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设备;检修现状;管理对策
引言
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是保证电力设备正常运行,推动电力设备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电力系统中,做好电力系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有利于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力系统检修技术的不断发展,状态检修逐渐成为其主要的维修手段。状态检修具有耗费时间短,故障检测,以及隐形故障预警等作用,在实际故障检修中,能够有效提高故障检修的效果,加强对危险点的防范,降低故障检修的风险。因此,在文章中探讨了电力设备检修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根据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策略,以切实提高电力设备检修的质量和效果。
1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分析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及供电设备,是组成电力及供电系统的关键。实际应用状态下的电力设备又有“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之分,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系统性特征,探究电力设备管理和检修工作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优化其中的细节,首先需要对保障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建立起正确的认识。“安全性”与“连续性”是电力设备运行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若出现故障或问题,电力设备的运行将会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电力能源的供应。因此电力企业需通过加强电力设备管理来实现电力设备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电力供应“保驾护航”。这方面的优化改革对保障民众日常生活用电、社会工业生产用电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电力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追求产能、效益的同时也应提高对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问题的关注度。当然,行业形势的变化也对这部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需对传统的设备管理、检修工作模式进行优化改进,在降低设备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基础上、降低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际工作中,设备管理及检修人员要通过不断学习加强对电力设备的了解,以分析问题并制定解决措施为切入点、对这部分工作进行创新改革,促进电力事业的不断进步。
2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的基本现状和基本问题
建设优质服务且业绩优秀的供电企业是供电局企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电力设备检修设备要想实现安全可靠且保持良好的设备完好率,能够使得电网供电更为可靠。电力设备的检修状态需要根据设备的基础运行状态而加以预防性作业,最终科学地处理好有缺陷的数据,合理地安排好检修工作,继而保证电力设备的整体有效运行,广泛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电网日益发展的今天,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电网加以检修能够体现出不可或缺的作用。电力设备的检修状态研究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种。电力设备的检修从计划性检修逐渐转为状态性检修。开展状态检修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其一,充分满足可靠性的基本要求,加强预防性检修工作;其二,电力设备的检修情况相比起以往而言具有很大的改观,不管是一次电力设备检修还是二次电力设备检修,均在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改进。实施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需要明确状态检修的核心,对设备量化的状态加以评价处理。对状态评价的数据来源均需要搞清楚之后,再加以定期检修,积极维护好管理工作和设备定期运行的基础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电力设备管理和检修工作的策
3.1革新管理理念,加强电力设备基础管理
针对电力设备管理及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进一步革新管理理念,提高对电力设备管理及检修作业的重视程度。要改变过去将工作重心放在生产环节的错误观念,由改革电力设备管理入手、做好企业生产运营的后勤保障工作,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日常工作中,要尽可能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电力设备管理及检修工作进行优化改革,逐步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要对现场数据进行采集、记录,重点搜集设备状态数据,并做好分析汇总。设备购入时需要对设备型号、投产日期、商家地址信息以及设备的技术参数等数据进行仔细记录,以便在遇到突发事件之后及时处理。
3.2电力设备的状态检修和数据处理
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主要是对电力设备在物理、电力、化学,以及机械等方面的参数进行检测,将检测的结果与标准参数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其中的故障所在。在状态检修中,主要包括离线检测、在线监测,以及带点测试等内容。在使用状态检修技术对电力设备的进行数据状态检测中,主要包括设备状态数据、电网运行数据,以及动态数据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设备状态数据又包括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两种。另外,在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实时监测的方式,获取电力设备运行的特征值,对于故障较为严重的设备,可以取得故障模型。
3.3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位
人是一切设备管理措施以及检修业务活动的实施者,对电力设备管理和检修工作而言,将人才培养工作落实到位有助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水平。电力企业要为负责设备管理及检修工作的员工搭建起学习、交流、提高的平台,可邀请相关领域内的技术专家进行技术讲座,以激发员工思维、促进工作创新。高水平的设备管理检修团队是创新设备管理检修的重要前提,在总体投入有限的前提下,引导设备管理员工创新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电力设备的利用效率。这方面的实践不仅能为电力企业的发展积累宝贵的人才资源,更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提升电力设备的可靠性
无论是发电设备或供电设备,现阶段均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为设备管理及检修工作增加了难度。实际工作中,常规的管理检修手段可能无法发现设备潜藏故障及安全隐患的问题,而计划性检查模式也不再具有实效性。因此,需要以状态检修为核心开展预知性检测,运用计算机手段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与设备的历史状态进行比较,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尽早识别设备故障或安全隐患的征兆,对其严重程度以及发展走向进行预判,确定电力设备的最佳维修时间,在此基础上配合特定的管理措施,在不耽误生产的前提下及时排除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结语
在电力设备不断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做好相应的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对维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推动电力设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电力设备检修和维护中,其制度和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可以从电力设备检修方式的确定、状态检修和数据处理,状态评估等方面,不断提高电力设备检修维护的策略,推动电力设备检修和维护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康利平,王绍钧,刘易,等.关于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和管理对策的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10(42):254.
[2]曾家斌.关于电力设备检修现状和管理对策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22):92-93.
[3]谢经鹏,丁璐,游涛,等.水电厂机械设备检修及维护管理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2014(5):151.
[4]牟铁江.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策略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2):13-14.
论文作者:杨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电力设备论文; 设备管理论文; 状态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论文; 数据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