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启前
广西三祺投资有限公司
摘要: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作用下, 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就目前而言, 我国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 存在着非常多复杂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对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限制了我国超高层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为此, 本文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内容展开了讨论, 了解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以及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所应该进行的准备工作, 实现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使用效果的提升。本文对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超高层建筑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 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之一, 也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而超高层建筑通常采用钢结构作为主要构成部分, 因此我们需要对超高层钢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控制要点进行探究。采用钢结构对超高层建筑进行施工, 不紧急可以使得建筑的刚度以及强度提升, 还可以使得建筑的在质量可以得到保证, 与此同时对于拆迁之后的钢材而言, 还可将其回收然后再进行利用, 非常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概述
在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加入钢结构施工, 使得超高层建筑具有了更加灵活的施工方式, 而且在对其进行设计时也更加富于多样化, 可以对传统建筑结构进行多样化的补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在超高层建筑中, 钢结构的施工难度是非常大的, 主要原因有两点:①超高层建筑对于钢结构的材料质量远远比普通建筑要求要严格, 所以需要相关的施工单位严格把控钢结构材料的质量;②在实际施工中, 由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殊性, 在对钢结构进行吊装时, 难度非常大, 而且容易出现钢结构变形, 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 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严格控制施工流程, 使得钢结构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得到保证[1]。钢结构具有的自重轻、施工快、有效空间较大的优势,符合高层建筑抗震的需求。区别于一般的建筑材料,其高强度的抗压力是一般材料不可相比的,并且还能够利用更多的空间,这也是高层建筑中使用钢结构技术原因之一。
2、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
2.1 柱基检查技术要点
钢结构的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钢结构建筑整体性和安全水平。桩基施工是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基础环节, 对于建筑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保障钢结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效率, 柱基的定位轴线、基准标高等指标的精度必须严格保证[2]。在对柱基进行预检时, 要着重查验定位轴线间距、柱基准标高和地脚螺栓预埋位置、长度、垂直度等参数。施工单位在柱基底板选择合适位置作为基准标高点, 并在周围做好保护措施。在柱基中心表面和钢柱底面之间应预留一定空间以方便安装钢柱时调整标高。这个间距通常位于50~70mm之间, 我国采用50mm的规定。
2.2 钢柱、钢梁吊装过程的技术要点
①钢柱的吊装。钢柱吊装有双机抬吊或单击吊装两种方法, 其中, 前者应在钢柱离开地面后空中回直。后者则使用回转法起吊, 吊起时柱子根部应设置垫木, 绝不能出现柱跟拖地现象。钢柱到达指定位置后, 要依照先竖直再水平的顺序一次调整标高和位移, 最终进行垂直度的调整。②钢梁的吊装。吊装钢梁前应对钢柱牛腿位置的标高和柱子间距进行检查, 合格后方可进行钢梁吊装。吊装主梁时, 首先要进行梁上扶手杆和扶手绳的安装设置。一旦主梁到达指定位置, 就要把扶手绳和钢柱绑好, 以保障施工安全。吊装钢梁应在钢梁上翼缘处设置吊点, 吊点具体位置选择应以钢梁跨度为基础。实际施工时, 可使用多头吊索对重量较小的次梁等小梁进行同时吊装, 以提高施工效率。
2.3 钢结构构建连接技术要点
①高强螺栓的连接。在高强螺栓连接之前, 必须对螺栓连接的摩擦面进行预处理, 该步骤通常包括在钢构件的制作环节中, 其次进行螺栓穿孔作业。如何确保孔眼对准是该环节的作业关键。如果出现孔眼错位, 需要扩大孔眼。最后拧紧螺栓[3]。②焊接连接。根据施工环境不同, 钢结构的焊接焊缝可以分为工厂制作焊缝和现场安装焊缝两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依照检验标准从高到低的顺序, 焊缝分为Ⅰ、Ⅱ、Ⅲ级。等级越高, 检验深度越精细。以焊接母材厚度为标准, 30mm以上的使用半自动焊工艺, 低于30mm的适应手工焊工艺。
2.4 钢结构焊接探伤检测
在对钢结构进行施工过程中, 焊接是一道非常重要的施工工序, 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钢结构整体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 所以在对钢结构焊接完成后, 要及时对其进行探伤检测。其具体方法如下:在对焊缝进行检测时, 可以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方法, 在实际检测时, 可以根据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 其中, 一级焊缝为100%, 二级焊缝为20%, 探伤检测的长度要小于200mm, 当然如果钢结构的焊缝长度不足200mm, 那么就要对其整体进行探伤[4]。
3、提高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措施
3.1 完善施工的实时监控操作
在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 由于受到外界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施工的进度情况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 为此要采取实时监控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控。现代实时监控系统会对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状态进行实时全程跟踪和控制, 对温度情况、施工所产生的振动等内容进行全程记录, 对体系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对比, 并将最终的结果反映出来, 让操控者能通过系统分析的数据对施工的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 从而提高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2 强化安全操作系统
超高层建筑钢结构中安全操作系统是对施工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得以保障的基础。从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 安全操作系统对施工的设备、施工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测, 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也能保证生产过程的规范化操作, 以期有效的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 有效保障施工过程的进度和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3.3 提高预变形技术
当今超高层钢结构中许多建筑呈现出扭曲、倾斜的结构特征, 这些建筑物在外观的视觉上会呈现出三维的变形现象, 因此, 要能够做好控制工作, 以避免对结构工程所造成的影响, 降低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所造成的危害。预变形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使人们在外观感觉上, 认为三维效果只是一种错觉而不是真正的建筑物的变形, 也是有效的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3.5开展气象保护环节
对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工程来说, 会因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相关施工收到阻碍, 由于楼层较高, 很有可能会遭受雷电的袭击, 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会带来影响。所以在开展相关施工工作时, 应该加强与气象站的合作, 掌握当前天气情况, 并及时的报告气象问题, 进而有效的建立严密的防雷、防雨以及防风等控制系统, 保障工程施工中不受天气影响, 提升整体安全性。
总结
总而言之,根据上文的论述可以得知,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技术复杂, 施工难度大, 危险系数高等特点, 尤其是钢结构施工, 其施工技术要求更高, 因此钢结构的施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到超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所以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仔细分析与研究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 通过提高施工技术质量达到提高整体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从而保障施工安全, 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1]王林峰.超高层建筑裙房钢结构工程综合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8,40(01):22-25.
[2]屈壮,薛颖.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门窗,2018(02):87.
[3]罗晓勇.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吊装技术[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38-39.
[4]何小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27):158-159.
论文作者:覃启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钢结构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钢梁论文; 标高论文; 螺栓论文; 关键技术论文; 在对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