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_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论文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_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论文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人阶级论文,英国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社会学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地位在于它是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劳动社会学专著。恩格斯不仅用唯物史观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还运用了一系列社会指标说明这种现象。恩格斯用社会冲突的观点分析劳动关系,并反映出了社会冲突发展的历史趋势。他的社会学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劳动领域仍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学 社会结构 社会冲突

* *

1845年24岁的恩格斯完成了他的专著《英国工人阶段状况》(以下简称《状况》)。笔者认为,这部书是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劳动社会学专著。在其著作中,恩格斯对第二产业领域中的劳动现象和以此产生的社会问题进行了微观的、具体的研究。他考察了产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考察了劳动领域中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劳动态度及生活状况,并用社会指标反映了这种状况。他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了劳资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冲突,提出了完整的社会冲突思想,并指出了社会冲突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运用社会指标反映社会现象

恩格斯在《状况》中指出:“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这些发明推动了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同时又引起了市民社会中的全面变革,而它的世界历史意义只是在现在才开始被认识清楚。英国是发生这样一种变革……的典型国家,因此,英国也是这种变革的主要结果(无产阶级)发展的典型国家。只有在英国,才能就无产阶级的一切相互关系来全面地研究这个阶段。”〔1〕机器的发明导致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的重要成果是使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机器的普遍使用使英国近代工业快速发展,近代工厂的出现使大批自耕农沦为无产者,由此,产生了人口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并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恩格斯不仅用唯物史观从理论上阐述了产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还运用了一系列社会指标说明这种现象。

首先,恩格斯运用人口数字指标,考察了社会结构和劳工结构的变化。他考察了英国的纺织业、金属制造业、矿业、农业、交通等部门,指出这些部门从1785年采用机器后,使“机器劳动在英国工业的各主要部门中战胜了手工劳动”。他用以下数字说明了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例如:1834年在英国棉纺织业工作的人是22万; 使用蒸气为33000马力,水力为11000马力。1845 年工人的数目和生产能力都将比1834年增加二分之一。〔2〕他对比了这期间英国的社会状况。 使用机器前,英国的社会状况是城市小、工业少而不发达、人口稀疏并以农业人口为主。自从大量运用机器生产后,英国产生了许多巨大工业城市,有居民达250万的首都,人口从稀疏变为集中, 而且有三分之二从事手工业。在大工业城市中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属于工人阶级。〔3 〕这就是产业革命引起社会结构发生的变化。机器使用率的提高导致了竞争加剧。剧烈的竞争首先挤掉了小农,把他们变成了城市工人,继而又是女工、童工挤走了男工。恩格斯指出:“在棉纺织工厂里,女工占56.25%;在毛纺织工厂里占69.5%;在丝织工厂里占70.5%;在纺麻工厂里占70.5%。”〔4〕这些数字说明了男工被排挤, 产业劳动力结构发生改变的事实。

其次,恩格斯用工时、工资、平均寿命、死亡率等指标,反映工人的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研究众多工业人口的劳动情况、生活状况,以及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他用了21个月考察了英国工人的劳动、生活状况,通过亲自观察、访谈和参考大量官方的统计资料,并列举了一系列社会指标反映英国工人的状况。他描述到一般女工通常在工厂里工作12~13小时,女缝工或女售货员有时一天工作15-18小时。怀孕女工直到分娩前还要站着工作13小时以上,有时就在机器旁生下孩子。童工9-13 岁每天工作6小时半至16小时,13-18岁每天工作12小时。 工人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工作环境恶劣。他们每天都要长时间地在拥挤、污浊、潮湿、闷热的环境中工作。厂主可以殴打工人,也可蹂躏女工。恩格斯引用《曼彻斯特卫报》报道的大量机器轧死、损伤工人的残酷的工伤事故,1843年仅被曼彻斯特医院登记下来的工伤就有2426件。厂主们最多只付给受害者医疗费,其余一概不管。工人们在这种环境中长期工作,只能挣到极低的工资。“三年前一星期挣30先令的纺工,现在勉勉强强才能挣12.5先令。”〔5 〕这种每况愈下的境遇只能使工人过着非人的生活。伦敦有5万人每天早晨醒来不知道下一夜将在哪里度过。 有地方住的工人一般都是一家子挤在一间屋子里,这屋子有的小得与柜子差不多。屋子里没家具,一堆破布就是床,破木箱就是桌子。还有些屋子里躺满半裸或全裸的男女,许多家庭的父母亲、兄弟姐妹就这样住在一起。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无法讲清洁,他们连大小便的地方都没有,就更别说洗澡了。工人们通常只能穿粗布衣服,吃不新鲜的蔬菜、陈旧的干酷或腐烂的肉。比这更可怕的是失业,失业使许多工人饿死。〔6 〕在这种环境中生活的工人平均寿命只有15岁,幼儿的死亡率更高。上等阶级的孩子5岁以前的死亡率是20%,工人的孩子5岁前的死亡率是57%。恩格斯引用曼彻斯特医生霍兰德的调查表:“二等街的死亡率比一等街的高18%,三等街比一等街高68%;二等房屋的死亡率比一等房屋高31%,三等房屋比一等房屋高78%”,〔7〕说明居住条件越恶劣, 死亡率越高。

