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研究论文_资永祥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研究论文_资永祥

云南睿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650200

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和速度都较以前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和进步。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其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成为目前建筑工程建造的主要研究内容。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针对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分析其具体的各个周期阶段内监管的工程项目和内容,为后期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的完善和进步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

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建筑行业变化巨大,主要表现在规模扩大、主体多元等方面。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发提高,质量监管是约束建筑行业施工行为的有力保障,是有利于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建筑工程质量对于建筑工程本身、建筑施工企业以及业主住户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利益关系,而且,随着社会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对于现今的工程已经不再具有强力的监管力度和效应。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是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背景下,建筑行业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出来的,是现今阶段最为适合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管模式。

1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研究

1.1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及其质量监管模式定义

根据具体的调查研究,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指的是建筑工程从无到有再到废弃的整个过程,其中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决策招标、设计规划、投入使用以及年限过期废弃的各个环节。其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质量监管模式指的是在整个项目工程的无到亡的过程中,每个环节涉及的总体监管方式。而且,根据调查显示,项目的质量和项目开工进展的监管约成反比,越是处于项目前期,其此阶段内对项目整体的质量影响越大,具体来讲,项目前期的规划设计要比项目竣工阶段对工程质量影响深。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全寿命周期被分为五个时期阶段,分别为:投资决策期、准备期、施工期、完工期以及后续投入使用期。本文主要针对上述五个不同时期内的监管对象和内容进行分析其威胁工程质量的要素,并解决在具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争取实现最优施工目标。

1.2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下质量监管的目标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推行质量监管活动前,首先需要明确项目工程所需要达成的目标。通常情况下,全寿命周期下的工程质量监管其目标是指在整个项目从无到亡的过程中,将质量监管落实到每一项目环节中,改变传统质量监管模式下在每一环节工程建设下所造成的弊端,从较为全面的方面改变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管水平,明确每一环节质量监管的内容、主体以及责任方,避免出现失误责任方不明、互相推诿现象的发生,建立较为系统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使建筑工程项目的参与者能够共同参与到质量监管的工作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坚守的原则

任何阶段的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全寿命周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务必要在下列几项原则的基础上执行:

2.1质量监管活动需要坚持公平公开原则

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下的质量监管活动包括两个对象:主体和客体,具体来讲,即监管活动的执行人和被监管内容,在监管主体对客体行使监管管理时,需要始终贯彻执行公平公开的原则,按照相关的规定、制度以及秩序来有序开展监管活动,保证在监管活动执行过程中双方的合法权益都能够得到有效保证,而且监管活动所得出的结果和整个过程需要实时公布。

2.2质量监管活动需要坚持全过程全方位监管原则

建筑工程是一项包含多项工作内容的复杂项目,其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工作人员以及相关单位数量非常多,而且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项目时间跨度非常长,因此,其质量监管活动所涉及的时间也非常久,涉及到的项目具体内容非常复杂,因此全寿命周期下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务必要遵守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原则。其中,工程项目前期阶段的监管力度务必要增加。

2.3质量监管活动需要坚持监督与帮助相结合原则

当质量监管过程中发现工程建设质量存在问题时,由于本身从事质量监管的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较为专业的行业经验和资质,在此种情况下,监管主体需要及时的找出问题,并告知监管对象问题,沟通相关的建议和解决方法,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具体实施和应用分析

3.1项目工程前期阶段的质量监管

项目工程前期阶段包括项目投资决策和准备两个阶段,在项目决策期间,在投资决策阶段,相关的从事人员需要结合咨询机构、物业以及监理部门等多个单位来共同研究项目的可行性,确定此项目需要达到的任务目标,对项目的开展进行资质审核(包括是否符合法规):第二,工程项目开展之前需要提供相关的评估检测报告,这是企业确定是否项目值得投资建设的重要理论依据,其真实性、科学性以及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需要严格对项目评估检测报告进行相关的监测活动,确保其规范性。

3.2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

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首先需要针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质监站三个部门的资质进行审核,上述三个部门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缺一不可,是保证工程顺利完工以及工程质量合格的重要因素。

3.3项目后期的质量监管

项目后期阶段包括竣工阶段和运营阶段,这两阶段内的质量监管活动主要围绕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来开展,在竣工阶段,质量监管人员需要端正自身的态度,认真执行监管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监管的结果是真实以及符合实际情况的。项目运营阶段的质量监管活动,需要监管人员根据实时监测工程质量以及具体情况来统计相关的数据,并上报上级单位,为后期的项目维护提供资料。

4结束语

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所涉及的领域更加的复杂化和多元化。根据上文研究可知,质量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面临着建筑工程项目的变化,其所面临的难题和挑战也逐渐增多。因此,质量监管体系必须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是建筑行业变化下质量监管模式变化的必然趋势,是有利于新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和监管质量的提升,是有利于保证各个阶段建筑工程的质量的,是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长远发展的。

参考文献

[1]刘佳鑫,谢吉勇.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研究[J]. 建筑与预算,2015,(11):5-11.

[2]韩国波,张丽华.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关键环节探讨[J].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4):35-40.

[3]韩国波,高全臣.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三环”监管模式构建[J]. 煤炭工程,2014,(03):146-148.

[4]韩国波.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

论文作者:资永祥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研究论文_资永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