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的深化拓宽和高度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五大论文,内涵论文,高度论文,理念论文,经济规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任何社会经济形态都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按照这种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内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有规律地发展。经济规律具有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必然产生与之相应的经济规律。人们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经济规律,违反规律将使经济发展遭到挫折和失败。但是,人们通过实践却能逐步发现、认识经济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利用,为社会谋福利。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经济规律的作用,力求按照经济规律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具有内在联系、相辅相成的“五大发展理念”。作为引领今后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思想,“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的深化拓宽和高度概括,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将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发挥重大的指导作用。 一、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推动力,是从生产方面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的高度提炼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著反复提出,在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之后,社会生产具有与资本主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目的,生产成果直接归生产者共同支配和享用,生产和消费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充分满足人的需要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这种社会生产目的,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生产力,能提供充足的产品;二是必须有能够协调各种供求关系的完善的经济结构(这在后面再分析)。关于发展生产力,其根本手段就是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有这样,才能以较少的劳动时间创造出丰富的产品,同时增加劳动者自由支配的时间,利于劳动者的多方面发展。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取决于多种因素,除了自然和物质条件以外,包括劳动者的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水平、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因此,从生产方法、管理体制、产业组织和科学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社会生产,更好满足人们需要的重要途径。这些关系表明,通过创新促进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生产方面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物质保证。 中国共产党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正确处理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将发展生产作为第一要务,不断探索发展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我国和国际的经验,多次强调了创新对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2013年3月,他在参加全国“两会”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断,指出“要使创新成果更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①。党中央把创新列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正是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内在要求,抓住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强调其对发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重大意义,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的深刻理解,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发展。 人们可能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也很重视创新并且在创新方面获得巨大成就,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生产关系的本质和经济规律的必然作用看,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创新提供繁茂成长的土壤和充分发展的空间,而资本主义囿于私有制的本性,在进行创新的同时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与发展生产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不同,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一切经济活动都要服从追求最大利润的目的,只要不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创新就难以开展。比如,创新投资可能存在许多风险,包括研发的成功率难定、市场需求变幻莫测等,有些资本家宁可管好当前的营运,获取稳定的收益,不愿意承担创新的风险;创新,尤其是高端的创新,需要较多研发人才和设备,支付较大成本,或者要求增加资本投入,或者会降低眼前的利润率,都会大大消减创新的动机;某些已经控制了高新技术的企业,为了保持既有利益,会采用各种手段,或者拖延新研究成果的公开使用,或者索求高价,或者压制、扼杀后来者的赶超;创新需要各种协作,但私有制使人们彼此隔离,甚至互相封锁,以邻为壑,除了市场交换,缺乏更为有效的社会协调;资本主义企业创新的收益不归雇佣劳动者所得,有时还会加重他们的学习和劳动负担,加上苛刻的管理制度和劳动纪律,都不利于调动广大劳动者参与创新的积极性。这些在国际上和我国都有明显的例证,极大地妨碍创新的广泛展开和成果的普遍运用。 我国经济长期贫穷落后,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在科技发展上夺取了重大胜利,科技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物质技术条件仍然不足,在高新技术方面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把创新作为发展基点,通过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创建更多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型产业,仍是长期努力争取达到的目标。社会主义不仅迫切要求通过创新去迅速发展生产,社会主义公有制也能够提供这些必需的创新条件。二者互相促进、转化,形成良性循环,必然有力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高端技术领域获得重大创新成果的单位中,国有企业在比重上远远高于私有企业,表明创新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要广泛开展创新,取得有效成果,必须创造合适的条件。一是突出人的能动作用,解除对劳动者的压抑,激发尽可能多的人自主地投身创新活动。加强人才培训,同时运用好激励机制,鼓励群众的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②二是突破各谋其利、各自为政的私有制壁垒,尽可能在大型国有企业的带动下,组织多种形式的产业集群,充分利用集群的各种优势,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共享创新的信息和资源,共建创新的服务体系,在竞争中互相支持、互相协作,共同发展。三是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超前谋划、超前部署”,完善政策环境,建立创新的社会体系,聚合各种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协作功能,提高创新的效率。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性、全局性项目,国家应加强投资,对其他的创新项目也要择优在融资和财政上加以支持。 二、协调,反映了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要求,既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社会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从整个社会有机体观察,人类社会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互相作用和反作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基本规律。全面协调发展是这一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但是,在人类社会的漫长岁月里,对社会协调发展规律的认识一直陷于黑暗之中,这一规律只能在反复的社会矛盾碰撞中显示出它的必然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奠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开了这个黑幕,使人们开始和逐步走上认识、尊崇规律和运用规律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适应生产力的要求,组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次变革,继20世纪50年代全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之后,又在深化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之后,发起和主导了改革开放,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时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的均衡全面发展,协调推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都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协调社会总体关系的光辉典范。 