作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施工现场的正常作业,对建筑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影响。
1.3人员素质不够高
虽然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随之而来的则是建筑施工人员素质上的良莠不齐。总体来讲,当前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建设中,基层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综合素质仍然有待提升,无法满足现代化工程的高标准高要求,导致工程建设期间管理执行能力较弱、安全意识不够深入、老旧思想根深蒂固等,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而值得注意的是,基层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并非是一时之功,其需要结合施工人员的专业提升以及经验提升综合进行,因此针对高端施工人才的需求仍然不断扩大。
1.4管理体制不健全
建筑工程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体现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多个方面,包括工程法规、体系、人员、设备、团队等等。总体来说,当前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并没有全面延伸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方面,对施工期间各个部门的统筹运行没有取得良好成效,对施工设备、材料的管理不够全面深入,对施工环境的管理不够全面持续等,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而且当前阶段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仍然有待补充,施工现场缺乏统一的管理规范、秩序以及手册,导致施工现场的物资配备不均衡、管理地位不突出、责任划分不明确等,均是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的体现。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2.1创立新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其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对建筑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对工程有创新性的管理。我们应该能够以全局的眼光、专业的视角、在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全盘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会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预案进行全面的准备,进而有效地促进建筑工程的革新性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创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但是,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内容比较多,同时元素呈现多元化,应定要正确地明确分析管理工作的实际意义,在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时候,要明白发展方向与速度的关系,协调好双方的平衡点。创新发展的方向很重要,但不能片面地追求新的观点、新的理论以及新的思想,应该结合中国的基本国情、企业的现实状况,建立适合现阶段发展的管理理念。而对于发展的速度,也不能够太快,要适中,不可以冒然前进,也不可以停滞不前。
2.2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方面,虽然近些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因为国内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理论比较缺乏,从而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相对落后。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专业性很强,需要由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以及建筑专家们一起研究决定,切记闭门造车,要已发展的思维,融合各方观点,系统性地、逐步地建立。
2.3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设计部分
建筑设计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建筑方向,规划出工程的每一个模块,让建筑工程管理更有效果。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设计部分,让设计变得更符合工程情况,放弃零碎的设计部分,让设计变得更整体化,保障每一部分的设计都有用途,体现设计者对建筑工程的贡献。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设计部分也是为建筑工程的管理者提供建筑工程管理的方向,明确建筑工程进行到每一步的情况,防止因设计不到位给建筑工程管理带来的影响,降低建筑工程进行中因设计不合理修改设计的情况。若建筑工程进行中需要修改设计,那么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包括工程中涉及的材料、设备、人员、工程周期等,都会因为设计的改变而改变,对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也会有所影响。
2.4重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地位
管理人员必须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在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将安全管理纳入管理内容中的第一位,在施工现场彻底落实安全管理制度,逐级分配安全管理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制度,认真履行合同规定及相关协议,纠正违规行为,清除安全隐患,定期召开安全会议来分析施工安全问题,以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促使“安全第一”的标号不仅深入人心,还能深入到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内容中,从小做起、注重细节,以此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2.5规范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应进一步规范,要求每项施工技术在应用之前必须上报管理部门,与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成本进行综合讨论,以此确定施工技术的应用工序,满足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更进一步的提升工程质量。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不断引进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不断提高自身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增强单位竞争力的同时落实各项施工管理程序,对施工现场的技术材料进行归档管理,对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施工技术管理提供更加透明、更加丰富的借鉴。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是管理者在建筑工程中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对建筑工程的有效保障,让建筑工程发展得更好。管理者对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视和采取的有效措施,为建筑工程发展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让工作人员在建筑工程中更安心地工作,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保障了建筑工程投入使用时的安全性能。让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中有效落实,发挥管理制度优势,保障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能够高效、有质量地进行。让工作人员对工作不再懈怠,对建筑工程更有归属感,对自己工作更加认真负责。
参考文献:
[1]郭敬威.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城市地理,2018(2):237-238.
[2]潘苍立.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5):198-199.
[3]徐都洋.解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3):99-102.
论文作者:李英超,刘冰岛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