最后,恩格斯使用犯罪率指标、主观指标说明工人阶级这种劳动和生活状况的后果,必将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冲突。残酷的劳动制度和贫困的生活状况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后果。工厂劳动对女工身心的摧残,直接影响到工人的后代。他们的孩子不仅先天不足,后天也得不到充分的营养。大部分女工产后三、四天就回去做工,无法照顾孩子。据曼彻斯特验尸官的记录,在那时的9个月内有69个小孩子烧死、烫死,56 个淹死,23个摔死,77个因其它不幸事件致死。〔8〕在感情方面, 恩格斯认为工厂制度完全破坏了家庭的和谐。一家人整天出去做工,彼此缺乏关心、感情疏远。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家庭毫无眷恋。孩子们逐渐自立起来,把父母的家看做小旅馆,如果不满意,他们就另外换个地方。〔9〕在道德方面,恩格斯指出, 没有受过任何智育和德育的男男女女挤在一个狭小的地方,这对妇女性格的发展没有好影响。工厂中的谈话往往是“猥亵的”、“下流的”、“肮脏的”,城市中的大多数妓女都是工厂造成的。〔10〕总之,这种状况使许多工人堕落,除了酗酒、纵欲、偷窃、打架以外,就是犯罪。根据拉纳克郡的官方报告,“居民在三十年中增加1倍,而犯罪数字在5年半中就增加了1倍, 即比居民的增长快5倍。”〔11 〕犯罪率的增长说明了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增加。工人主观上对于社会制度给他们造成的这种非人的待遇也是不满意的。这种不满意必然会发展到对整个社会的反抗。恩格斯写道,资本主义的贪婪造成了如此的社会疾病,妇女不能生育,孩子畸形发育,男人虚弱无力,四肢残缺不全,整代整代的人都被毁灭了。“如果我们考虑到其他方面的生活条件,我们就无论如何也不能责备他们对统治阶级所抱的那种仇恨了。”〔12〕英国工人对社会现状的这种“仇恨的”情绪,必将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

二、用社会冲突的观点分析劳资关系

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人员认为,社会冲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大特色。他们认为,有关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在这篇文章中指出,恩格斯“从另一条道路(参看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得出同我一样的结果”。〔13〕恩格斯在《状况》中运用社会冲突的观点分析了劳资关系。首先,他分析了引起劳资冲突的社会根源是工人的非人状况和社会意识的不平等。“英国工人在他们所处的那种状况下是不会感到幸福的;在这种状况下,无论是个人或者整个阶级都不可能像人一样地生活、感觉和思想。显然,工人应该设法摆脱这种非人的状况,应该争取良好的比较合乎人的身份的状况。如果他们不去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剥削工人——作斗争,他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但是资产阶级却用他们的财产和他的掌握的国家政权所能提供的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工人一旦表明要摆脱现状,资产者就立刻成为他们的公开敌人。”〔14〕