从社会经济的层面观察,社会劳动根据各种需要按比例进行分配,是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马克思强调,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必须保持社会生产各方面的比例关系,指出:“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③他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论证不同的经济制度决定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不同实现方式。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一切活动只服从于追求最大剩余价值的目的,而私有制又把所有的生产者彼此分隔离开,他们唯一能够取得的信息只来自市场,但市场的竞争性、自发性和滞后性又往往扭曲了真正的供求状况,导致了经济活动的盲目性。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社会的症结正是在于,对生产自始就不存在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合理的东西和自然必需的东西都只是作为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而实现。”④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有组织与社会生产的盲目无政府状态的矛盾造成了部门、产业之间经常性的比例失调和经济的混乱,加上生产迅速扩大的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足的矛盾形成产品和产能的相对过剩,使经济陷入长期震荡,最后只能通过经济危机的剧烈破坏,消除过剩生产力,以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为代价,强制地建立社会经济的暂时平衡。 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使劳动人民成为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的共同主人。劳动者的根本利益一致,不存在利益的对立,在生产和交换过程结成互助协作关系,有可能在社会中心(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下,利用社会共享的信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根据社会需要配置物质资源,组织社会劳动,及时发现和补齐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解决资本主义长期无法对付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做到通过“有意识的社会调节”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协调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特别是,习近平同志提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⑤,正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确认和自觉运用,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经济战略指导,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但是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一系列结构失调和秩序混乱。大量产品产能过剩,生态被严重破坏,市场上投机、欺诈活动丛生,假冒伪劣和有害有毒产品充斥,哄抬生活必需品价格,掠夺广大群众,严重危及人民生活。这些现象都是有悖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为什么它们会大量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正确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所在。从最根本的关系分析,其特色就在于:我国现阶段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二重化的基础上,形成生产关系、经济规律和社会矛盾的二重化。社会上同时存在两种生产资料所有制,即以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为主的公有制和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主的私有制;相应地,在不同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了两种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种生产关系各自按照它们的本性,在自身经济规律的支配下运行,产生各不相同的社会矛盾。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关系共同存在于一个社会之中,互相影响,支配它们运动的规律和社会矛盾也互相影响。哪类生产关系拥有的经济力量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就强,它所固有的经济规律的作用和产生的社会矛盾的影响就大。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之后,就不难了解当前那些不良现象产生的根源。原来,它们就是私有经济追逐高额剩余价值引起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现。它们在我国愈演愈烈,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迅猛扩张。这就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深受私人利益局限和强烈的逐利冲动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之间产生巨大矛盾。它们不利于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最终不利于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固然,完善法制建设,加强国家的管理和引导,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却无法改变、消除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必然作用。因此,要真正做到协调发展,必须逐步扩大社会主义公有制,并依靠强大的国有经济的力量,增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积极影响,减少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干扰和破坏作用。 三、绿色,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规律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结合,也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在“天人关系”上的延伸和深化 绿色发展实际上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协调关系,是攸关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相对独立于自然界,同自然界存在一定的物质交换关系。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人类依存于自然界;同时,人类又能够通过自身的自觉活动,即劳动,从自然界取得生活所需物品,在局部上改造自然界,体现出对自然界的一定的影响。人和自然之间的这种物质变换关系,“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为转移,倒不如说,它是人类生活的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⑥。但是,在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中,这种“一切社会形式共有”的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关系,却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与人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影响,形成迥然不同的结果。 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目的是追逐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在剩余价值规律的驱动下,资本家一方面努力扩大生产,进行大规模开发,采取各种手段争抢、占有,乃至滥用和掠夺自然资源,不惜破坏生态环境,产生和加剧生产发展同自然界供给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资本家为了节省开支,降低生产成本,随意排放生产过程的各种废弃物,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工人身体衰弱,精神萎靡不振”,“健康受到致命的摧残”⑦,造成剥削者同劳动人民之间的阶级矛盾。资本主义在很长时期存在为谋取高额利润而牺牲和破坏生态的罪恶历史(在20世纪中叶还发生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并将其结果施加在劳动人民身上,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交集在一起,既危害自然界,又残害劳动人民。这些矛盾的根源就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社会,劳动在人民共同拥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实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以往人们对这个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认识不够全面:关于生产的增长和完善,往往只注意到提高技术和协调人际关系,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协调也是生产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对社会生产目的更多的只注意物质资料的满足,而少谈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素质和体魄健康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舒适养生的自然环境。