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与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刘烜,陈高志

对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与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刘烜,陈高志

广东省南粤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市 525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公路建设投入巨大,但由于公路配套设施差,公路自身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公路沿河路段遇到特大暴雨时,公路冲毁现象十分严重,对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山区公路工程水毁路段的分析与处置,对避免公路造成二次水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公路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公路工程不断发展的过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对山区公路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公路建设投入使用以后,受到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导致公路出现水毁事故,不仅增加了道路安全隐患,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做好公路水毁工作,管理部门要针对实际情况,分析周围的地质水文条件,设置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案,坚持综合治理的原则,从而保证防治质量。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公路水毁的原因,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1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要求

山区公路一般长期受水流冲刷、淘蚀、浸泡,导致公路路基、边坡及相应的防护工程逐渐变形、坍塌。因此,在确保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时,应达到以下两个基本要求:(1)保障施工区域水温的稳定性,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湿度、温度等,其会转变路基本身的物理性质,增加结构的不稳定因素,同时,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共同作用下也会降低路基原本强度,如果能够保持施工区域的水温温度,将会降低地下水、地表水对于地基的影响;(2)增强路基的硬度,山区公路在竣工后须承受车辆的挤压,路基在这些外力作用下也须保持不受影响,特别是不能出现变形的问题,因此,在标准化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路基的硬度,避免出现结构失衡的问题。

2 对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与防治措施

2.1 做好泥石流的治理

公路管理部门要针对经常出现大规模稀性泥石流路段进行技术和经济方面的论证,针对实际情况,做好路线重新规划工作。针对无法避让的情况,设计人员可以坚持避重就轻的原则,科学合理的选择路线。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针对出现危害比较大并且人类经济活动会诱发泥石流灾害时,需要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做好公路沿线生物水土保持治理工作,从而消除潜在的问题,满足当前公路安全运行的要求,从根本上规避泥石流的风险。

2.2 增加桥梁冲刷防护结构

为了保证公路整体运行安全,提升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设置相应的防护工程,不断加固地基基础,避免在洪水的条件下,导致桥梁路基被严重冲刷。其中在桥梁墩台基础上,增加设置相应的基础冲刷防护构造物。在河床比较稳定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立面防护的措施。在河床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出现较大范围的冲刷时,可以采用平面的防护措施。就目前而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打上梅花桩,水泥混凝土板、铁丝笼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桥墩和桥台平面设置过程中,要做好防护范围的分析,根据的实际冲刷水流的结构设计相应的防护结构,从而保证桥梁的整体稳定性。

2.3 做好汛前的公路检查工作

在汛期到来之前,公路管理部门要对公路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对公路运行安全状态进行合理的评估。在进行公路排水设施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排水结构的完整性进行检查,保证边沟、排水沟以及桥涵等排水设施保持畅通。在进行防护结构检查过程中,重点检查砌石防护工程,针对出现的裂缝要进行必要的修补,防止被洪水冲毁。另外,公路管理部门要联合气象部门,分析河流上游的泄水面积,并且定期做好观测记录,分析桥涵的容量和排洪性能,一旦桥涵满足不了实际泄洪要求,需要做好洪水的分流和倒流工作。

2.4 防范施工安全问题

为科学防范路基滑坡、沉陷等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对应的防范工作。如果在路基施工区域中存在洞、坑等特殊地面,应使用当地原有土回填,严格依据《路基施工标准》落实压实工作。压实度与土壤干密度、土壤含水量有着密切关系,当土壤含水量过高时,土壤干密度会相应减小,从而也减少了压实度,施工人员在压实过程中应确保土壤的含水量在含水量最佳标准的2.0%内,其应加强控制好土壤含水量,预防路基中出现弹簧土。根据相关实验数据证明,轻型击实标准与重型击实标准相比,能够降低20%—50%的压缩模量,从而改变水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在常规操作时,可选择轻型击实标准,来增加路基的压实度。在压实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处理好压实结构,坚持“先轻后重”、“先四周后中间”的压实原则,对碾压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同时,施工人员须结合碾压外部环境,控制好碾压设备的前进速度,通常控制在1.5-3km/h,不可大于4km/h。

2.5 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山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标准化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路基排水与防护施工环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保障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路基结构的整体质量。(1)防护路基坡面的标准:防护路基坡面的目的在于避免雨水、地表水冲刷而形成的岩土风化问题,建议选择种草的方式,包括拱形、方形、菱形等种草防护方案。在种草时施工人员应按照草籽的生长标准,控制好温湿度,提升草籽的存活率,科学降低对于公路的污染;(2)支挡防护的标准:当前路基常使用的支挡防护方式为“挡土墙”,施工人员可根据路基环境选择恰当的挡土墙形式,增强支挡防护有效性。如在山区公路的路基中可使用垛式挡土墙来调节墙体高度,规避安全风险。

2.6 加强雨天的巡查

山区公路路基及排水设施要经常的进行维护和保养,让其可以一直保持完好的状态。要对目前公路抗洪能力进行综合评定,找出危险地段的薄弱环节,同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山区公路养护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涵洞的养护,在雨点进行巡查时要对此进行加强,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维修,加强路况的检查。尤其是对公路排水设施的安全质量进行重视,查看路面排水系统是否良好,排水沟或是路基边沟是否畅通,如果出现堵塞要及时的进行维护。对水沟中的杂物要及时的清除,保持排水设施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同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及地理环境,因地制宜的制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这样可以加强对水毁路段的预测,对于一些活动性的滑坡要派有专门的人员定期进行观测,同时做好相应的记录,对此进行分析,及时的找出防治的方法,避免出现事故的出现。在养护中要考虑防水毁问题,在汛期来临之前要将水沟清通,保证排水的顺畅。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公路水毁防治管理过程中,管理部门要针对实际情况,分析周围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完善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降低水毁发生的概率,保证公路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 靳青 . 西北地区公路水毁成因及防治措施浅析 [J]. 公路,2014,59(12):222-225.

[2] 罗天云 . 浅析公路水毁的防治管理工作 [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36(9):46,48.

[3] 胡卓玮,王志恒,魏铼,等 . 基于 RS 与 GIS 混合编程的公路水毁灾情信息提取 [J]. 自然灾害学报,2013,22(1):94-101.

[4] 赵文丁 . 吉林省东部山区公路水毁调查及防治 [J]. 路基工程,2012(6):38-41.

[5] 马保成,田伟平,李家春 . 山区沿河公路水毁危险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自然灾害学报,2012,21(3):224-229.

论文作者:刘烜,陈高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  ;  ;  ;  ;  ;  ;  ;  

对山区公路水毁路基稳定性与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刘烜,陈高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