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杰会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杰会

王杰会

黑龙江农垦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208例作为临床研究病例,在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沟通后,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8例患者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工作是按医嘱护理患者;观察组首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制定护理方案,逐一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和护理工作,临床护理路径全面评估患者饮食、生活、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工作主要出发点。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2%,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54%,从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方面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2型糖尿病;护理路径;护理满意度

糖尿病为近年来高发病,要想更好的控制病情,就应采取科学质量+针对性护理的措施,例如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血糖的波动值,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指导患者胰岛素注射时的相关事项,日常生活中应勉励患者控制饮食,增加活动量[1]。现阶段达到国家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已经步入正轨,而临床护理路径在我国仍属于新兴学科,本次研究目的旨在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间于我院接收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作为临床研究病例,在与患者本人及其家属沟通后,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8例患者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患者104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49例,患者年龄均在31-73岁间,平均年龄50.14±3.16岁,患者病程均在3-31年间,中间值为18.42±0.59年;观察组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42例,患者年龄均在27-70岁间,平均年龄48.54±1.28岁,患者病程均在1-34年间,中间值为19.20±1.45年。经入院检查发现,无并发症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工作是按医嘱护理患者,包括定期清洁病房、输液护理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护理方案中明确标注各时期的护理工作,明确重点护理内容,具体方法如下:

护理人员接待入院患者,并做好病房的分配工作,成立护理小组,组员应包含护士长、主管医生、高级护师和护士,护理小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2型糖尿病作为进入临床路径的病种,并评估患者治疗和检查结果,设计并讨论与患者身体情况相吻合的护理方案,护理方案应以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为主,以相关病例知识宣讲和血压测量为辅,从细节处入手,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护理小组的相关成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患者入院护理评估报告,并应建立病情档案,分析患者的用药行为和血糖情况,叮嘱患者遵医嘱服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入院当天,护士长应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护理目标及护理内容,使患者本人及其家属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启用护理风险评估程序,将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或潜在威胁找到,并做好相关记录,以便于交接班护士根据资料内容开展个性化护理工作。当班护士应在工作开始前1小时内落实护理工作,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并将患者病情及时反映给医疗人员,按照护理路径的顺序落实护理内容,常规在质控栏签名,如出现未能按照护理方案执行的工作,应在记录表中标记清原因及采取的应对策略。当班护士根据每日的护理方案执行进度评估护理单,客观评估护理质量及分析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不满之处,如在护理过程中发生护患纠纷,则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相关负责人,并按照应急程序进行处理,组织护理组成员调查纠纷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补救措施,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纠责处理。

1.3 评价标准

本次临床研究评价标准分为III级,即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完全满意,没有提出相关改进意见;满意:患者对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较为满意,但在后期调查中患者提出了几点不足之处;不满意:患者对护理质量不满意,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数据均采用SPSS18.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均属±表示,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6.54%,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n(%)]

组别 病例数(n)非常满意(%)满意(%) 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10 458(55.77) 32(30.77) 14(13.46)90(86.54)

观察组10477(74.04) 24(23.08) 3(2.88) 101(97.12)

3 讨论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慢性基础性疾病,该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只能依靠药物进行维持,该病并发症较多,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因此,给予患者较好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其主要遵循的原则便是在为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同时,向患者说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并进行健康宣教,这样的方式会遗漏很多重要的环节,且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也较临床护理路径差,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出现的护理问题相对较多,风险也较高,面对护理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都是被动的提出解决措施,而临床护理路径是通过直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实施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建立较好的遵医行为,及时掌握相关的保健知识。该护理模式,分工明确,且小组成员之间职责清晰,同时根据计划进行落实护理措施,对出现的护理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保证了护理质量,进而也降低了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临床护理路径患者获得的相关知识较为系统,增加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制定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永杰.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疗,2014,01:163-164.

[2]邓韬.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07:44-45.

[3]李瑞萍,陈忠华,江玉棉.运用护理程序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06:61-62.

论文作者:王杰会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  ;  ;  ;  ;  ;  ;  ;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杰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