其次,恩格斯揭示了劳资冲突的表现形式。鉴于资产阶级将工人阶级置于如此非人的境地,工人对资产者的反抗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反抗心情,表现为社会冲突最原始和最没有效果的形式就是犯罪。但工人很快就发觉这样做是无益的,罪犯只能单枪匹马地以盗窃来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社会却能以全部权力来压倒个人。于是工人认为,是机器的发明使他们沦为廉价劳动力或失业,他们自发地起来捣毁机器。但这无济于事,机器还是普遍地被使用起来。劳资冲突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工人摈弃了自发的破坏行为,学会了利用工会组织进行合法的经济斗争。工会代表工人向雇主谈判,要求增加工资;限制资本家招收学徒,以维持对工人的需要;还用金钱帮助失业工人。如果资本家不同意条件,就宣布罢工。但是工会的斗争只是偶尔取胜。因为工会改变不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和社会制度。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始终处于激烈的社会冲突中,工人的罢工、起义此起彼伏。恩格斯认为1835年英国宪章主义的产生,标志着工人与资产者的斗争从自发转向自觉,从经济转向政治。〔15〕工人阶级与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是劳资冲突表现的最高形式。工人阶级的斗争矛头,直指资本主义制度。他们提出了“人民宪章”,“这一文件在形式上纯粹是政治性的,它要求按照民主的原则改组下院。宪章主义是工人反抗资产阶级的集中表现。”〔16〕宪章运动把劳资冲突从个别工人或工会对资产者的个别的、分散的和局部的反抗,改变为全体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政权的整个的、集中的、大规模的反抗。宪章主义接近于社会主义。

最后,恩格斯阐述了劳资冲突的结果和解决这种冲突的途径。他指出:“社会知道这种状况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是怎样有害,可是一点也不设法来改善。”〔17〕“英国资产阶级现在只有两条路,或者不顾这种落到他们身上的无可反驳的谋杀的罪名,继续把统治权握在自己手里,或者就自己引退,把政权让给工人阶级。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是宁愿选择第一条道路。”〔18〕工人阶级可以走的路也只有两条:“或者饿死,或者革命。”〔19〕劳资间的冲突“是一年比一年激烈、残酷和不可和解了。敌对的各方面已渐渐分成互相斗争的两大阵营:一方面是资产阶级,另一方面是无产阶级。”〔20〕恩格斯坚决地认为,劳资冲突的形式进行着穷人反对富人的战争,将在英国成为全面的和公开的战争。要想和平解决已经太晚了。”“革命是不可避免的”。〔21〕只有社会革命才能彻底改变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使工人阶级彻底摆脱他们目前非人的状况。

三、《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社会学领域中的地位

社会学作为一个概念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孔德于19世纪三十年代最先提出的。孔德反对工人的革命行动和武装起义,指责这是破坏社会的和谐与平衡,他的社会学是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对孔德持批判态度,因此从未将自己的学说称为社会学。社会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很快,并形成许多分科。劳动社会学就是社会学的一门新学科,主要研究劳动现象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研究对象包括两方面:一是劳动的性质、内容和分工;二是人对劳动的态度与认识。它研究最多的是人际关系问题,这种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就是劳资关系。现代劳动社会学研究的范围很广泛,涉及到劳力资源、劳动分工、劳资关系、劳动保险、劳力流动、女工问题、童工问题、罢工问题、怠工问题、工资问题、工时问题、工会问题、就业问题、失业问题、福利问题、教育问题、职工培训问题、工人运动问题、企业管理问题、男女同工不同酬问题、就业与付酬上的种族歧视问题等等。以上问题都是出现在劳动领域里的社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劳动和自然物质条件一起是人类和社会的起源,是全部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在劳动中形成了人际关系,即生产关系支配着其它社会关系。从现在到未来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社会都不会停止社会化的生产劳动,存在于劳动领域中的各种问题都会对社会形成影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劳动社会学的研究。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在社会学领域中的地位,在于它是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劳动社会学的专著。首先,《状况》具有明显的社会学专著特征。虽然恩格斯没将这部著作称为劳动社会学,但是这部著作的研究对象及方法具有显著的社会学特征。恩格斯研究的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上劳动现象与社会整体的关系。他考察的对象是当时社会上最普遍的劳动现象——社会化的大生产,以及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的劳资关系。他是最早考察第二产业初创阶段的人。书中涉及的劳动社会学问题很多,劳资关系、女工、童工、罢工、工资、工时、工会、工人运动、失业、教育、男女同工不同酬、就业与付酬上的种族歧视(对爱尔兰人)等都被他研究到了。这些问题都是当时的社会问题。恩格斯调查的对象是劳动者(工人),他调查了劳动者的劳动情况、劳动态度、生活状况,以及他们与资产者的关系。