总之,忽略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要纠正这种偏差,就要求人们在协调相互关系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起与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的协调关系,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规律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结合起来。绿色的发展理念,就是强调以发达的生态文明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意识多方面的发展,是正确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人与自然协调规律和社会关系协调发展规律的综合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的扩展和深化。认真践行绿色理念,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我国当前阶段存在社会生产关系的二元化,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起着巨大的作用,干扰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发挥,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关系上产生一系列问题。不少企业为了赚取暴利,掠夺性使用自然资源,狂挖乱采,乱砍滥伐,随意排放废气残渣,不仅造成巨大浪费,而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无数实践证实,我国生态遭到日趋严重的破坏,与我国资本主义私有经济在二三十年来迅速膨胀密切相关。 所以,我们不仅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加强培养和传播先进生态理念,还要分析生态发展实践中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找出生态破坏的经济社会根源,在建立有效的检查监督管理体系的同时,重视和设法解决这个根源性的问题。 四、开放,是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在国际范围的拓展 如果说,绿色发展理念表示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在纵向的升华和加深,那么,开放发展理念则是在横向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涵的扩充和拓展。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这一过程首先发端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相对剩余价值,加速资本积累。生产的发展和资本积累扩大了对各类资源的需求,迫切要求拓宽能消化产品实现剩余价值的市场。当一国的资源和市场无法满足发展生产和增大利润的需求,或者别国能够提供更廉价的资源和更有利的市场时,资本便会突破国家的界线,在国外寻找机会,于是形成了国际市场和国际分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分工不断细化,特别是,经过新的科技革命,生产力快速发展,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全球化。不仅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连社会主义国家也都深深卷入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洪流。这个发展进程和趋势表明,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符合扩大市场、深化分工、发挥各国优势、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的要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要求的社会发展规律先在资本主义国家间、继之在世界范围的体现。我国经济几十年迅速发展,已成为经济大国、贸易大国和投资大国,与世界各国具有广泛联系,深深介入了国际经济关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一规律的制约。在这种形势下,为了更好实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必须考虑国内发展和国际发展的联动性,积极参与国际经济事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产业既有的比较优势,壮大自己的经济实力,更多更好地发挥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同时也从国外取得发展所必需的资金、人才、资源、市场和经营管理经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增进我国人民的利益并进而为各国人民的利益作出更大的贡献。 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⑧这一指示连同其他有关坚持开放、推动国际发展合作的系列重要讲话,体现了党对国际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科学地将两种规律的要求结合在一起,既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又符合我国发展要求,为协调国内国际经济关系、合作共赢、全方位发展的指导思想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当今国际市场中,各国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共同利益,需要携手应对全球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又存在互相争夺资源以及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抢占全球产业链、供给链、价值链的高端核心地位,争夺和控制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主导权的激烈竞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利用其军事、政治、科技、金融优势,在国际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强制推行自己的规则,牟取本国利益,将通货膨胀和国内的困难转嫁给其他国家;疯狂进行金融投机、低价收购别国金融机构;在不发达国家遍设跨国公司,打击、扼杀和并吞本土企业,攫取高额利润,剥削和掠夺全世界人民,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对社会主义中国更是采取敌视态度,使尽封锁、打击之能事。这些都对我国进一步开放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我们今天开放发展的大环境总体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同时面临的矛盾、风险、博弈也前所未有,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别人精心设置的陷阱。”⑨对此,必须总结经验,谋划扩大开放的战略和措施。一要检讨过去那种对外来资本大门洞开、来者不拒的做法,按照有利于我国人民的原则,权衡利弊,进行必要的选择和控制,对外资进入重要行业和并购我国企业事项实行审查,保护民族工商业,对其经营管理进行必要的监督,维护劳动者权益,禁止污染和有害产品和技术进口,严防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二要改变过去那种单打独斗闯江海的做法,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以国有公司、集团和非国有的大型企业为骨干,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将众多的涉外经济企业和机构凝聚起来,建成有雄厚力量的海外大军,减少内耗,团结一致,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三要通过灵活有效的经济政治外交活动,联合可以团结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变少数发达国家对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系话语权的垄断,争取将我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 五、共享,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所体现的社会生产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 经过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生产资料归劳动人民共同所有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和生产过程的共同主人,消灭了小部分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力压迫、剥削广大劳动者的关系,劳动成果归劳动者共同所有,在扣除扩大再生产和必要的社会共同需要之后,生活消费品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劳动者享用。这是人类社会经历几千年剥削阶级统治之后,首次出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劳动人民共享的制度。它在经济上粉碎了长期禁锢劳动者的枷锁,使劳动者真正焕发出巨大的创造力,推动社会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发展,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开辟了发挥作用的广阔空间。1992年,邓小平在巡视南方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⑩2015年8月21日,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11)这些重要讲话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本特点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核心内涵的高度概括,突出发展生产、共同富裕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将是否做到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高为改革成败的最终判断标准,是我国深化改革须臾不可离开的基本指导思想。 当今世界,到处都有人打着共享的旗号,但在不同制度下共享的内涵和实质各不相同。