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沥青混凝土是公路施工中的必要条件,由于沥青混凝土的性质契合公路的施工要求,其成本不高,因此普遍的推广于公路的施工与铺摊环节,作为公路施工的原材料,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直接的关联公路的质量,应引起施工技术人员的关注,从材料的选择到有关技术的推行,沥青混凝土应从多个层面进行技术的把控,导入科学的元素优化技术人员的设备与手段,并结合环境条件,为沥青混凝土的施行构建有利的环境因素,使得沥青混凝土在公路的施工中发挥出其优势,为公路的稳定性提供保障。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深入市场了解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后,应进行严格的沥青混凝土材料监测,结合沥青混凝土的参数性质进行各个指标的衡量,保障其材料能够满足工程的建设需要,尤其是应用到改性沥青的同时,应做好现场的抽样检查,技术人员应自身具备检验的水平,了解检验的方向,避免一些厂家以次充好。材料的选购后应提前进行简单的实验分析,一般是通过车辙试验确定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优劣。
2.施工技术控制
公路的施工技术要求方面,对于沥青混凝土的成品温度、混合料的温度等均有一定的要求,应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检验,且追加抽查,其机械拌制后,必须与工程所要求的铺摊能力契合,沥青的混合料在铺摊的过程中,应关注其气温、粘性、厚度等一系列的指标,铺摊的过程应是持续化的,从而保障沥青能够均匀的铺摊到公路的表层,在沥青混凝土的铺摊结束后,应考量其含水量等条件实施碾压,可先进行轻轻的碾压实验,在确认无误的情况下加重碾压的重量,从两边开始到逐渐中间环节的聚拢,使得碾压循序进行,同时碾压的速度应保持均匀,避免中途出现碾压的急速暂停等问题,造成对原本的铺摊破坏。
二、在公路施工技术中的沥青砼公路施工设计
在市政公路施工中,做好沥青砼公路的施工设计,主要就是选用适当的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以确保公路整体施工的质量,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2.1设计目标配合比
在沥青砼公路施工技术中,关键在于根据施工所在自然环境、公路等级以及路面类型等各种施工因素,在规范化的矿料配合范围内合理设计沥青混凝土配合比例,综合决策沥青种类选择,同时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用量。
2.2设计生产配合比
在生产配合比例的设计工作中,首先应该检查各种集料是否满足目标配合比,以此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达到平衡化的供料。随后,以最佳沥青用量抽取进行马歇尔试验,在3%-4%之间控制好混合料设计空隙率,通过减少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可以降低沥青的透水性,最小化水破坏。
2.3验证生产配合比
完成配合比设计以及原料选择后,在原料试拌以及试铺阶段,以及随后的公路施工中,通过钻心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时刻把控施工质量,通过增加骨料用量以及减少骨料粒径,提高混合料的均匀性。
三、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想要做好沥青混凝土公路的施工,就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例如:对于沥青材料的选择、对于沥青配合比的配置、沥青公路的摊铺以及碾压、施工机械的选择等,在施工时,必须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才能保障施工的质量与道路的安全。
3.1施工材料的选择与控制
众所周知,我国道路施工材料的选择大多数选用了沥青作为施工的材料,因此沥青质量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我国沥青公路的质量,所以在建造公路之前,需要对沥青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必须选择最优质、最适合公路建造的沥青材料,必须选择信誉度良好的供应商进行沥青的供应,还必须要求供应商拥有快速的供货速度,杜绝使用不合格的沥青材料进行公路的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沥青混合料的配制及其质量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配制是保证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为了使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最优化,在施工中要对沥青拌和的时间和温度等进行严格控制,对混合料进行重复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在对混合料的搅拌和混合比进行研究过程中,不但改进了拌和机的性能和操作工艺,还找到了路面建设中沥青的最佳使用量和材料的最佳混合比。沥青的混合料搅拌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合料的使用温度进行严格把控,其使用温度的把控包括原料出场、进场、碾压以及最后的摊铺。
3.3沥青混合材料的拌和与运输
路面要想取得好的摊铺效果,沥青混合料还要保证其具有科学的材料混合比率、搅拌温度以及搅拌时间,这些都必须要达到规范的要求。尤其要注意,拌和中温度严格控制,要使其刚好能降到最低,拌和的时间也要严格把握,因为沥青混合料会氧化挥发,所以时间要控制在较短的范围内,这样才能让沥青混合料的氧化挥发降到最低。此外,运输的路程也不能过长,所以材料搅拌地应该尽可能靠近施工地,这样才能避免运输过程花费过长时间,也可以及时供应摊铺料。
3.4沥青路面的施工检测
在沥青路面摊铺完成以后,就需要对路面的质量进行测试评估,测试评估是为了督促施工方,同时也是为了降低路面施工不合格的概率,保证路面施工过程和结果的严谨性,确保修建沥青路面的高质量和其使用寿命。
四、应用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4.1保证混合料的配制比例合理
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例如,材料未在规定时间内运达现场,导致摊铺机在材料有剩余的情况下暂停运转,严重情况下,会使熨平板出现压痕,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在施工作业时,技术人员应当充分了解工程的进展,熟知机械设备的性能发挥和优势。
4.2加强运输过程的防护
在材料运输过程中,用苫布覆盖,避免外界环境对其产生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会应用自体重量小于10吨的自卸车5到10辆。车辆如果在闲置状态,要对其涂抹防黏液,以防出现离析现象。在运输过程中,保证自卸车的速率衡定。到达现场后,指定专业人员指挥卸料,并测量混合料的温度是否符合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如下工序。
4.3摊铺环节
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过程中,依据公路工程的自身特点和实际要求,选择适宜的摊铺方式和机械设备,例如,对于等级较高的公路来说,摊铺机的数量不能低于3台,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需保证充足的混合料供应。此外,施工技术人员也需注意摊铺的整体厚度,尽量缩小误差,保证摊铺工艺的实际效果。
4.4碾压工序的实际特点
总体来说,碾压工艺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在初压阶段,施工设备采用的是静压压路机,而双钢轮压路机则是复压阶段最理想的设备。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要紧密连贯,不能因为外界的干扰而随意中断。
4.5接缝处理的必要性
在半幅施工过程中,热接缝是无法使用的,应当积极利用增高挡板作为辅助。在施工中途,要及时清理缝边的杂质,之后,涂抹具有一定粘稠性的沥青材料。在实施碾压工艺时,应该在被压实的路面上行走,同时保证新铺层的高度范围在9—18厘米,而后再度进行压实。
结束语:
综上,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和混凝土作为结合料辅筑面层的路面的总称,它适用于各种交通量的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道路工程建设中逐渐占据主体位置,因此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其施工工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因素的影响,注重引进一些新技术、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只有如此,才能切实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运福.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浅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120-120.
[2]李刚.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6(38).
[3]李文星.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浅析[J].建筑与装饰,2017(1).
[4]王英澄.公路工程施工中沥青混凝土公路施工技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7(9):85-85.
论文作者:王玉科,张奇伟,孟凡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沥青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公路论文; 材料论文; 路面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