在调查研究中,恩格斯使用了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他运用观察法、访谈法、统计法、文献法和对比法完成了他的社会调查。他在该书的书名下写了一行小字“根据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以此说明他调查的可靠性。前面已经提到过,恩格斯为了写成此书用了21个月参观、访问了许多工人家庭,并引用许多官方的统计资料和文献。值得一提的是,他通过这些方法搜集到许多有用的数据,并用这些数据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象,用现代社会学的眼光看,这些数据就是现代社会学常用的社会指标。他运用客观指标说明社会结构的改变及工人的生活状况,例如:用人口流动的数字说明社会结构的改变,用女工人数说明男工的失业,用工时、工资、疾病、死亡等指标反映工人的生活状况。他还运用否定指标、主观指标说明工人的不满程度,如对犯罪率指标的使用等。这些指标的运用,使他的调查更加真实、可信。

其次,《状况》最早阐述了社会冲突的理论。前面已经专门地探讨了恩格斯在《状况》中表述的社会冲突思想,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与资产阶级社会学相区别的主要标志之一。《状况》中表述的社会冲突思想可简括如下:社会结构的改变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这是产生社会冲突的前提;工人阶级非人的状况及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他们的否定态度是社会冲突加剧的根源;工会的建立、工人运动的开展、斗争形式的改变(从经济斗争转变为政治斗争)表明社会冲突的形式和性质;社会革命的到来就是这种社会冲突的最终结局。以上简括表明恩格斯在《状况》中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冲突思想。这点已得到马克思的认可。〔22〕恩格斯在《状况》中对社会冲突思想的阐述比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冲突思想的基本假设要早十几年。〔23〕

《状况》是恩格斯的早期著作,它出版的时候《共产党宣言》还未发表,马克思主义还未在工人中广泛传播。恩格斯在《状况》的序言中写道:“本书中所考察的问题,最初我是打算仅仅作为一本内容比较广泛的关于英国社会史的著作中的一章来论述,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很快就使我不得不对它进行单独的研究。”〔24〕“像我这样考察一切工人的状况的著作,连英国本国也还没有出过一本。”〔25〕他将这本著作称为“第一本关于英国的书”。〔26〕恩格斯到晚年仍对自己青年时期的这部著作感到自豪。当他在72岁重读这部著作时,“发现它并没有什么使我脸红的地方。”〔27〕这部著作之所以立得住,是因为恩格斯在写作时已基本完成了世界观,首先是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因此,他能够从工人阶级的立场,客观地分析社会问题,从而使他的著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一百多年过去了,恩格斯在《状况》里描写的那些残酷的现实已经变为历史。现代发达国家的工人状况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恩格斯研究的劳资关系问题仍然存在。不管工人的地位有多么提高,生活状况有多么好转,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利益总是对立的,其冲突时而激烈、时而缓和。在我国大有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社会学研究的必要。我们应该加强对现代国有企业和三资企业中管理者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加强对与劳动者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失业、保险、工资、福利、教育等问题的研究;开创我国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劳动社会学。

"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and Marxim Sociology

Cang Lixin

Abstract:"The condi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England" is a first marxim labour sociology monograph,that is where the social position and value of the monograph lie.Engels not only have expounded the great changes of society structure industrial revolution had brought forth by historical materialism,and also have explained this social phenomenon by social index.He have analysed labour relations from a society conflict point of view and pointed out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the conflict development.Now,Engels sociology thought has still an important meaning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sociology,social structure,society conflict.

注释:

〔1〕〔2〕〔3〕〔4〕〔5〕〔6〕〔7〕〔8〕〔9〕〔10〕〔11 〕〔12〕〔14〕〔15〕〔16〕〔17〕〔18〕〔19〕〔20〕〔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281、277~278、295~296、420~451、424、 308~358、391~392、429~434、429~434、417、400、500、500 ~529、516、380、394、584、419、586~587页。

〔13〕〔22〕〔24〕〔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 278、279页。

〔23〕《〈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写于1859年。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22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67页。

标签:;  ;  ;  ;  ;  ;  ;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_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