资本主义社会也高喊共享,那是一锅汤里有人大块吃肉、有人喝清汤、舔锅底的“共享”,即大多数人按劳动力价值取得工资,少数人按资本份额获取利润,简言之,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共享”。社会主义的共享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下,全体劳动者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全方位、全覆盖的共建共享,也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我们应当区分不同分配制度的实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逐步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实现社会主义的共享。 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我国在践行社会主义共享方面还有巨大的差距。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从零开始,经过30多年的迅猛发展,今日已在全国经济领域占据“半壁江山”。我国的私营企业主利用我国资金严重短缺,待业队伍庞大的特点,不顾劳动条件,延长劳动时间,压低工资待遇,剩余价值率长期高达240%。通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超重剥削,我国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造就了一大批千万级、亿万级富豪。他们以年均高达31%-56%的积累率集聚了巨额财富和资本。据《胡润百富榜》的资料,2015年,中国1.7万名富豪坐拥31万亿财富,相当于中国当年GDP的一半;登上富豪榜的门槛从2008年的7亿元人民币上升到20亿元;上榜者平均财富由30亿元上升到64亿元;百亿富豪人数由50人扩大到176人。而在社会的另一极,私有企业雇佣劳动者的收入长时间得不到明显的增加,他们的收入占社会新创造价值的份额不断下降,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水平无法随生产的发展相应提高,此外,我国农村还有7千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财富快速向少数人集中,他们过着骄奢极侈的生活,在一个人均GDP长期处于世界百名之后的国家创造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买走了世界47%的奢侈品(还不包括豪车豪宅)。另一方面,劳动者收入占新创造价值的份额明显下降,有13%的人每天的生活费低于1.25美元,约5%的家庭生活极端困难(12)。我国收入的基尼系数,1978年仅为0.16,2006年就跃升为0.49;家庭财产基尼系数更是从1995年的0.45扩大到2012年的0.73;两者都极大超过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水平。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世界公认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在人们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也出现了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悬殊的严重问题,改革成果不能共享,不仅影响人民群众对改革的支持,极大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破坏生产和消费的正常关系,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在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享成果是我们进行改革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并且将是否做到共享确定为衡量改革发展成败的最终标准,表明中央领导警觉到现存的高度背离共享原则的现象,对坚守社会主义本质,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这对我国端正改革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具有特别重大的指导意义。 六、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 综上所述,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集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条件、发展维度、发展路径、发展目标为一体,涵盖全面且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高度概括和综合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多维度加深扩展的内涵,体现社会主义所特有和能够实现的要求,应该大力加以宣传,切实贯彻实施。但是,我国当前阶段,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二重化的基础上,存在着与社会主义性质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会经常发生与五大发展理念相违背的行为和现象,而且其范围和程度还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所占比重的增大而扩展和加剧。这是客观存在和不容忽视的。治理的根本途径是适应我国迅速发展的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是做大做强做优社会主义国有制经济,不断强化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根基,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真正成为主导力量。 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国有经济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十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决定》关于国有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管理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必须搞好。”(13)“国有企业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坚持国有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不动摇,坚持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不动摇。”(14)这是进入新时期以来,总书记针对新的经济形势发出的高瞻远瞩的宣示。“做大做强做优国有企业”,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掌握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对国有经济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解决当前各种经济问题和矛盾的重大战略部署。 做大做强做优国有经济完全符合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现状。几十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以举世瞩目的速度迅猛增长。早在2010年就在工业规模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生产大国,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多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我国GDP达到67.67万亿元,比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时的3645亿元,增长近185倍。目前,我国已具备日益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在许多重要部门掌握了尖端的技术,拥有素质不断提高的庞大劳动队伍,社会生产力水平已经进入世界前列,加上迅速增长的巨额经济总量,按照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我国已经有充分的条件支持国有经济更大规模的发展了。扩大和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国运兴衰的根本大计,既有迫切的必要,又具备应有的条件,应该在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抓紧时机,毫不动摇地加以实施。这是增强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作用,减少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不利影响的有效途径,全体劳动人民应该为此努力奋斗。 ①习近平:《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人民日报》2013年3月6日。 ②习近平:《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加大创新驱动发展力度》,《人民日报》2013年3月6日。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6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1页。 ⑤习近平:《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8-20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63、497页。 ⑧习近平:《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人民日报》2013年1月30日。 ⑨习近平:《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 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11)参见《人民日报》2015年10月31日。 (12)参见《中国日报》2013年9月12日。 (13)习近平:《共同为改革想招 一起为改革发力 群策群力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人民日报》2014年8月19日。 (14)习近平:《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 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人民日报》2015年7月19日。标签:五大发展理念论文; 五大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市场规律论文; 创新理念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