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基是房屋建筑工程的基础环节,地基的牢固度与稳定性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然而,目前的软土地基施工依然存在多种问题,必须加强软土地基施工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处理软土,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打好基础。本文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特点,并提出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特征;施工技术
1房屋建筑软土地基特征
1)压缩性强。软土中有较多的孔隙,软土如果受到外界压力、外来作用力时则很容易变形,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压缩性,才使得软土必须经过人工处理后才能开展工程施工,否则可能发生建筑地基沉降问题。2)透水性不佳。软土中一般含有较多的水分,高含水量则可能使得软土不具备良好透水性,为工程地基施工带来难度。3)稳定性差。状态不稳定是软土地基最为显著的特点,这是因为软土本身质地较为柔软,内部孔隙较多,当遭遇外部作用力时,状态极不稳定,甚至会出现流动,软土状态的频繁变化会严重影响其建筑工程地基。4)沉降性。软土地基是常见的地基之一,实际工程地基施工中表现出沉降速度快,不堪载荷力、压力等特点,会随着软土上方载荷力的上升而提升沉降速度。5)强度低。良好的强度和牢固度是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的前提条件,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然而,地基软土整体上强度较低、缺少良好的承重能力,强度低、强度等级差等都将影响软土地基功能的发挥。
2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现状
2.1勘察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
房屋建筑地基施工的前提和基础是要有完备的勘察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才能以资料数据为参照开展施工,对此需要健全、客观又准确的勘察数据信息,例如:建筑地基地下水深度、流向、地质条件、地貌特点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地基施工。可以说地基勘测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和依据,然而,当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却忽视了地基勘测与勘察关键环节,未得到充分的数据支持情况下就盲目进行施工,导致施工隐患重重,甚至影响工程施工正常开展。
2.2前期缺少细致周到的准备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由于具有一定的复杂度,从而为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和挑战性,这就需要前期紧锣密鼓地准备,然而,实际的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勘察工作不到位,勘察数据有失真实性、客观性,势必会影响后期的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施工中由于各项设备未能及时地引进,所需的材料、机械等都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导致软土地基施工不达标,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3 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途径
3.1土体换填法
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出现软土时,可以采用换填法进行土体置换,换填法简单说就是挖除建筑地基中的软土层,然后,换填质地坚硬、强度达标的新土层,以此达到地基土体夯实的目标。换填法施工中应该从以下关键方面入手。1)正确选择换填土。正式换填施工前要确保所选换填土达到合格的强度、稳定性、承重能力等,从而控制不良碎石、卵石等的扰乱,提升土体强度,确保土体的稳定性。2)科学碾压操作。碾压操作也是软土地基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换填新质地土体后,为了确保地基的牢固度与稳定性,就必须充分地进行碾压,可以采用软土逐层碾压、逐层压实的方法,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夯实软土地基。
3.2强夯法
软土的稳定性较差、压缩性强,因此,导致其承载力较差,对此可以采用强夯法对软土进行夯实处理,从而提升软土的牢固度与稳定性。所谓的强夯法需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机械等进行施工,具体操作过程为:利用吊机把重锤提到特定高度,在自由落体原理下让重锤自由落向软土,软土就会在重力作用下得以夯实。强夯法通常适合于含水较少的软土地基,其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压实软土层,为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打下坚实基础,然而,现实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流程和顺序,第一步:夯实地基周围软土;第二步:夯实中间区域的软土,也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特点以及工程实际条件等来形成各项数据记录,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
3.3深层水泥搅拌桩
总结以往的软土地基处理,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不同的处理技术所适应的软土类型也有所差别,深层水泥搅拌桩一般更适用于淤泥类土体、粉土以及碳化土体等。这一技术就是让水泥来充当固化剂,把水泥和软土放入搅拌机同步搅拌,从而达到地基软土牢固化、硬化的目标,以此来提升软土地基的牢固度与硬度,这一过程中应该重点把握以下环节:做好前期准备,先试桩,该环节通常是为了可以有效地掌握泵送压力、速度、搅拌次数等环节的数据,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正式开工前,必须保护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做好进场材料质检工作,确保材料质量。按照科学的流程开展施工,掌握好施工顺序:桩位放样→钻机位置调整→启动高压注浆泵→下钻搅拌。严格检查桩体是否垂直,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必须切实根据相关的规程、规范和规定来保持桩体的稳定垂直。确保管道的流畅性、通达性,水泥搅拌桩施工前必须认真、全面地检查管道,可以通过清洗、疏通等方式来保护管道,确保其干净整洁,无杂物瘀滞。搅拌桩质量必须合格,具体应该检查喷浆搅拌的时间、水泥使用量、搅拌方式等。搅拌水泥的比例调配,一般的比例调配指标:0.5%的高效减水剂、12%的水泥掺入量。
论文作者:董益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3
标签: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稳定性论文; 夯实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5期论文;